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奉思

鎖定
魏奉思,1941年11月24日出生於四川綿陽,空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魏奉思於1963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80年至1981年在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做訪問學者;1988年晉升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1990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第四批博士生導師;1993年參與建立中國科學院日球物理數值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擔任主任,同年提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子午工程”構想;2002年提出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建議;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2007年受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地學部委託負責“中國空間天氣發展戰略建議”諮詢專家組工作;2017年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 [3] 
魏奉思主要從事空間天氣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行星際激波的非對稱傳播、日球電流對激波傳播的影響,行星際磁重聯現象探索、地磁擾動預報的模糊數學方法等 [4] 
中文名
魏奉思
外文名
Feng-Si Wei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綿陽市
出生日期
1941年11月24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魏奉思人物經歷

1941年11月24日,魏奉思出生於四川省綿陽市。
魏奉思
魏奉思(8張)
1963年8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空間物理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工作 [5] 
1960年—196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 [6] 
1964年下半年,作為工作隊成員從肥西縣轉戰到安徽壽縣南塘生產隊 [7] 
1980年—1981年,在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做訪問學者。
1988年,晉升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
1990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第四批博士生導師。
199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3年,參與建立中國科學院日球物理數值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擔任主任。同年受李鈞院士等人的委託負責起草中國空間物理發展規劃,提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子午工程”構想,並擔任總體組長、工作組長、科技委主任(至2004年)。
1994年,前往德國馬普學會高空大氣物理所做訪問學者,從事行星際擾動傳播研究。
2001年,中國科學院日球物理數值開放研究實驗室整合為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魏奉思繼續擔任主任。
2002年,提出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建議。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2007年,受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地學部委託,負責“中國空間天氣發展戰略建議”諮詢專家組工作。同年應邀受聘為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諮詢專家。
2017年4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 [3] 

魏奉思主要成就

魏奉思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魏奉思負責提出、組織和推動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子午工程》、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建議,並擔任 “日地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學科指導小組組長,在行星際激波動力學過程、傳播特徵、三維非對稱模型、與日球電流片相互作用以及在磁雲邊界層、行星際磁重聯和空間天氣預報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近十多年來致力於中國空間天氣科學事業的開拓與發展,先後負責有關中國空間天氣科學、空間科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等工作 [8] 
魏奉思從理論上得到了行星際激波在非均勻的運動介質中傳播的解析解,預言太陽耀斑產生的激波可以傳播到10〜20AU以遠而衰減不大,此結論為後來飛船觀測所證實。提出耀斑激波傳播的三維非對稱物理模型,其結果可以解釋相應地球物理效應的非對稱性。發現行星際擾動在傳播過程中將向赤道低緯電流片方向偏轉、會聚,電流片阻礙行星際擾動的跨越傳播,導致行星際擾動和地磁擾動的同側效應。提出“東半球空間環境地面綜合監測子午鏈”大科學工程,國家發改委於2005年正式批准立項 [6] 
  • 承擔項目
魏奉思從1995年起先後主持“八五”、“九五”和“十一五”國家重大基金項目,自2002年起任國家基金委地學部“日地空間環境和空間天氣”優先發展領域學科指導小組組長,先後負責主持中國空間天氣保障能力、空間科學、數字空間等中科院諮委會批准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 [9]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金額,職務
2014年7月—2016年6月
空間天氣預報前沿學科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50.0萬,主持
2013年1月—2017年12月
行星際磁雲動力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33.0萬,主持
2009年6月—2011年5月
我國空間科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30.0萬,主持
2009年1月—2012年12月
空間天氣能量傳輸過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000.0萬,主持
2009年1月—2012年12月
L1點行星際太陽風多時空尺度結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80.0萬,主持
2009年1月—2011年12月
空間天氣預報中的“共性”與“個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4.0萬,主持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磁雲邊界層電子、離子基本行為的診斷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5.0萬,主持
2004年1月—2007年12月
日冕物質拋射的行星際表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40.0萬,主持
2003年1月—2005年12月
行星際擾動與日球電流片的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4.0萬,主持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非對稱性、多冕旒結構中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2.0萬,主持
1999年2月—2003年12月
日地空間災害性擾動過程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500.0萬,主持
1999年2月—2003年12月
太陽劇烈擾動的日冕過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01.0萬,主持
參考資料來源: [10]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4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網站顯示,魏奉思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國家部委獎六項 [9]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7年度
太陽耀斑引起的日球擾動和激波傳播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1989年度
行星際起伏向地球磁層的輸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1993年度
日地共轉擾動似穩定結構及耀斑引起的日地擾動和激波的對稱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第二獲獎人) [10] 
2001年度
行星際擾動傳播研究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2002年度
行星際擾動傳播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11] 

魏奉思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2017年8月1日至3日,在北京舉行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等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空間天氣科學大會,在會上魏奉思表示,希望科技工作者們進一步加強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將基礎科學與中國“天基”、“地基”空間天氣監測網共同構建成空間天氣科學“三足鼎立”的立體化穩定格局。他説“希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們樹立科學自信,發揮創新爭先精神,讓中國空間天氣科學的發展領跑世界。” [12] 
  • 講座報告
2016年4月25日晚,魏奉思應成都理工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球物理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科技處邀請,以《新興的空間天氣科學與有效和平利用空間》為題在九教國際學術報告廳作報告 [13] 
2016年9月5日晚,魏奉思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邀請,以《有效和平利用空間與正在走來的“數字空間”》為題在將軍路校區主樓4樓報告廳作報告 [14] 
2016年12月21日下午,魏奉思受邀參加在櫻頂老圖書館舉行的武漢大學珞珈講壇第160講,以《數字空間是空間科技的戰略新高地》為題作報告 [15] 

魏奉思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
中國科學院
200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地球科學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16] 

魏奉思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8年—2006年
國際日地物理/太陽行星際聯繫委員會委員,中國召集人;
國際日地系統氣候與天氣計劃/空間天氣專題委員會委員
2006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九章大師講席教授 [17] 

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世界空間環境協調研究與培訓中心執委會委員


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魏奉思個人生活

魏奉思的家境相對來説比較困難,父親在他上高中時去世,母親是小學教師,家中還有個弟弟。讀大學時,母親每月給他15元生活費,伙食費就花掉12.5元,剩下2.5元還要買些生活用品。當年從北京到成都的慢車票要12.5元。即使每個月都很節省,但還是連買書的錢都沒有,他只能抄寫講義,到圖書館借書看 [7] 

魏奉思人物評價

魏奉思在行星際激波傳播特徵研究,電流片對行星際擾動傳播影響的研究,提出磁雲邊界層新概念、新定義和新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後受到國際該領域委員會主席M.Dryer博士等人的高度評價,認為“這類研究從根本上講是重要的”,“研究是非常強有力的”。“它是對空間物理的重要貢獻”,並在國際J.Geophys.Res.、Space Sci.Rev.等多種重要刊物上不斷為中國國內外學者檢驗、確認和發展,行星際擾動傳播規律的研究經受住了近20年學術界的檢驗 [16] (何梁何利基金會評)
2002年魏奉思提出了“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他希望以開放的姿態,請國際科學家來一起做這件事,把世界其他地區的地基觀測建立起來,把整個子午圈上的國家和地區聯合起來,這不僅會給中國空間科學帶來發展,也會促進世界空間科學的發展。他的想法馬上得到國際社會眾多科學家響應,認為這是一個創舉 [7] (《深圳特區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