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思

(戲劇電影評論家)

鎖定
魯思(1912~1984年),原名陳鶴,字九皋,蘆墟鎮人。著名戲劇電影評論家、教育家。曾任《影劇日報》、《上海人民文化報》主編。
1984年,魯思病逝於上海。
中文名
魯思
別    名
成吉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魯思人物生平

1931年入復旦大學政治法律系。建國後,先後在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等單位工作。
先後在上海戲劇學院授課,擔任上海電影專科學校電影文學系主任,並在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電影處、上海文化局電影事業管理處、上海電影發行公司、《大眾電影》編輯部、上海市電影局擔任領導職務。曾任《影劇日報》、《上海人民文化報》主編。
1984年,魯思病逝於上海。

魯思生平事蹟

民國20年(1931年)入復旦大學政治法律系,受戲劇家田漢“南國社”的影響,用“魯思”筆名在上海《民國日報》上發表《儒林內史——弟弟的來信》,嘲諷封建老夫子。後又在《民國日報·覺悟》上發表《血的跳舞》、《愛與死之角逐》、《都會流行症》三個短劇,表達在民族危亡時的立場和追求。他先參加洪深領導的復旦劇社活動,後又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是夏衍領導的左翼影評小組最早成員之一。
民國23年5月(1934年),他受文化界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劇聯”委派,主編《民報》副刊《影譚》。面對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旗幟鮮明地發動對“軟性電影論”的批判,發表《清算軟性電影——從“冰淇淋論”到“藝術快感論”》等電影評論文章,揭露御用文痞妄圖將電影事業引入歧途的行徑。他成了當局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得不於24年8月暫避日本。
民國25年(1936年)他回上海,和影評小組骨幹一起組織“藝社”繼續戰鬥。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在負責主編《中美日報·藝林》期間,旗幟鮮明,誓死不與敵偽合作。當時中共地下黨的領導曾評價“刊物中間,以《藝林》最為戰鬥”。
抗日戰爭期間,魯思堅持在上海“孤島”工作,參加中共領導的“青鳥社”和“上海劇藝社”,參加創辦華光戲劇專科學校,培養青年影評工作者,排演高爾基的《母親》(片斷)、阿英的《日出之前》,他還介紹蘇聯電影。編導田漢改編的高爾基小説《母親》片段和阿英的《日出之前》等劇,參加為新四軍籌款的義演。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任日文報《改造日報》記者,先後在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電影處、上海市電影局、上海戲劇學院工作。在反內戰、爭民主、爭自由的鬥爭中大聲疾呼。
“文化大革命”期間,魯思離開了電影評論崗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重新拿起筆開展影評工作。
1983年,他抱病赴京參加“電影回顧周”。

魯思主要著作

撰寫《影評憶舊》、《藝社憶舊》、《劇聯影評戰線的回憶片段》、《中國左翼電影運動回顧》等電影史料文章,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彙編成《影評憶舊》。
用“魯思”筆名發表《儒林內史--弟 弟的來信》、《血的跳舞》、《愛與死之角逐》和《都會流行症》;並主編《民報》副刊《影譚》和《中 美日報》副刊《藝林》。還編導田漢改編的高爾基小説《母親》片斷和阿英的《日出之前》等劇。 [1] 
參考資料
  • 1.    魯思  .吳江區檔案館[引用日期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