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林州

鎖定
鬱林州,古代地名。今玉林市,鬱林歷史悠久,自秦漢以來即是今廣西境內經濟發達、人文薈萃之地。
中文名
鬱林州
現    今
玉林市
設立時間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目錄

鬱林州簡介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設鬱林州,州治設今廣西興業縣鐵城。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鬱林州治改設南流縣(今玉林市玉州區),建州城於南流江畔,元代、明代續設鬱林州。清雍正三年,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升鬱林直隸州,隸屬桂平梧鬱道,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民國元年(1912)升州為府,次年廢府為縣。 [1] 

鬱林州發展歷史

清代鬱林州地圖 清代鬱林州地圖
漢武帝元鼎六年平定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蒼梧、鬱林等嶺南9 郡,鬱林之名始於此。( 但其時所置鬱林郡轄地沿襲秦桂林郡,包括了今廣西的南寧、柳州、百色大部及玉林北部,河池東部和南部) “隋唐郡州名則固曰鬱林也”③。唐貞觀( 627 ~ 649) 中始置鬱林州,治石南,乾元( 758 ~ 760) 時領石南、鬱平、興業、興德、潭粟5 縣。清雍正三年( 1725) 改鬱林州為直隸鬱林州,直隸於廣西布政司,領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 縣④。
鬱林州境優美的風景名勝,對於整合今玉林市旅遊資源較富參考價值。如記明清“鬱林八景”的水月岩雲,“循崖入……忽見石壁上清光斜照,溶溶月色也。又時聞流水聲。水月名巖,或取諸此。”⑤
蘇軾、徐霞客等曾前來攬勝; 天門山,一名鬼門關,為古代通往交趾( 今越南) 要隘、歷史名關,“在北流縣西三十里,兩石相對,狀若關形,闊三十餘丈。馬援徵林邑經此立碑,石碣尚存。古代由此關至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還,故諺曰: ‘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⑥。
大容山,位於今玉林市東北部,“在州城東北五十里……高五百餘丈,周千餘里。盛夏常有霜,泉源分九十九澗……入者多迷如九疑”⑦,山勢雄偉險峻,外緣寬闊平緩,今已建成國家森林公園。還有寒山、白石洞、掛榜山等⑧。
州境豐富的水能資源。如現建有水電站及水庫多座的大容山水能豐富,河流裂谷發育,多跌水急流,“盛夏常有霜,泉源分九十九澗”⑨,又是今玉林市第一大江南流江的源頭,“江源出大容山東綠藍山綠藍水口,西流徑平安橋入州境寨塘甲,合白州江折而南流,名南流江……復南流入博白縣境四十里,徑縣城又一百六十里,徑廣東合浦縣,過石埇,歷石康,至廉州乾體營入海”⑩。南流江亦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諸河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本志詳述其幹流及每一支流流經地域,並繪有“南流江圖”,對南流江及各支流均有詳細描繪?瑏瑡,圖文並茂。至於州境內豐富的物產,則部分附記入山川志中,如蘆肥、小竹、縮砂等。蘆肥即蘿蔔,州人切後暴曬,銷往廣東。“小竹高不及尺,圓如細筆管,其節甚密”。① “縮砂山在州城北七十里,山產縮砂,廣輿志雲,縮砂密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今砂仁即縮砂子也”②。
玉林自古就是桂東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有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素有“嶺南都會”之稱。南流江已有2000 多年的通航史,曾為中原通往南方和交趾的交通要道,西漢時已開通商道,從長江中下游南下湘江,入靈渠,轉灕江經桂江至蒼梧,又經西江到藤縣,沿北流河南下至北流,再經陸路從天門關進入鬱林,最後沿南流江南下,在北部灣出海。
在南宋,鬱林已成為“鹽利所在,舟車之會”,鉅商富賈於此聚居。是志反映這一經濟盛況有云: 州境“村落之繁庶,市集之駢闐,則又嶺南一大都會也”③。這裏農業經濟發達,清代已普遍種植雙季稻及花生、糖蔗、藍草等經濟作物,集市商貿活躍,圩市密集。志載州境“富民鄉”街圩,敍述十分詳細: “富民鄉八堡共一百七十七村,有圩十。”接着詳細敍述了新橋、蘇立等十圩所在地及圩日等情況④。
清代鬱林仍是廣西最大的食鹽市場之一,據鬱林志鹽課載,其時“每年鬱林州額銷正改鹽( 引) 二千五百九十八道,應徵東餉銀一千五百七十七兩八錢零五釐,西税銀一千六百七十一兩零一分四釐。自乾隆五十四年十月……改充水客遞,年納税並由局商解納”⑤。
玉林南連雷州半島,西接欽州,扼通往海道之要衝,歷代均重兵設防。故本志兵制門對自漢迄宋之軍旅設防概況有簡述,而對明清二代在是邑之軍旅設防、軍費開支、軍備器械、各級武職人員姓名、官俸兵餉等史料則有詳載,對研究歷代特別是明清兩代軍事、兵役制度有很高的資料價值⑥。
鬱林教育史悠久,本志卷四學校志詳細記載了自北宋至道二年(996) 以來修建州學及招收學生情況,並附有學宮圖。
銅鼓是古代嶺南和西南少數民族特有的禮樂器。根據考古發現,廣西的銅鼓分佈範圍廣泛,藴藏密度大,素有“銅鼓之鄉”的美稱。銅鼓見於文獻記載者,史不絕書。鬱林志、對當時該邑文昌閣內珍藏的一面銅鼓有詳細記載: “銅鼓高一尺五寸,面徑二尺六寸,底徑二尺六寸,邊出廣一寸,腰束減二寸。自邊至中央凡十九暈,暈間或為雷文,或為螺文,或為五銖錢文,或為籧篨文。中央隆起,內廓有橫斜十字文,沿邊近裏四分強有六蟾蜍,相去一尺三分,蟾蜍前高一寸,足間一寸二分,後高八分,足間亦八分。鼓身凡三重,帶二十七暈,暈間文與面同。兩旁近上有耳,前後對出,近下亦有耳,左右對出。文如貫索,形模中度,鏤刻精工,色如綠沉,土花班駁,蓋西漢時物也。”繼又敍述本邑其他幾面銅鼓: “豸塘嶺北帝廟、石腳堡巖領廟亦有鼓,較此為差小,參舊志曰: 雍正十年鬱林鹿嘶村民獲銅鼓,知州李錫秦乃以獻巡撫金公( 鉷) 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