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魚雷

鎖定
魚雷,能在水下自航、制導,攻擊水面或水下目標的水中武器。由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攜載,用於攻擊潛艇、水面艦船及其他水中目標。魚雷使用範圍廣,能自動搜索攻擊目標,具有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命中率高、爆炸威力大等特點,是海軍主要的攻擊武器之一。

魚雷發展沿革

魚雷 魚雷
魚雷的發展經歷了從冷機到熱機、無自導到有自導、自導到線導、單一反艦到反艦反潛、與導彈相結合等多次變革,形成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①魚雷的問世。1866年,英國工程師R.懷特黑德在阜姆城(今克羅地亞裏耶卡)研製成功第一枚魚雷,稱為“白頭”魚雷,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活塞發動機帶動一個螺旋槳推進,通過液壓閥操縱水平舵控制魚雷的深度,但不能控制魚雷方向。1881年,製成雙螺旋槳推進裝置,消除了魚雷因單螺旋槳產生的橫滾。1897年,奧地利人L.奧布里使用陀螺儀控制魚雷的方向,提高了魚雷的航向精度和命中率,後經改進,使魚雷可作轉角射擊,提高了魚雷戰術的靈活性。
②熱動力魚雷。1904年,美國布里斯公司的工程師F.M.萊維特發明燃燒室,以熱動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製成第一條熱動力魚雷(又稱蒸汽瓦斯魚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魚雷都採用自控式熱動力,只能用於攻擊水面艦船。
③電動力自導魚雷。1938年,德國首先在潛艇上裝備了無航跡的G7e電動力魚雷,克服了熱動力魚雷航行中因排出氣體而暴露航跡的缺點。1943年,德國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Gnat電動力魚雷,可接收水面艦船的輻射噪聲自動導向目標,提高了命中率。
④線導魚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國研製成功電動力“雲雀”線導魚雷,採用線導加末段被動聲自導,發射艦艇通過導線與魚雷連接並進行遙控,不易被幹擾。
⑤反潛魚雷。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研製出雙平面主被動聲自導魚雷,既能反艦又能反潛。
⑥火箭助飛魚雷。美國於1962年、1965年先後研製成功艦載“阿斯洛克”和潛載“沙布洛克”火箭助飛魚雷,可攜帶MK44型電動魚雷、MK46-1型熱動力魚雷;澳大利亞於1964年研製出“伊卡拉”、法國於1965年研製出“馬拉豐”火箭助飛魚雷;蘇聯於1968~1974年先後研製出“SS-N-14”“SS-N-15”“SS-N-16”火箭助飛魚雷,利用火箭使魚雷經空中助飛一段距離再入水航行,增大了魚雷的攻擊距離和速度。
⑦尾流自導魚雷。60年代後,俄羅斯和美國先後研製並裝備了53-65、MK45-F型尾流自導魚雷。這是利用艦船航行時產生的尾流導向目標的反艦魚雷,具有抗干擾性能好、可攻擊淺水高速目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等特點。
⑧超空泡魚雷。90年代俄羅斯突破傳統設計思想,研製成功以兩級火箭(一級為固體火箭發動機,二級為鋁鎂加海水作反應燃料的噴氣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的“暴風”魚雷,使魚雷航行在阻力很小的水下氣泡流場中,獲得高達200節的速度。
20世紀70年代後,魚雷採用了微處理機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提高了制導系統的檢測能力、抗干擾和識別目標的能力,成為水下精確制導武器。
生產魚雷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典、日本和中國,出口魚雷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
1885~1888年,中國清朝北洋水師購進英國的“白頭”魚雷和德國“黑頭”魚雷,開始了裝備使用魚雷的歷史。
民國時期海軍購買日、法、德等國魚雷,在抗日戰爭中曾三次使用魚雷攻擊日本軍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海軍的魚雷研製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首先仿製蘇聯的反艦魚雷,70年代獨立研製了重型反潛魚雷,80年代仿製了輕型反潛魚雷,90年代研製了線導魚雷。 [1] 

魚雷分類方法

魚雷有多種分類方法。
①按雷體直徑分,有輕型魚雷、重型魚雷、超大型魚雷和微型魚雷。
②按裝載平台分,有艦用魚雷、潛用魚雷和航空魚雷(又稱空投魚雷)。
③按攻擊對象分,有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多用途(反艦、反潛通用)魚雷和反魚雷魚雷。
④按制導方式分,有自控魚雷(程序控制)、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線導加末自導),自導魚雷又分為聲自導(主動、被動和主被動聯合聲自導)魚雷和尾流自導魚雷。
⑤按動力分,有熱動力魚雷和電動力魚雷。
⑥按發射方式分,有管裝魚雷、空投魚雷和火箭助飛魚雷。
⑦按裝藥分,有常規裝藥魚雷和核裝藥魚雷(簡稱核魚雷)。
⑧按使用方式分,有戰雷、操雷和假雷。
常用的是按雷體直徑分類。輕型魚雷直徑為324~350毫米,由水面艦艇和飛機攜載,用於反潛。一般長度為2~4米,速度為30~50節,航程6~16千米,重量220~580千克,裝藥40~80千克(常規裝藥)。一般都是聲自導魚雷,僅瑞典TP42、TP43魚雷為線導魚雷。典型的是MK54熱動力魚雷和MU90電動力魚雷。MK54魚雷是美國2002年開發的一種性能較優、經濟性好的組合式輕型魚雷,由MK46魚雷動力系統和戰鬥部、MK50魚雷自導頭、MK48魚雷的變速控制閥和軟件以及新的商用電子部件等組合而成;MU90魚雷由法國“海鱔”魚雷的聲自導頭和電池、意大利A290魚雷的戰雷段和後段組合而成,採用鋁-―氧化銀海水電池及捷聯式慣性制導控制技術,聯合開發新的戰術軟件。重型魚雷直徑為400~550毫米,裝備於水面艦艇和潛艇,用於反潛和反艦。長度一般為5~8米,速度18~70節,航程14~50千米,重量760~2100千克,裝藥120~300千克,大多數現代重型魚雷為線導加末自導,末自導為聲自導或尾流自導。典型的是美國的MK48ADCAP熱動力魚雷和意大利的“黑鯊”電動力魚雷。MK48ADCAP魚雷使用奧托Ⅱ、高氯酸羥胺(HAP)、海水三組元燃料,以燃氣活塞發動機帶動泵噴推進器,具有線導加主被動聲自導和非聲自導工作方式;“黑鯊”魚雷使用鋁--氧化銀海水電池,無級變速,光纖線導加主被動聲自導/尾流自導工作方式,制導採用有激光陀螺的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超大型魚雷直徑為650毫米以上,由核潛艇攜載,主要用於打擊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及岸基設施。主要有蘇聯20世紀70年代初研製的65-73型和65-76型熱動力魚雷。65-73型熱動力魚雷用於反艦;65-76型熱動力魚雷用於反艦兼顧反潛,直徑650毫米,長度11米,速度30/50節,航程100/50千米,作戰深度400米,自導方式有尾流自導和聲自導,重量為4500千克,450~500千克常規裝藥或核裝藥。微型魚雷直徑200毫米以下,由水面艦艇和飛機攜載,用於反潛。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主要用於攻擊淺水海域低識別率的目標。20世紀90年代意大利、德國和挪威等國海軍開始研製。典型的是意大利A200魚雷,電動力,主動聲自導,直徑123.8毫米,長883.4毫米,重11.3千克,裝有2.5千克PBX聚能裝藥的戰鬥部,直接命中時可對潛艇造成嚴重損害,使之浮出水面。分為艦載型和空投型兩種。艦載型為火箭助飛魚雷,帶有降落傘;空投型不帶降落傘。魚雷由雷體、動力系統、戰鬥部或操雷段、制導系統等組成。雷體為由若干個艙段組成的流線型、耐壓密閉裝載空間。 [1] 

魚雷性能數據

一般分雷頭、雷身和雷尾三個部分。①雷頭。前端裝有檢測和處理目標及海洋環境信息的自導頭,其後裝戰雷段或操雷段。戰雷段(戰鬥部)裝有高能炸藥、引信等,用以毀傷目標。操雷段裝有接收及記錄裝置、自動上浮裝置及雷位指示裝置等,用以記錄魚雷航行的數據,並保障魚雷的安全回收(見操雷)。②雷身。裝有動力能源和控制系統,用以提供能源儲備,按要求控制魚雷保持正確的航向和姿態,並導向目標。熱動力魚雷裝有推進劑,電動力魚雷裝有電池組。線導魚雷還裝有導線團。③雷尾。裝有發動機、推進器、操舵機構、操縱舵和鰭等,用以推動魚雷前進,並保持魚雷航行的穩定性。熱動力魚雷裝有發動機;電動力魚雷裝有電動機。操縱舵有水平舵與垂直舵或叉形舵。線導魚雷雷尾後端還裝有喇叭口接合器,用以與發射艇的導線團連接。
動力系統由能源供應部件、發動機或電動機、推進器等組成,為魚雷航行提供推進動力。按所用的能源,分為熱動力系統和電動力系統。熱動力系統裝有推進劑和發動機(活塞發動機、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斜盤機、固體火箭發動機等);電動力系統裝有電池組和電動機。多速制的魚雷還裝有變速機構。推進器有對轉螺旋槳或導管螺旋槳,由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的魚雷無螺旋槳。(見魚雷動力系統)戰鬥部由裝藥、引信組成,用於毀傷目標。戰鬥部裝藥為高能炸藥或核裝藥,能瞬時釋放出高温高壓能量毀傷目標。引信由敏感裝置、控制機構、起爆傳爆裝置和保險裝置等構成,能安全、可靠、準確地引爆魚雷裝藥。
制導系統分為自控、自控-自導和自控-線導-自導三種類型,包括自控、自導、線導等分系統。自控分系統由計算機、航向角敏感元件、姿態角敏感元件、深度傳感器、操舵機構和操縱舵等組成,用於按程序和導引指令控制魚雷穩定航行。自導分系統由換能器基陣、接收機、發射機、信號處理機等組成,用於在海洋環境中檢測目標、估計目標參數,並將目標信息發給自控分系統。線導分系統由信號收發設備、放線機構、魚雷及艇上導線團、導線連接器等組成,用於接收魚雷射擊控制系統給出的指令,並將魚雷信息回送射擊控制系統。主要是提高航速、航程,降低噪聲,提高制導性能和對抗能力。①採用新的動力能源、推進系統和高強度魚雷殼體,繼續提高航速、航程,加大作戰深度。②採用整體降噪設計,降低噪聲,提高隱身性。③提高自導系統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和目標識別能力,適應淺水和惡劣環境下使用。④發展光纖線導技術,提高線導魚雷遠距離攻擊能力。⑤採用聲自導加尾流自導的組合制導方式,提高在水聲對抗條件下的反艦能力。⑥採用定向聚能爆炸技術,研製新的常規高效能炸藥,進一步提高魚雷戰鬥部的爆炸威力。⑦採用模塊化的系統結構、通用魚雷處理器及成熟的商用電子部件,向通用化、組合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