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特林主義

鎖定
魏特林主義,又稱空想的平均共產主義。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的空想共產主義理論。以德意志工人運動活動家魏特林為主要代表。主張財產公有,社會平等,消滅私有制,建立一個人人蔘加勞動,平均領取生活必需品,和諧和自由的“共有共享”的“民主共產主義家庭聯盟”。
中文名
魏特林主義
別    名
空想的平均共產主義
該理論不瞭解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和資本主義必然要為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的客觀規律,在實踐上,竭力鼓吹興辦公共食堂、移民村和職工交易銀行等改良主義設施,提出三年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在策略上,主張依靠小手工業者和流氓無產者少數人的密謀和窮人的自發起義,用暴力摧毀舊制度,甚至宣揚盜竊是窮人反對富人的手段。反對無產階級支持當時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對德意志早期工人運動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為正義者同盟的指導思想。隨着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發展,該理論日益成為工人運動的障礙,共產主義者同盟建立後其影響在歐 [1] 
參考資料
  • 1.    王覺非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 ·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9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