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

鎖定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俄語:Руслан Имранович Хасбратов,1942年11月22日-2023年1月3日),男,出生於車臣首府格羅茲尼,1965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經濟學博士,俄羅斯最後一任最高蘇維埃主席、1993年“十月事件”主要人物之一。 [1] 
2023年1月3日,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去世,享年80歲。 [1] 
中文名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
外文名
Руслан Имранович Хасбратов
國    籍
俄羅斯
出生日期
1942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3日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俄羅斯最後一任最高蘇維埃主席
出生地
車臣首府格羅茲尼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人物經歷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早年經歷

1942年11月22日,哈斯布拉托夫出生於格羅茲尼,1944年隨全家被遷往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後就讀於莫斯科大學經濟系,於1965年畢業。
1966年,哈斯布拉托夫加入蘇聯共產黨。其後,哈斯布拉托夫長期在各大院校從事經濟學研究工作,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通訊院士。
1990年,哈斯布拉托夫以莫斯科普列漢諾夫經濟學院教授、經濟系主任的身份競選俄羅斯人民代表成功,進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並擔任副主席。
1991年,哈斯布拉托夫與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結為盟友,在八一九事件中向其提供堅決的支持,並宣佈退出蘇聯共產黨。同年10月,葉利欽辭去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一職後,哈斯布拉托夫接任。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與葉利欽決裂

蘇聯解體後,哈斯布拉托夫認為俄羅斯應當實行議會制,而不是總統制,逐漸與葉利欽產生矛盾。
1992年4月,兩人的矛盾在俄羅斯第四次人民代表大會上公開化,此後哈斯布拉托夫同俄羅斯副總統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魯茨科伊成為葉利欽反對派的領袖。
1993年4月25日,俄羅斯舉行全民公決
1993年6月,制憲會議召開,葉利欽搶佔了政治制高點
1993年8月12日,葉利欽突然宣佈將於秋季改選議會,兩派開始攤牌。
1993年9月1日,葉利欽宣佈解除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
1993年9月21日,葉利欽宣佈解散人民代表大會和憲法法院。當夜,哈斯布拉托夫召開最高蘇維埃緊急會議,宣佈停止葉利欽的俄羅斯總統職務,並由魯茨科伊代行總統全權,兩派徹底決裂並開始武裝對抗。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莫斯科十月事件

十月事件:炮打白宮 十月事件:炮打白宮
1993年10月3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發生了“十月事件”:議會派及向其效忠的內務部隊開始衝擊奧斯坦基諾電視塔和莫斯科市政府大樓,葉利欽下令在莫斯科實施緊急狀態。次日,政府軍實施反攻,炮轟議會大廈(莫斯科白宮),8時發起總攻,很快擊潰議會派的抵抗,下午18時,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向政府軍投降。

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退隱生活

1994年2月,俄羅斯國家杜馬給予十月事件參與者大赦,哈斯布拉托夫出獄後回到大學重新執教,表示不再從政
車臣戰爭爆發後,哈斯布拉托夫被主張和談的一些車臣流亡者推舉為領袖,與俄羅斯中央政府展開談判。
2002年莫斯科人質事件期間,哈斯布拉托夫曾經親自進入現場同車臣恐怖分子進行談判。
2003年,哈斯布拉托夫一度參與競選車臣總統,但後來在支持率中領先的情況下退出競選。
2023年1月3日,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去世,享年80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