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書·官氏志

鎖定
《魏書·官氏志》,別名《官氏志》,作者是魏收
中文名
魏書·官氏志
別    名
官氏志
作    者
魏收
卷    數
百二十四卷
本    紀
十二卷
列    傳
九十二卷

魏書·官氏志魏書簡介

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權時,就曾由鄧淵編寫代記十餘卷,以後崔浩、高允等繼續編寫魏史,都採用編年體。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李彪參加修史,始改為紀傳體,大概編寫到拓跋弘統治時代。以後,邢巒、崔鴻等先後編寫了高祖(元宏)、世宗(元恪)、肅宗(元詡)三朝的起居注。北魏原有鄧淵所
魏書·官氏志 魏書·官氏志
撰《代記》、崔浩所撰《國書》等編年史,和李彪、崔光改修的紀傳體史書等,為魏收取材所資,今皆亡佚。南朝著作如沈約《宋書》等,魏收當亦得見。他於天保二年(551)奉詔撰魏史,五年(554)完成。雖有高隆之任總監,房延佑等六人協助斟酌,主要由魏收執筆。
魏收以前和同時代人曾經編寫過魏史和其他資料,隋、唐時期也有人另寫過幾種魏書,這些書都沒有傳下來。唐代李延壽的北史,其中北魏部分基本上是魏書的節錄。因此,魏書是現存敍述北魏歷史的最原始和比較完備的資料。
魏收(505-572),字伯起,北齊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人,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他15歲已能屬文,顯露才華。入仕後,曾任太學博士等職。26歲遷散騎侍郎,典起居注,並修國史,兼中書侍
魏書·官氏志 魏書·官氏志
郎。在東魏,官至秘書監,兼著作郎,定州大中正。入北齊,任中書令,兼著作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這距他開始接觸有關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了。當時,文宣帝高洋對他説:“好直筆,我終不作魏太武誅史官。”高洋這個人在歷史上並不怎麼樣,但他能講出這樣的話,也是難得的。魏收撰《魏書》,可以直接繼承、借鑑的文獻並不多。據他自己説,可資參考者,主要有鄧淵的《代記》十餘卷,崔浩的編年體《國書》(一稱《國記》),李彪改編年體為紀、表、志、傳綜合體國史等,但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巒、崔鴻、王遵業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暉業撰的《辨宗室錄》;其餘就是當時還能見到的有關譜碟、家傳。魏收與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博總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帝紀十四篇,列傳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認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不料,《魏書》的撰成,在北齊統治集團中卻掀起了一陣陣軒然大波。有人説,《魏書》“遺其家世職位”;有人説,“其家不見記載”;也有人説,《魏書》記事“妄有非毀”,等等,一時間鬧得“羣口沸騰”。這場風波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一是北齊皇帝高洋、高演、高湛都相繼過問此事;二是在十幾年中魏收兩次奉命對《魏書》作了修改;三是於“眾口渲然”中《魏書》被有些人稱作“穢史”。這最後一條,影響所及,直至於今。
魏收是東魏、北齊間的主要作家。“自武定二年(544年)已後,國家大事詔命,軍國文詞,皆收所作”(《北齊書》本傳)。他的年輩小於温子□、邢劭,而文譽齊名,世稱“三才”。温子□死後,他與邢劭是北齊文壇兩大派的領袖,“邢賞服沈約而輕任□,魏愛慕任□而毀沈約”,“各為朋黨”,互相譏訐。當時人祖□評論説:“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優劣也。”(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大體中肯。

魏書·官氏志以今天的眼光怎樣看待《魏書》

所引起的這場風波呢?至少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在門閥地主居於統治地位的時代,死人的歷史地位直接關係到活人的現實利益,這比封建社會任何其他時期都更為突出。唯其如此,門閥地主對其家世、郡望、先人的職位才這樣敏感,這樣關心。《魏書》的風波,不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地主直接干預史書編撰工作的一個突出例子罷了。第二,不論是當時的人以《魏書》在記述門閥地主家世時的某些“不實”為理由。還是後人以《魏書》“黨齊毀魏”(迴護北齊而詆譭東魏)為口實,把《魏書》稱作“穢史”,都是不妥當的。
魏書·官氏志 魏書·官氏志
曲筆,一向為正直的史家和讀者所唾棄,無疑是應當反對的;但也不能因為一部史書存在某些曲筆就全然否定它,以致諡為“穢史”。曲筆和穢史,既有聯繫,又不可完全等同起來。否則,就會把許多存在曲筆的史書都視為“穢史”,那是極不妥當的。《魏書》的風波所造成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澄清這些問題,是我們研讀《魏書》所必要的。
《魏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民族政權史事的著作。過去有一種説法,認為中國古代的史書是記載漢族的歷史。其實,這個看法並不是很妥帖的。自《史記》、《漢書》開始,歷代“正史”中都有少數民族歷史記載的專篇。十六國時,出現了許多記述各個割據政權史事的專書,可惜大部分都失傳了。《魏書》記述了我國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從四世紀末葉至六世紀中葉(即北魏道武帝至東魏孝靜帝)的歷史,內容涉及到它的發展興盛、統一北方、實現封建化和門閥化的過程,以及北魏、東魏與南朝宋、齊、梁三朝關係的歷史;《魏書·序紀》還追敍拓跋氏的遠祖至二十餘代的史事,雖未可盡信,但卻大致闡述了拓跋氏的歷史淵源。因此,研讀《魏書》,對於認識我國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這一客觀事實,必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魏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時代特點方面的自覺性。除了它的列傳具有比《宋書》更突出的家傳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書》的志,新增《官氏志》、《釋老志》兩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啓》中説,這兩篇志所記述的內容是“魏代之急”、“當今之重”。《官氏志》首記官制,後敍姓族,是反映北魏統治封建化、門閥化的重要文獻。《釋老志》記佛、道二教,以記佛教為主。它敍述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詳細記載了它在北魏的興衰史。重姓族,崇佛教,這正是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歷史特點。
這兩個特點,也可以看作是《魏書》的主要成就。
歷史上有不少人批評《魏書》,僅劉知幾《史通》一書,批評魏收及其《魏書》的地方,就有數十處之多。但歷史上也是有人肯定它的。唐初,許多史家認為《魏書》“已為詳備”;李延壽更是稱讚它“追蹤班、馬,婉而有則,繁而不蕪,持論序言,鈎沉致遠”。隋唐時期,重撰魏史者甚多,但千載而下,諸家盡亡,《魏書》獨存,説明它是經得起歷史的選擇的。

魏書·官氏志鮮卑族簡介

是我國古代東北大興安嶺東麓一個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紀末,隨着匈奴帝國的解體,鮮卑族逐漸向西遷徙,成為大漠一個強大的民族集團,公元三世紀初,鮮卑拓跋部首領猗盧在塞北建立了代國,公元376年,代政權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各部復擁拓跋為代王,重建政權。拓跋解散了拓跋鮮卑
原有的部落組織,定居農耕,遷都平城,於公元398年改稱魏,史稱北魏。由於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北魏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在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結束了十六國時期的動盪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時,北魏達到鼎盛時期,在西邊奪取漢中,進窺巴蜀,在東邊鞏固了洛陽周邊的防禦,並與梁朝爭奪淮南,但不久就由於政治腐敗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潰,分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對峙的政權。《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
雖然如此,十志還是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材料。食貨志記錄了太和九年(485年)的均田令和與此相關的三長制和租調製,是研究北魏和以後三百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材料。關於貨幣的記載,有助於對當時北魏境內各地社會經濟的瞭解。靈徵志的上卷留下北魏建國以來一百五十年間的各地地震記錄。官氏志和釋老志是魏收創立的志目。官氏志的姓氏部分列舉拓跋部和所屬部落,氏族的姓氏和元宏所改漢姓,為後來姓氏書基本材料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拓跋部族的形成和當時各族的部落、氏族的分並離合。釋老志敍述了佛教在北方的傳播和寇謙之修改道教的經過。志中反映了世俗地主和寺院地主的矛盾,特別是反映了寺院所屬奴隸和依附人口所遭到的地租剝削和高利貸剝削,這不僅是有關寺院經濟的重要資料,而且也有助於對當時全部封建剝削制度的瞭解。
不管紀傳和志,魏書都載入大量無關重要的詔令、奏議,以致篇幅臃腫。但卻也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資料,例如李安世傳載請均田疏,張普惠傳載論長尺大斗和賦税疏等,有助於對北魏均田制和殘酷剝削的瞭解。書中所載文章詩歌是後人搜輯北魏詩文的主要來源。
魏書在宋初業已殘缺,嘉佑六年(1061年)曾命館閣官校勘魏書和宋、齊、梁、陳、北齊、周書。今魏書前有目錄序,署名為劉攽、劉恕、安燾和範祖禹,不記年月,大致當在治平四年至熙寧三年(1067--1070)間。二劉和祖禹都是宋代有名史學家,尤其劉恕精熟南北朝史事。他們作了較細緻的校勘,查出本書殘缺為後人所補各卷,並比對了修文殿御覽、北史和唐人各種史鈔、史目,將補缺各卷的來源“各疏於逐卷之末”,目錄中也註明那一些卷“闕”或“不全”。今將補闕各卷的宋人校語移入校記,目錄傳本錯誤,有原闕無注,或不闕而注闕,今皆改正。通計全闕二十六卷,不全者三卷。
北宋初刻的確切年月無考,據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至遲不晚於政和中。這個初刻本當時就流傳不廣,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曾在四川翻刻魏書和其他六史,這兩種本子都沒有傳下來。傳下來的魏書最早刻本也是南宋翻刻,但傳世的這個本子都有元、明二朝補版,即所謂“三朝本”。193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的所謂“宋蜀大字本”,其實也就是這種三朝本。北京圖書館藏魏書善本三部,也都是三朝本,該館善本書目七三五四號一種和商務印書館影印所據底本相近。
清代以來關於魏書的補表補志有:萬斯同:《魏諸帝統系圖》。
萬斯同:《魏諸王世表》。
萬斯同:《魏異姓諸王世表》。
萬斯同:《魏外戚諸王世衰》。
萬斯同:《魏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西魏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東魏將相大臣年表》。
吳廷燮:《元魏方鎮年表》。以州為綱,每州之下按年記途任刺史之人名,並舉出處。序文中概括敍述北魏疆域之開拓,較《地形志》更為簡要有用。
温曰鑑:《魏書地形志校錄》。書名校錄,實為據正史及各種古地誌為《地形志》訂訛補缺。雖未能恢復拓跋氏疆域全貌,足供利用《地形志》時參考。
盧文弨:《魏書禮志校補》。據《通典》補《禮志》第十四之缺頁。
陳毅:《魏書宮氏志疏證》。
谷霽光:《補魏書兵志》。
羅振玉(1866—1940):《魏書宗室傳注及表》。據出土墓誌注《魏書》神元平文諸帝子孫至孝文五王列傳,訂正名字年月誤字,補充世系官爵。附宗室世系表,增補周嘉猷表之脱漏。書成於1924 年,以後出土的很多墓誌未及利用。
朱祖延:《北魏佚書考》。清代謝啓昆(1737—1802),字藴山,撰《西魏書》二十四卷,紀、傳、載記之外,有三表(封爵、大事、異域)、四考(紀象、儀制、地域、百官)。材料來源於正史及《通鑑》等,可供參閲,不宜作為史料引用。
本文先取網絡版本《二十四史簡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歷史知識之二十四史簡介(即該社出版的《二十五史隨話》1987年版)校補,再參考柴德庸《史籍舉要》,王樹民《史部要籍題解》,孫文泱《正史參考文獻目錄》(2001年校正,1.2版本,中國先秦史收集整理),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吳澤,袁英光主編《中國史學史論集》,張舜徽《中國史學名著題解》,《中國歷史大辭典》(史學史卷),張大可《史記研究》,高似孫《史略》(周天遊校本),馮爾康《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張秀平王曉明《影響中國的100本書》等增訂,輯《清史稿》簡介、柯劭忞《新元史》簡介附於最後。再以此為底本校補,引用資料一般不注出處,有些雖補但幾無專條或過略如褚少孫、楊惲、裴駰、李延壽、易培基等,《集解》等多部著述均無可考訂,且諸史資料參差不齊,各有繁簡,難辨真偽。同時參考《辭海》(1989年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作補正考訂,以資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