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鬼筆毒肽

鎖定
鬼筆毒肽,細針狀結晶,系從毒蕈類鬼筆鵝膏(Amanitaphalloides)中得到的有毒的環狀七肽。往往與鵝膏毒素(amatoxins)一起存在(它們來自同一條合成途徑),毒性比鵝膏蕈鹼弱,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是50ug/kg,對人體也有很強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嘔吐、便血、發紺、痙攣、肌肉攣縮,以致死亡。它同細胞鬆弛素的作用相反,只與聚合的微絲結合,而不與肌動蛋白單體分子結合。它同聚合的微絲結合後,抑制了微絲的解體,因而破壞了微絲的聚合和解聚的動態平衡。
中文名
鬼筆毒肽
外文名
phalloidin
類    別
生物鹼
毒    性
劇毒
分子式
C35H48N8O11S
顏    色
無色
中毒症狀
鬼筆毒肽(蠅蕈素)中毒症狀是由食用條蕈(Amanitaphalloides)及有關蕈種所引起的,食後6~24小時出現症狀,其症狀與蕈毒鹼中毒症狀相似,但可能出現少尿無尿.因肝臟受損引起的黃疸常見,多在起病後2或3天內出現.病情可出現緩解,但死亡率高達50%,死亡在起病後5~8天內發生.煮熟蕈類並不破壞毒素。
一般治療除非已經出現劇烈的嘔吐或腹瀉,或者在食物攝入後數小時才出現症狀,否則均應盡力洗胃以排除毒素.可用催吐藥,皮下注射阿樸嗎啡5mg(兒童為0.06~0.1mg/kg),只用一次.或者代之以吐根糖漿,可達45ml口服(兒童為15ml),如需要,可在15分鐘後重復1次,繼之口服約200ml的水.活性炭60~100g口服或從胃管注入,可能有幫助.可給予導瀉劑,如山梨醇1~2ml/kg.如果噁心和嘔吐持續不止,則需從胃腸道外輸入含鹽和葡萄糖的液體,以克服脱水和酸鹼失衡.若發生休克預兆,則有指徵輸注右旋糖酐,人體白蛋白或血液.可能需要機械性通氣和加強呼吸系統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