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宗銓

鎖定
魏宗銓( 1884— 1907)。字月輝,萍鄉市上栗縣上慄鎮櫸溪村人。清光緒三十年( 1904 )赴長沙人明德學堂。結識黃興 、甯調元等 ,傾心革命。 次年返江西,與龔春台、蔡紹南等人奉孫中山命組織“洪江會”。1906年9月到上海加入“同盟會”,不久領導並參加萍瀏醴起義,擬攻瀏陽未果,沿山路向醴陵出走途中被湘軍抓獲,就義於萍鄉小西門外。 [1] 
中文名
魏宗銓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07年
主要成就
領導並參加萍瀏醴起義
出生地
江西萍鄉
月輝

目錄

魏宗銓人物生平

魏宗銓(1884~ 1907),字月輝,上慄鎮櫸溪村人。魏宗銓五歲失怙,隨母依世父德昭。他聰敏好學,尤愛研究新學。年十九,學業小成,世父令其應試。魏宗銓説:“今之時,記誦不足以致用,非攻科學不可。”請赴湘求學,其父不允。常與蔡紹南、鄧坤李金奇等議論國是,探討時務。其時正值萍、瀏醴會黨羣起,且派別甚多。自清光緒壬辰年哥老會舉事後,人民排滿恩想日盛。瀏西哥老會頭目馮乃古潛往上果市聯絡活動,瀏東姜守且所屬洪福會會黨成員亦相繼來上粟策動反清起義。各派武教師家,如龍人傑、陳仁初、饒有壽、萬木匠、廖步保,沈益古等,各有門徒二三百名至七八百名不等,尤以瀏西馮乃古哥老會為眾,其徒羽多達一二千人。 魏宗銓。蔡紹南洞知各會內幕。甲辰秋,魏宗銓赴湘求學,人長沙明德學堂,在湘又結識了黃興。甯調元、禹之漠等同盟會要人,從而更堅定了魏宗銓反清革命之信念。次年乙已春月,魏宗銓世父喪,家書促返故里。加上當時哥老會首領馬福益在長沙遇害未久,黨人憤憤欲起。魏宗銓以為時機成熟,故邀其友蔡紹南、許學生張章年(即萍,瀏、醴起義首領龔春台之化名)計議。即返上慄籌劃起義事宜。
魏宗銓等返慄後,偽稱湘省富賈擬就上慄市設貨棧,並由魏宗銓出面開設“全勝紙筆店”,由魏兄宗銘主其事。次日密邀蔡紹南。李金奇等數十名武教師在桐木蕉源歐陽滿家開會,決議組織革命機關,成立六龍山洪江會,推龔春台為大哥,以忠孝仁義堂為最高機關,下分文案、錢庫、總管、訓練執法、交通、武庫、巡查為內八堂、各司職務。又設第— 、二、三、四、五、六、七,八路碼頭官,為外八堂,號召羣眾入會,並決定以萍、瀏醴三縣交界的麻石設起義指揮機關。以全勝紙筆店為招待會友及籌劃經濟之所。各路碼頭分境開堂散票,招募會黨隊伍。至丙午春,僅萍、瀏、醴三縣人會者達三五萬之眾。是年六月,遂召集各路碼頭官密議於上慄市大嶺下彈子坑之慧歷寺,集議決定,命餘為瓚、鄧坤在金山高家台密造火藥、軍槭軍器。命魏宗銓司錢庫急籌備五千金,以備購買軍被火藥原料。胡友堂、鄧廷保等聯絡哥老會大頭目馮乃古。洪福會首領姜守旦等,並糾集部下加入洪江會。魏宗銓、蔡紹南二人均往滬、港,粵聯合各地革命機關,並往日本拜謁孫中山先生,報告經過,要求接濟新式軍械,請示起義日期,並以慧歷寺為本會總機關。起義各項事務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是年八月中秋節,麻石酬神演戲,日聚萬餘。時日謠言四起。諸如“洪江會即日起事”云云。三縣官紳,益增惶恐。八月二十日,三縣防勇合進,會黨猝不及防,遂不戰而散。第三路碼頭官李金奇擬走白兔潭赴湘,正遇清軍扼守,李金奇不幸遇害。九月下旬,許學生又在萍城就義。十月初旬。清軍由湘開駐安源,安源首領肖克昌十月十二日被湘軍以宴客為名而殺害。加之慧歷寺總機關又被清軍查封,革命形勢急轉直下。
是年十月十七日晚,會黨各路首領聚會高家台。商討起義事宜,準備急速發難起義。蔡紹南、魏宗銓、龔春台。鄧坤、胡友堂等則以軍被不足,乃擬稍緩時日,候外援軍械再議。然饒有壽、龍人傑、沈益古,廖叔寶則認為,會黨有黨人數萬餘,加以各地友黨共有近十萬之眾,大可與清軍—決雄雌,主張立即起義。議未決,人數愈集愈多,至終宵未散。十八日,各處會友來者繼增,廖叔保等於是日集二三千人在麻石高揚大漢白旗,宣告起義反清。事已至此,只有同聲相應,遂用最高領袖機關名義,檄知瀏東洪福會首領姜守旦、普跡哥老會頭目馮乃古,並飭知各縣各處會友,同時發動,遂將高家台所備少數軍械、火藥、土槍、土炮、長龍大刀,分給各部,以先佔領上慄市為大本營。二十日,5000餘名會黨集於麻石,各自頭縛白巾。持土槍。土炮、長龍大刀、鳥槍、或木竿、竹尖。菜刀暨赤手空拳者高舉“官逼民反”、“滅滿興漢”大漢白旗,大舉向上慄市進發。上慄市清廷安樂司防勇二十餘名,聞會黨勢眾,盡四處逃竄。義軍勝利抵達上慄市,屯萬壽官為營。數日之間,宜春慈化、桐木等地義軍紛紛響應,震驚全國的萍、瀏、醴起義正式爆發。義軍一致推舉龔春台為“中華民國革命軍南軍先鋒隊”都督,遵用中華民國政府名義檄告天下,以蔡紹南為左衞都統領兼文案司,魏宗銓為右衞都統領兼錢庫督糧司,廖叔保為前營統帶,沈益古為後營統帶。部署已定,魏宗銓蔡紹南、龔春台三人兵分兩路向瀏陽進發。與姜守旦會合,並檄慈化、桐木各隊,堵截瑞州、上高萬載等地之清軍來路,並留沈益古龍人傑、王靄廷、鄧坤各隊駐守上慄市,固後防,堵截萍城清軍之來襲。魏宗銓率部於二十三8抵楓林埠,與蔡紹南之部會合,同時進繳瀏陽,在牛石嶺與清軍相遇,激戰數時,終因不敵而慘遭失敗。龔春台、蔡紹南等突圍出走,魏宗銓亦領統餘部回上慄,以圖東山再起。
萍、瀏醴起義失敗後,清政府調集湘贛鄂蘇四省清軍共四萬餘人,圍剿義軍,四處捉拿義軍頭目魏宗銓。蔡紹南等人。十二月二十九日,清軍統領袁坦以巡防二哨突至魏宗銓家,搜劫財物,並飭令族長限期交出魏宗銓兄弟。族長被迫,即日調集族丁八十名捕捉魏宗銓,並懸賞五百金購魏宗銓首級。清軍縛魏宗銓母魏劉氏,魏母氣絕身亡。宗銓聞母死家破,始決外遊。是夜沿山路向醴陵擬赴湘轉滬,不意在醴陵西鄉鄧家店,被清軍偵悉,逮送醴陵縣,轉解萍鄉縣署。非刑問訊,魏宗銓終不屈服,於丁未年(1907)正月二十三日就義於萍城大西門外。 [2] 
參考資料
  • 1.    江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著. 江西古代名人[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8.04:171.
  • 2.    《上栗縣志》編纂委員會.上栗縣志/第四十二篇人物:方誌出版社,2005年03月: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