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魅,漢語一級字 [3]  ,讀作魅(mèi),部首是鬼,本義指迷信傳説中的精怪。 [2] 
中文名
拼    音
mèi
部    首
字    碼
U+9B45
五    筆
RQCF
倉    頡
HIJD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14
五筆86
RQCI
筆順編號
32511355411234
筆順讀寫
撇豎折橫橫撇折折捺橫橫豎撇捺
漢字首尾分解
鬼未
四角號碼
25519
Unicode
CJK
康熙字典筆畫
魅:15
部首筆畫
9
外文名
evil spirit; demon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魅mèi
⒈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⒉ 傳説中的鬼怪:鬼魅。 [2] 
基本詞義
◎ 魅mèi
〈名〉
(1) (形聲。從鬼,未聲。本義:迷信傳説中的精怪) 同本義 [evil spirit;demon]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鮑照《蕪城賦》
(2) 又如:魑魅(傳説中指山林裏能害人的妖怪);鬼魅(鬼怪);魅虛(老怪鬼魅名) [2] 

古籍釋義

【亥集上】【鬼字部】魅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5
〔古文〕𢑘《廣韻》《集韻》《韻會》𠀤明秘切,音媚。《説文》鬽,或作魅。《左傳·文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注》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又《宣三年》螭魅罔兩。《注》怪物。《史記·五帝紀注》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