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鳴一

鎖定
魏鳴一 (1924年4月— )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湖北建始人。1947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49年後任軍委電信總局技術員,電信技術研究所組長、室主任。1957年後,任國防部五院二分院室副主任,通信兵研究室主任。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第十研究院十九所總工程師、二十三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1974年後,任第十研究院科技部負責人、副院長兼總工程師。1980年任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3]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魏鳴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4年4月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物理系
職    業
歷任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研究所總工程師

魏鳴一人物生平

魏鳴一,1947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同年去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院物理系學習,獲科學碩士學位,1949年回國,在中央軍委及郵電部任技術員,1952 -1970年,就職于軍委通信部電信技術研究所(即網通院前身),相繼擔任技術員、工程組長、研究室主任、總工程師。1974年調任1035研究所總工程師,後歷任四機部第十研究院副院長、四機部副部長,電子工業部副部長、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董事長等,當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

魏鳴一主要貢獻

1949年,剛剛獲得科學碩士學位的魏鳴一,從家人來信中獲悉新中國即將成立,他彷彿聽到了祖國的召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深造或工作的機會,做出了立即回國的決定。1949年10月,魏鳴一回到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隨即被分配到郵電部電信總局技術科任技術員。1952年9月,軍委通信部做出了“將國內僅有的幾個電信技術研究單位和有限而分散的技術力量集中起來,組建軍委通信部電信技術研究所的決定”。魏鳴一隨即被調到研究所,相繼擔任技術員、工程組長、研究室主任。從此走上了開拓和組織領導新中國無線電事業的漫漫征程。 [2] 
1956年,作為年輕電信專家的魏鳴一,參加了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的我國《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的制定工作,並負責擬製國防通信規劃項目。隨後又以此為基礎,在王諍主任的主持下,參與制定了《國防通信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十二年規劃》。 [2] 
1960年5月,一項富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工程——研製超高頻、超遠程大型多路通信系統被提出,經中央軍委批准,代號為“6171”。這一任務交給了剛剛從國防部五院分出來的通信兵電子科學研究所(即後來的19所,網通院前身之一)。時任支隊主任的魏鳴一擔任了這一重大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 [2] 
當時我國的電子工業剛剛起步,連晶體管也不能生產,而“6171”工程需要大功率的發射機、高靈敏度的接收機、高增益天線以及一系列關鍵元器件,其困難程度可以想見。魏鳴一率領100多名技術骨幹和科技人員開始了艱難困苦的攻關,他們用兩年多的時間,研製和試通了北京至石家莊散射通信的試驗段。後來,經過19所和13所近四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964年12月研製出我國第一代微波大功率散射機,同時帶出了一支能打硬仗、勇於攻關的優秀科研團隊,建立起一個新工藝領先的強大加工後方。 [2]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際形勢風雲變幻。1965年5月,就在我國“東風”三號地地中程導彈緊鑼密鼓開始研製的時候,中央軍委又做出一項重大決策,要儘快研製出一種中遠程戰略導彈,以保障我國一旦受到核攻擊,能夠對敵方的重要目標進行有效的核反擊。這一型號即“東風”四號中遠程地地導彈。 [2] 
魏鳴一憑藉着他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憑藉他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淵博學識,憑藉他的組織協調能力和領導藝術,憑藉他嚴謹求實、周密細緻的科研作風,更憑藉他真誠、厚道、謙遜、和藹的優秀品德和人格魅力,把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專業、不同派別,甚至觀點對立的眾多科技人員和幹部團結起來,帶領大家把紛繁複雜的矛盾一個一個的解決,在逆境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2] 
1968年4月,在完成了設備研製並對系統進行了全面聯試之後,設備運抵試驗基地。經過安裝調試、系統聯試和13次校飛後,1969年11月成功地執行了第一批首發“東風”四號導彈發射任務,1970年4月,又參加了“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衞星發射時對火箭主動段的跟蹤測量,以後又多次參加“東風”四號的發射試驗。1978年,154一期工程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2] 
1969年12月,根據國防建設需要,19所500多名技術人員和200多名技術工人分遷到陝西鳳縣,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無線電外彈道測量研究所,即1035所。魏鳴一作為總工程師和工程的總設計師,率領廣大科技人員和工人,在邊基建邊科研的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又出色完成了154二期工程的研製,為我們國家建起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地面測控體系,為“東風”五號洲際導彈和之後的多項重大試驗任務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