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鬼隱

(《閲微草堂筆記》小説人物)

鎖定
鬼隱指的是清代作者紀昀的《閲微草堂筆記》中的故事人物,該小説主要是描述一個隱居於人間的無名鬼魂在隱居山洞中與過往人煙的故事。
中文名
鬼隱
出    處
閲微草堂筆記
年    代
清代
作    者
紀昀

目錄

鬼隱原文

戴東原言:明季有宋某者,卜葬地,至歙縣深山中。日薄暮,風雨欲來,見巖下有洞,投之暫避。聞洞內人語曰:“此中有鬼,君勿入。”問:“汝何以入?”曰:“身即鬼也。”宋請一見。曰:“與君相見,則陰陽氣戰,君必寒熱小不安。不如君燒火自衞,遙作隔座談也。”宋問:“君必有墓,何以居此?”曰:“吾神宗(注:明代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時為縣令,惡仕宦者貨利相攘,進取相軋,乃棄職歸田。歿而祈於閻羅,勿輪迴人世。遂以來生祿秩,改注陰官。不虞幽冥之中,相攘相軋,亦復如此,又棄職歸墓。墓居羣鬼之間,往來囂雜,不勝其煩,不得已避居於此。雖悽風苦雨蕭索難堪,較諸宦海風波,世途機阱(注:jing二聲,音井,裝有自動機關的捕獸陷阱),則如生忉利天(注:佛教名詞。又稱三十三天,引伸為天堂。忉,dao一聲,音刀)矣。寂歷空山,都忘甲子。與鬼相隔者,不知幾年;與人相隔者,更不知幾年。自喜解脱萬緣,冥心造化,不意又通人跡,明朝當即移居。武陵漁人(注:晉人陶潛所寫《桃花源記》中人物),勿再訪桃花源也。”語訖,不復酬對。問其姓名,亦不答。宋攜有筆硯,因濡墨大書“鬼隱”兩字於洞口而歸。
——《閲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

鬼隱譯文

有個叫戴東原的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明代有個姓宋的人,為了選擇墓地,來到安徽歙縣的一個深山中。黃昏,風雨將要襲來,他見山岩下有個洞,便鑽進去暫避。聽到洞內有人説道:“這裏面有鬼,您不要進來。” 宋某問道:“那你為什麼進來?”答道:“我就是鬼呀。”宋要求和他見面,鬼答道:“如果和您見面。那麼您的陽氣和我的陰氣便會相鬥,您必定會忽寒忽熱地不舒服。不如您燒起堆火來自衞,我們遠遠地隔開座位交談吧。”宋某問道:“您必定是有墓地的,為什麼會住在這裏?”答道:“我在明朝神宗時做知縣,因為厭惡官宦互相侵奪財產地位,為求升官而互相傾軋的行為,於是棄官回家了。我死後向閻羅請求,不要再輪迴到人間。於是便按我來世應享的官職和俸祿的標準,改任為陰間的官。沒想到陰間的互相爭奪傾軋,也和人世一樣,於是我又棄官回到墓裏。我的墳墓處在許多鬼魂的墓穴之間,他們往來嘈雜,弄得我不勝其煩,不得已避居到這裏。這裏雖然悽風苦雨,寂寞冷落得使人難受,但是和宦海風波、人世道路上的陷阱相比,我就如生活在天堂裏一樣了。在這空山裏寂寞度日,我都忘掉了歲月。和羣鬼相隔絕,不知有多少年了,和人相隔絕,則更不知有多少年了。自己慶幸解脱了種種因果的纏繞,潛心於尋找大自然的奧秘,想不到又接觸了人的蹤跡,明天我應該立即遷居。您也無須做武陵漁人,再訪尋桃花源了。”説完,不再對答。宋某問他的姓名,也不答。宋某帶有筆硯,於是蘸滿墨汁,寫了“鬼隱”兩個大字在洞口,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