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鱼胶原蛋白肽
- 外文名
- acmetea
- 别 名
- 胶原蛋白
- 基本解释
- 一种高分子功能性蛋白质
- 主要存在
- 结缔组织
- 来 源
- 鱼鳞、深海鱼皮
来源
播报编辑
全球的胶原蛋白以鱼类提取为主。
1. 鱼鳞中提取的胶原蛋白
鱼鳞提取的胶原蛋白以罗非鱼居多 因为罗非鱼主要生长在高温淡水水域,并且生命力较为顽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比野生深海鱼快很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鱼类提取胶原蛋白的原料成本,也是较为流行的鱼胶原蛋白。
2.深海鱼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
鱼皮提取的胶原蛋白以深海鳕鱼皮居多,鳕鱼主要产于靠近北冰洋的太平洋、北大西洋寒冷水域,鳕鱼食量大,是贪食的洄游鱼类 也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因为深海鳕鱼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动物疫病和人工养殖药物残留等风险,并且含有其特有的抗冻蛋白,所以是各国女性最为认可的鱼类胶原蛋白。
制备工艺
播报编辑
胶原蛋白肽制备技术包括化学法、酶法、热降解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组合应用,不同技术制备的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范围差异巨大,化学法和热降解法多用于制备明胶,酶法则多用于制备胶原蛋白肽;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代制备技术:化学水解法
以动物皮、骨等为原料,胶原在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氨基酸和小肽,反应条件剧烈,生产过程中氨基酸受损严重,L-氨基酸易转化成D-氨基酸,形成氯丙醇等有毒物质,且难以按规定的水解程度控制水解过程,该技术在胶原蛋白肽领域已经很少使用。
第三代制备技术:生物酶解+膜分离法
以动物皮、骨等为原料,胶原蛋白在蛋白质水解酶的催化下水解成小肽,然后采用膜过滤的方法控制分子量的分布;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过程中无有害副产物生成,产物多肽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该技术在2015年前后陆续获得应用。
第四代制备技术:胶原提取与酶解过程分离的多肽制备技术
以胶原的热稳定性研究为基础,在临界热变性温度附近对胶原进行提取,采用生物酶对提取的胶原进行酶解,然后采用膜过滤的方法控制分子量的分布。通过温度控制实现胶原提取过程不变性,减少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抑制有色物质的形成。反应条件温和,多肽分子量均一、范围可控,并能减少挥发性物质的产生,抑制腥味,是2019年为止最为先进的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
分离工艺
播报编辑
酶解液→精滤→一级膜过滤→二级膜过滤→三级膜过滤→喷雾干燥一级膜过滤主要除去活性炭,大分子,悬浮物等杂质,透过液澄清透明,色泽好;二级膜过滤主要用于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分级,根据不同需求,可将绝大多数的胶原蛋白肽集中在某一分子量区间,更易于人体的吸收;三级膜过滤用于产品的脱盐与浓缩,在常温下,使胶原蛋白肽成为低盐母液,并可同时浓缩胶原蛋白肽,对产品无任何影响,并解决了蒸发浓缩时对胶原蛋白肽的影响;经过以上组合工艺之后,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在特定区间,母液体积较处理前减少70%,液体澄清透明,喷雾干燥出来的成本颜色洁白,易溶于冷水,为革命性的进步。
分离优势
播报编辑
(2)膜设备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自动运行,维护方便;
(3)可拓展性好,容易实现工业化扩产需求;
(4)一,二级膜过滤,提高胶原蛋白品质和口感;
分类
播报编辑
胶原蛋白可细分为: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平常我们食用猪蹄的胶质,里面含有胶原蛋白 但是它是大分子蛋白质,其分子量在30万道尔顿以上,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并且吸收率很低;而通过酸碱、酶切等技术把分子量控制在6000道尔顿以内的胶原蛋白,称之为胶原蛋白肽 肽是介于氨基酸和大分子蛋白质之间的物质,两个或以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若干个肽键从而组成一个肽,多个肽进行多级折叠就组成一个蛋白质分子。肽是精准的蛋白质片段,其分子只有纳米般大小,胃肠、血管及肌肤等极易吸收,其吸收率要远远高于大分子蛋白质。
属性
播报编辑
分子量6000道尔顿以内的胶原蛋白肽,又分为1000-6000道尔顿的蛋白肽和1000道尔顿以内的蛋白肽。一般寡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的数目为二到九 根据肽中氨基酸的数量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称呼: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 一直到九肽;通常由10~50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技术介绍
播报编辑
Agar1953年证实了完整双肽在大鼠肠道跨上皮的转运,但是由于受传统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对其它的吸收方式不容易接受,直到20世纪60年代Newey和Smyth(1959 1960)第一次提供了肽被完整吸收的资料,确切证实了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内的寡肽可完整的进入肠粘膜细胞,这样界内人士才慢慢接受肽被完整吸收的客观事实。1995年中国的乐国伟教授给鸡肠道灌注酪蛋白寡肽水解物后 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寡肽的结果表明 肝门静脉血液和肠道内容物中出现了相同的肽类物质 由此推断 鸡肠道可吸收完整的寡肽 并能进入血液循环。第二次灌注酪蛋白多肽水解物后 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多肽的结果表明 肝门静脉血液和肠道内容物中只出现了少量的肽类物质 这表明多肽进入体内要分解为寡肽才能被人体吸收 这样相对寡肽就大大降低了其吸收率。后来的大量人体临床试验证明:人体内寡肽的转运方式远优于禽类对寡肽的吸收率比禽类高出了39.6%。再次证实了寡肽可以不必经过胃肠的吸收, 大大减轻胃肠、肝脏负担,提高生物利用度;寡肽可以直接参与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而不必分解成氨基酸再发挥作用 而多肽则达不到这些。
作用
播报编辑
应用
播报编辑
(5) 化工原料: 涂料 、塑料 、油墨 等
凝集用试药 。
辨别方法
播报编辑
3、颜色:粉末状的为白色而不是乳白色;溶液为无色或淡淡的黄色。
适用人群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