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鬼門

(穴位名稱)

鎖定
鬼門,經外奇穴名。出自《幼幼新書》。位於胸部,在兩乳頭下2分處,即乳中穴下2分處取之,左右計2穴。皮膚有第3、4、5肋間神經的前皮支交織重疊分佈,胸大肌由胸前神經支配。主治癲癇,精神錯亂,驚風,胸痛,乳部疾患等。針刺0.3-0.5寸;可灸。
出    處
《幼幼新書》
主    治
癲癇,精神錯亂等
隸屬經絡
經外奇穴  
操    作
針刺0.3-0.5寸;可灸 

鬼門定位

位於胸部,在兩乳頭下2分處,即乳中穴下2分處取之,左右計2穴。

鬼門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皮膚有第3、4、5肋間神經的前皮支交織重疊分佈,胸大肌由胸前神經支配,穴位稍外側的深面,有胸廓內動脈及其穿支經過。

鬼門主治

癲癇,精神錯亂,驚風,胸痛,乳部疾患等。

鬼門操作

針刺0.3-0.5寸,小兒宜用小針點刺,微出血,其他可留針20分鐘;灸5-7壯。

鬼門附註

此穴與乳根穴同位異名,應視為乳根穴的別名;囟會穴的別稱,出自《針灸腧穴索引》。

鬼門相關論述

《幼幼新書》:“暴癇,灸兩乳頭,女灸乳下二分……。”“牛釣,弄舌撮口,灸鬼門穴,在乳下一麥粒,七壯。”
[1-4] 
參考資料
  • 1.    胡興立.《針灸奇穴療法大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 2.    李瑞.《經外奇穴彩色圖譜》: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 3.    郝金凱.《針灸經外奇穴圖譜》:陝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
  • 4.    高希言.《中國針灸辭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