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鴻鈞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鎖定
高鴻鈞,1963年8月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凝聚態物理學家,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 [43]  、委員 [42]  、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45]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3] 
高鴻鈞1987年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學位;1994年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博士學位,之後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副主任、主任;2001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研究員、實驗室主任;2007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2014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2015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201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2020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21年5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7]  [41] 
高鴻鈞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實驗研究。 [3] 
中文名
高鴻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省懷遠縣
出生日期
1963年8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高鴻鈞人物經歷

1963年8月,高鴻鈞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
1987年,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獲得學士學位。 [2]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獲得碩士學位。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電子離子與真空物理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1994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副研究員。
1995年10月至2001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研究員。
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客座研究員和學術顧問。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研究員、實驗室主任。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 [6] 
2007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2012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 [5] 
2014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8] 
2015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 [9] 
201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10] 
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7]  [47-48] 
2021年5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41] 
2023年3月,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44] 
高鴻鈞院士 高鴻鈞院士

高鴻鈞職務任免

2023年4月25日,國務院免去高鴻鈞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 [47-48] 

高鴻鈞主要成就

高鴻鈞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高鴻鈞院士
高鴻鈞院士(5張)
高鴻鈞從事納米量子系統的構造、組裝和結構與物性調控的研究並取得多項成果:提出一種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強了STM觀察表面電子結構的能力。首次在Au(111)表面上構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軸的單個分子轉子,實現了大面積有序陣列的組裝並對其轉動行為進行了有效的調控。發現了單個磁性FePc分子在Au(111)表面上的Kondo效應,提出了利用分子在不同吸附位置構型不同的原理對單分子自旋態進行調控的途徑。首次在單個分子水平上實現電導轉變,顯示了未來用作信息存儲的可能性。 [2] 
  •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5月,高鴻鈞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50餘篇,其中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和Nature系列刊物52篇,引用1萬餘次。 [11] 
代表性論文
Q. Liu, Y. Y. Zhang, N. Jiang, H. G. Zhang, L. Gao, S. X. Du, and H. -J. Gao,"Identifying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of Complex Molecules in Dynamical Processes: Time Resolved Tunneling Spectroscop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4, 166101 (2010).
N. Jiang, Y. Y. Zhang, Q. Liu, Z. H. Cheng, Z. T. Deng, S. X. Du, H. -J. Gao, M. J. Beck and S. T. Pantelides,"Diffusivity Control in Molecule-on-Metal Systems Using Electric Fields",Nano Letters 10. 1184-1188 (2010).
M. Gao, Y. Pan, C. D. Zhang, H. Hu, R. Yang, H. L. Lu, J. M. Cai,S. X. Du, F. Liu and H. -J. Gao,"Tunabl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epitaxial graphene on metal substrates",Appl.Phys.Lett.96,053109(3) (2010).
H. -J. Gao, L. Gao,"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f functional nanostructures on solid surfaces: Manipulation, self-assembly, and applications",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 (Review Journal) 85, 28-91 (2010).
J. H. Mao, H. G. Zhang, Y. H. Jiang, Y. Pan, M. Gao, W. D. Xiao, H. -J. Gao,"Tunability of Supramolecular Kagome Lattices of Magnetic Phthalocyanines Using Graphene-Based Moire′Patterns as Templates",J. Am. Chem. Soc. 131(40), 14136–14137 (2009).
Y. Pan, H.G. Zhang, D.X. Shi, J.T. Sun, S.X. Du, F. Liu, H. -J. Gao,"Highly Ordered, Millimeter-Scale, Continuous, Single-Crystalline Graphene Monolayer Formed on Ru (0001) ",Adv. Mater. 21, 2777-2780 (2009).
L. Gao, Q. Liu, Y. Y. Zhang, N. Jiang, H. G. Zhang, Z. H. Cheng, W. F. Qiu, S. X. Du, Y. Q. Liu, W. A. Hofer, and H. -J. Gao,"Constructing an Array of Anchored Single-Molecule Rotors on Gold Surfaces",Phys. Rev. Lett. 101 (19), 197209 (2008).
Hao Hu, H. -J. Gao, and Feng Liu,"Theory of Directed Nucleation of Strained Islands on Patterned Substrates",Phys. Rev. Lett. 101 (21), 216102 (2008).
L. Gao, W. Ji, Y. B. Hu, Z. H. Cheng, Z. T. Deng, Q. Liu, N. Jiang, X. Lin, W. Guo, S. X. Du, W. A. Hofer, X. C. Xie, and H. -J. Gao,"Site-Specific Kondo Effect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in Iron-Based Molecules",Phys. Rev. Lett. 99 (10), 106402 (2007).
D. Shi, W. Ji, X. Lin, X. He, J. Lian, L. Gao, J. Cai, H. Lin, S. Du, F. Lin, C. Seidel, L. Chi, W. Hofer, H. Fuchs, and H. -J. Gao,"Role of lateral alkyl chains in modul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s on metal surfaces",Phys. Rev. Lett. 96 (22), 226101 (2006).
Z. T. Deng, H. Lin, W. Ji, L. Gao, X. Lin, Z. H. Cheng, X. B. He, J. L. Lu, D. X. Shi, W. A. Hofer, and H. -J. Gao,"Selective analysis of molecular states by functionalized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tips",Phys. Rev. Lett. 96 (15), 156102 (2006).
S. X. Du, H. -J. Gao, C. Seidel, L. Tsetseris, W. Ji, H. Kopf, L. F. Chi, H. Fuchs, S. J. Pennycook, and S. T. Pantelides,"Selective nontemplated adsorp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on nanofacets and the role of bonding patterns",Phys. Rev. Lett. 97 (15), 156105 (2006).
W. Ji, Z. Y. Lu, and H. -J. Gao,"Electron core-hole interaction and its induced ionic structural relaxation in molecular systems under x-ray irradiation",Phys. Rev. Lett. 97 (24), 246101 (2006).
J. Weissenrieder, S. Kaya, J. L. Lu, H. -J. Gao, S. Shaikhutdinov, H. J. Freund, M. Sierka, T. K. Todorova, and J. Sauer,"Atomic structure of a thin silica film on a Mo(112) substrate: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of SiO4 tetrahedra",Phys. Rev. Lett. 95 (7),076103 (2005).
Y. L. Wang, H. -J. Gao, H. M. Guo, S. Wang, and S. T. Pantelides,"Bonding configurations and collective patterns of Ge atoms adsorbed on Si(111)-(7 x 7)",Phys. Rev. Lett. 94 (10),106101 (2005).
Y. B. Hu, Y. Zhu, H. -J. Gao, and H. Guo,"Conductance of an ensemble of molecular wir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Phys. Rev. Lett. 95 (15), 156803 (2005).
M. Feng, X. F. Guo, X. Lin, X. B. He, W. Ji, S. X. Du, D. Q. Zhang, D. B. Zhu, and H. -J. Gao,"Stable, reproducible nanorecording on rotaxane thin films",J. Am. Chem. Soc. 127 (44), 15338-15339 (2005).
Y. L. Wang, H. -J. Gao, H. M. Guo, H. W. Liu, I. G. Batyrev, W. E. McMahon, and S. B. Zhang,"Tip size effect on the appearance of a STM image for complex surfaces: Theory versus experiment for Si(111)-(7x7)",Phys. Rev. B 70 (7), 073312 (2004).
H. -J. Gao, K. Sohlberg, Z.Q. Xue, H.Y. Chen, S.M. Hou, L.P. Ma, X.W, Fang, S.J. Pang, and S.J. Pennycook,"Reversible nanometer-scale conductance transitions in an organic complex",Phys. Rev. Lett. 84, 1780-1783 (2000). [4] 
  • 承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研究期限
有機複合功能薄膜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儲中的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 [12] 
超高密度信息存儲薄膜與技術的研究
重大項目
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 [13] 
電子離子物理、材料與器件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 [14] 
用於超高密度信息存儲的有機分子材料及其薄膜特性
重大研究計劃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15] 
納米電子器件的材料、構造與物性研究
創新研究羣體項目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 [16] 
功能納米結構可控生長和納米單元器件的基礎研究
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17-18] 
納米電子器件的材料、構造與物性研究
創新研究羣體項目
新型硼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和結構特性研究
聯合基金項目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 [19] 
功能分子和Graphene納米結構的組裝及其物性研究
重點項目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 [20] 
納米電子器件的材料、構造與物性研究
創新研究羣體項目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21] 
水科學若干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重大項目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 [22-24] 
水科學先進實驗技術研究
基於Graphene的功能納米材料的可控生長及其物性研究
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
低維信息器件
科學中心項目
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 [25] 
  • 科研成果獎勵
高鴻鈞的研究成果曾入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199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和“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6-27]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8年
原子分子操縱、組裝及其特性的STM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8] 
2018年
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機器”在固體表面的構築與物性調控
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29] 

高鴻鈞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據2020年1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N04組官網顯示,高鴻鈞已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80餘名,其中有4名在美國和新加坡的大學擔任教授,10餘名在中國研究機構或高校擔任學術帶頭人。 [1] 
2014年,高鴻鈞指導的學生李林飛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 [1] 
  • 講座報告
2012年12月27日,高鴻鈞為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及物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的學生作了題為《單個分子水平納米量子系統的構造、組裝與物理屬性控制》的專題講座。 [30] 
2013年11月22日至24日,高鴻鈞訪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訪問期間作了題為《納米量子結構的構築及其物性調控》的學術報告。 [31] 
2017年2月23日,高鴻鈞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作了題為《“單分子機器”的構造、組裝與物性》的交叉學科科學講座。 [26] 

高鴻鈞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凝聚態物理獎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十佳”稱號
1996年
2001年
2003年
中國真空學會成就獎
2008年
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
2009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物理獎
2010年
德國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1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 
2012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3年

高鴻鈞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9年至2014年
中國真空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2010年
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應用聯合會(IUVSTA)納米科學委員會主席 [32] 
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
2013年11月
蚌埠學院榮譽教授 [34] 
2014年至2019年
中國真空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5] 
2018年3月
2023年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42]  、常 [43] 
2019年11月
中國真空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長 [37] 
2021年5月30日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41] 

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38] 
國家973計劃諮詢專家組成員 [39]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40] 
Applied Physics Letters雜誌副主編
中國科學院院刊常務副主編 [46] 
New Journal of Physics雜誌編委 [1] 

高鴻鈞人物評價

高鴻鈞在納米量子結構與物性調控及其潛在應用做出了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工作,其中部分工作起引領作用。 [11]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評)
高鴻鈞院士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術造詣精深、研究成果豐碩。 [34]  蚌埠學院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