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士哲

鎖定
魏士哲,1653年2月15日出生,琉球名高嶺德明。
中文名
魏士哲
出生日期
1653年2月15日
10歲時來福州讀了3年的書,回到琉球后,琉球王賞他為“閩人36姓”,並賞他漢姓“魏”,在王府當翻譯。
1688年,魏士哲作為進貢使團的“通事”(翻譯)再次來到福州,住在南公園附近的琉球會館。當時,琉球國尚貞王朝有件十分尷尬的事情,尚貞王的孫子尚益是兔唇,此事影響他將來的王位繼承問題。魏士哲此次來福州就是要學習治療兔唇醫術,回去給王孫治療。
魏士哲到了福州後,聽説福州潭尾街有一位名醫黃會友,上杭人。他憑着祖傳醫術,雲遊四方懸壺濟世。特別是黃會友還有祖傳修補兔唇醫術。於是,魏士哲到潭尾街找到黃醫生,把琉球王朝的情況告訴他,表示想學修補兔唇的醫術回去給王孫治療。黃會友被他的真誠感動,收下這個異域徒弟,把祖傳的、傳內不傳外的醫術傳授給他。魏士哲住到黃會友家,黃會友制訂了最佳教學方案,夜以繼日地傳授,用短短的20天時間,教會了魏士哲修補兔唇的醫術。黃會友還送了一本祖傳的醫學秘籍給魏士哲。
1689年魏士哲回到琉球,用在福州學到的醫術給琉球王的孫子等5個人做了修補兔唇的手術,此事成了琉球醫史上的大事。不過,魏士哲也給琉球的後人留下了一個謎,就是當時他在手術過程中,用什麼藥物給病人作麻醉?據説為揭開這個醫史迷案,琉球的醫生還特地跑到福州尋找黃會友的蹤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