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魚泉寺

鎖定
魚泉寺,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東宣鄉魚泉村的魚泉山腰上,三面青山相護,前瞰魏柳河與雍家場。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後經過數代修繕。 [1-2] 
魚泉寺打破傳統的建制,依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而建,是典型的明、清風格古建築,為一座橫向二進四合院,佈局在由青石壘起的平台之上,西院為主體部分,四合院南北東西分別為大雄寶殿、靈官樓、文昌殿、觀音殿。魚泉寺是典型的明、清風格古建築,尤其對研究明代建築藝術具有較高的價值。 [1-2] 
2013年3月5日,魚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魚泉寺
地理位置
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東宣鄉魚泉村的魚泉山腰上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編    號
7-1322-3-62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魚泉寺歷史沿革

魚泉寺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後經過數代修繕。
明代,魚泉寺重修。 [1] 
清初,魚泉寺寺住持在大殿的周圍陸續修建“兩廊及前虛閣一座”,旁置鐘鼓。
清中晚期至民國,魚泉寺多次修繕遺現存格局。 [2] 
2023年9月,遊仙區人民政府督查魚泉寺文物安全工作。 [4] 

魚泉寺建築格局

魚泉寺
魚泉寺(8張)
魚泉寺打破傳統的建制,依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而建,是典型的明、清風格古建築,屋頂為單檐歇山頂,四角輕盈翹起,屋脊之上的瓦件和脊飾,玲瓏精巧。
魚泉寺為一座橫向二進四合院,佈局在由青石壘起的平台之上,西院為主體部分,四合院南北東西分別為大雄寶殿、靈官樓、文昌殿、觀音殿。魚泉寺建築均保留了穿鬥式建築風格,明代修建的大雄寶殿的柱、梁、枋用材碩大,斗拱、門窗、抱鼓雕刻精美,歷經數百年仍保存完整。 [1] 

魚泉寺主要建築

  •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西院的正殿,面闊三間,前後七架用五柱帶前廊。 [1] 
  • 靈官樓
靈官樓是山門,為二重檐歇山捲棚頂樓閣,柱上鐫刻二聯:“菩提偉岸,醴泉長流,遍灑九州野;鐘鼓清幽,禪心不老,再進三柱香”;“山從平地起,水繞仙樓鳳棲閣;水向遠天飛,山環寶殿龍騰雲”。樓內房檁墨書:“山門鎮靜,法輪常轉;遠近檀那,增延福壽”。登上靈官樓,粉壁上有“林中生玉竹”“月下美人來”“風來竹有聲”等多幅壁畫。另外,在廊道、配殿、祖師殿、文昌殿等處,還有“斬華雄”“喜見南山”等幾十幅壁畫,或彩繪或黑白,或水墨寫意,或工筆白描,有描繪宗教故事的,也有描繪三國故事的。這些壁畫,構圖和用墨講究,風格稍有差異,非一時之作。有些保存較好,有些已經斑駁殘缺,畫面大多無題,渲染忠孝節義、因果報應、人文情懷。 [2] 
  • 其他建築
東院為祖師殿、方丈房及一般僧舍。院內生長着兩棵較大的桂花樹。 [2] 

魚泉寺文物遺存

魚泉寺有大量的壁畫和彩繪,繪畫題材多以佛教故事、勸善行孝為主,構圖和用墨講究,因風格稍有差異,故非一時之作。據文物專家推斷,這些壁畫應是清代繪製的,是魚泉寺建築藝術的精髓。 [1] 
魚泉寺西院殿內左壁有全石圓雕雷神一尊,兩米餘高。雷公造型,比例協調,雕刻流暢,除少部分部件有損外,基本保存完好,為魚泉寺的鎮寺之像。 [2] 

魚泉寺歷史文化

  • 相關記載
同治《直隸綿州志》載:“金家山,治東八十里,古塌水橋西南,山之半有魚泉寺,在今雍家灣。” [1] 
  • 名稱由來
相傳修建魚泉寺之時,僧人在寺後山中發現一山泉,便在此建了一口井,因泉中常見錦魚躍出,故名魚泉。魚泉通過寺內的石螭首流出,供應魚泉寺的日常用水。 [1] 
  • 傳説軼事
魚泉寺原來住着師徒兩個和尚,二人相依為命,單靠香客的施捨和化齋度日。寺廟後面半山之處有一泉,終日流水涔涔,一泓清水猶如明鏡,又似傳聞中的寶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小泉之上有一參天古柏,高聳入雲,鬱郁蒼蒼,人們稱之曰“神柏”。泉水之中,一對金魚遊弋,往來翕忽。相傳,即便十年九旱,此泉也從未乾涸,於是,人們就因泉名而稱廟子為“魚泉寺”了。 [2] 

魚泉寺文物價值

魚泉寺修造因山就勢,打破了一般寺廟嚴格的對稱形式,為中國寺廟建築的多樣性提供了實證資料。魚泉寺是典型的明、清風格古建築,尤其對研究明代建築藝術具有較高的價值。 [1-2] 

魚泉寺保護措施

1981年6月25日,魚泉寺被綿陽縣(現遊仙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2年12月27日,魚泉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3月5日,魚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魚泉寺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魚泉寺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東宣鄉魚泉村的魚泉山腰上。 [2] 
  • 交通指引
遊仙區人民政府距離魚泉寺34千米,駕車前往約50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