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志桐

鎖定
鬱志桐現任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副董事長、總經理。1943年出生,上海崇明人,1961年參加工作,1965年入黨,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現為北京市人大代表,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北京統籌與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北京公路學會理事長。
中文名
鬱志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3年
職    業
企業家,書法家
主要成就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主要成就
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北京市人大代表
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
出生地
上海
代表作品
《中韓書法家作品寶典》
《北京燕丹碑林作品集》等。

鬱志桐人物簡介

鬱志桐 鬱志桐
鬱志桐,男,漢族,一九四三年生於上海。研習書法三十餘年,對書法孜孜以求,以堅毅的精神和率真的天性去對待,在傳統書法的沃土裏辛勤耕耘,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際友人和國內外十餘家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主編了《中韓書法家作品寶典》、《北京燕丹碑林作品集》。出版有《當代中國書畫家精品系列書畫集·鬱志桐書法作品集》。
現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世界翠竹 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中華書畫名家研究院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北京城建集團總經理,高級經濟師。鬱志桐先生是一位著名書法家,研習書法三十餘年,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海外重大書法交流展並獲獎。多幅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際友人和國內外十餘家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作品多次收錄在各大作品集和辭書中。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晉唐以來,中國著名的偉大的書法家羣星燦爛,傳世名作,勒之以石、著之以書,極大地豐富着我國書法藝術的寶庫。在當代,書法藝術從古代達官顯宦的高貴殿堂裏進一步解放出來,成為廣大人民羣眾十分喜愛的文化藝術形式。這門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藝術,由於有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參與而得到了較好的發揚光大和傳承。在這最具羣眾性的藝術實踐中。也不乏一些出類拔萃者,儘管少,但是難能可貴。尤其是在我國企業界、在企業家中間。欣喜地看到,一位在書法造詣方面達到了一定高度的企業家--鬱志桐,在書壇上嶄露頭角。他的《百二十帽》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結集出版了《鬱志桐書法作品集》。 [1] 

鬱志桐人物成就

鬱志桐作品 鬱志桐作品
對鬱志桐而言,他首先是以我國著名企業家、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聲譽而顯揚於業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國建築業界借鑑國外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先進經驗,推行項目法施工,鬱志桐銜命躬行,率先試點成功,開我國建築業項目管理先河,與有功焉!進入九十年代初,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大幹快上,高等級公路建設方興未艾,鬱志桐又在北京城建獨樹一幟,領軍數千人遠赴山東參加我國第三條高速公路--濟(南)青(島)高速公路建設三年徵佔,艱苦卓絕,大功告成之日,又親自主編《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技術》一書,填補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技術與管理理論之空白。鬱志桐於建功立業之際,戎馬倥傯之時,習研書墨,筆耕不輟。他在傳統書法的沃土裏辛勤耕耘了數十年,成為當代書壇頗具影響的書法家。他探幽擷微,兼收幷蓄,對秦漢、魏晉、六朝碑版以及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書法均有涉獵。他重視書法創作的內在涵質,深層藴藉,強調藝術穿透力作用下的對書法本質意義的理想把握。從鬱志桐追求上古的書法軌跡來看,他的楷書根基是唐楷,主要表現在羲之、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等諸家的法貼上,追求的是雄強渾厚,舒展峭拔的晉唐遺風。他的隸書以漢碑為根基,以《張遷碑》、《石門頌》入手,爾後從簡牘中取法,以“碑”為質,以“簡”為用,兼收並用,古樸自然。於隨意中見情趣。 [2] 
中國書法講求的是豐厚的文化底藴和完善的人格修養,一個書法家要據於德、志於道、依於仁、遊於藝,從而達到“道法自然”的入化境界。在這一點上,鬱志桐可謂得之三昧矣。 “譬如人生,溢彩流光”。這是鬱志桐對邵逸夫先生的讚語,觀其作品,又何嘗不是他個人的寫照!此次鬱直抒己見桐先生所集結展示的作品,是他多年辛勤創作的結晶,除了他對書法傳統淵源的深刻領悟和實踐外,重要的是與他過去長時期的軍旅生涯不無關係。鬱志桐有着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有着二十多年的企業家經歷,其慷慨之正氣,堅毅之精神,率真之天性,赤子之情趣,飛揚靈動,凝聚筆端,觀其作品,想見其為人。 [3] 
鬱志桐
尤其令人尊崇的是,他作為國務院一百二十家大型企業集團的試點單位和國際二百二十五家大型承包商之一的集團公司總經理,儘管事務繁忙,任務艱鉅,卻能在工作之餘致力於書法創作,服務於企業文化建設,服務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一定意義上體現着一種高潔、謙恭、無私和敬業精神,這是鬱志桐在書法創作取得顯著成就之外,亦能令人肅然起敬的可貴之處。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