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鬥般

鎖定
鬥般(?—約前611年),春秋時期楚國人,羋姓,鬥氏,名般,字子揚,若敖氏後裔,令尹子文之子。約前612~前611年擔任楚國令尹。楚國工正蒍賈誣陷鬥般謀反,導致鬥般被殺害。
本    名
鬥般
子揚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逝世日期
約前611年
主要成就
擔任楚國令尹

鬥般人物生平

鬥般(?—約前611年),春秋時期楚國人,羋姓,鬥氏,名般,字子揚,若敖氏後裔,令尹子文之子。約前612~前611年擔任楚國令尹,而位居其下的司馬則是與鬥般同為若敖族後裔的鬥越椒(鬥氏,名椒,字子越,史稱鬥越椒)。楚國工正蒍賈誣陷鬥般謀反,導致鬥般被殺害。於是鬥越椒便擔任了令尹,蒍賈則升任為司馬。 [1] 

鬥般鬥越椒之亂

鬥般的父親斗子文在死之前召集他的族人説:“如果鬥越椒一旦執政,你們就快點離開楚國吧,不要遭到禍難。”這是因為在鬥越椒出生的時候,斗子文説他有“熊虎的形狀、豺狼的聲音”,如果不殺死他若敖氏必然會因為他而滅亡。鬥越椒的父親斗子良顯然沒用聽從斗子文的建議,所以斗子文在死之前都不忘告誡族人要小心鬥越椒。 [2] 
楚莊王九年(前605年),時任楚國令尹的鬥越椒帶領若敖氏族人把蒍賈囚禁起來並殺了他,然後便準備進攻楚莊王。楚莊王用三代國王的子孫作為人質,鬥越椒不接受。楚莊王在漳澨用兵。秋季,七月初九日,楚莊王和若敖氏在皋滸作戰。鬥越椒用箭射楚莊王,力量強而箭鏃鋒利,箭飛過車轅,穿過鼓架,射在銅鉦上。又射一箭,飛過車轅,透過車蓋。士兵害怕,開始退卻。楚莊王派人在軍隊裏到處喊着説:“我們的先君文王攻克息國,得到三枝箭,鬥越椒偷去兩枝,已經全用完了。”於是楚莊王下令擊鼓進軍,就消滅了若敖氏 [3] 
斗子文的預言得到了應驗。

鬥般小説演義

東周列國志》把鬥般的死歸結為司馬鬥越椒欲擔任令尹,於是誣陷鬥般導致他被殺害,這是不符合史實的。若敖氏的滅亡鬥越椒確實要付很大的責任,但鬥般的死,卻不能算在鬥越椒頭上,而應該是蒍賈的誣陷造成的。蒍賈確實很聰明,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看出成得臣若敖氏族人,斗子文之弟,子文推薦他擔任楚國令尹,城濮之戰,成得臣率領楚軍與晉國交戰,楚軍大敗,成得臣自殺謝罪,不久,斗子文也因識人不明鬱鬱寡歡而死)性格急躁,既不適合治民,也不善於用兵,帶兵超過300乘就會打敗仗。但聰明並不意味着人品好,事實上,蒍賈遠沒有《東周列國志》裏説得那麼賢良。《東周列國志》只是小説,小説是要為裏面的內容服務的,作者為了突出表現某個人的某一方面特點,必然會對他的行為有所誇大,就必如説鬥越椒,他的人設就是一個野心家,所以作者就儘可能的把能與他扯上關係的一切壞事都歸咎到他頭上,以使這個角色形象更加豐滿,讓讀者印象深刻。但演義終究只是演義,不能把它當做史書來看。 [4] 
參考資料
  • 1.    《左傳·宣公四年》:及令尹子文卒,鬥般為令尹,子越為司馬。蒍賈為工正,譖子揚而殺之,子越為令尹,己為司馬。
  • 2.    《左傳·宣公四年》:初,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為大戚,及將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無及於難。」且泣曰:「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
  • 3.    《左傳·宣公四年》:子越又惡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於□□陽而殺之,遂處烝野,將攻王。王以三王之子為質焉,弗受,師於漳澨。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氏戰於皋滸。伯棼射王,汰輈,及鼓跗,着於丁寧。又射汰輈,以貫笠轂。師懼,退。王使巡師曰:「吾先君文王克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於是矣。」鼓而進之,遂滅若敖氏。
  • 4.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鬥越椒覬令尹之位,乃説穆王曰:“子揚常向人言:‘父子世秉楚政,受先王莫大之恩,愧不能成先王之志。’其意欲扶公子職為君。子上之來,子揚實召之。今子上伏誅,子揚意不自安,恐有他謀,不可不備。”穆王疑之,乃召鬥般使殺公子職,鬥般辭以不能。穆王怒曰:“汝欲成先王之志耶?”自舉銅錘擊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