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陽縣

鎖定
高陽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地處華北平原,位於保定市東南部,北靠華北明珠白洋淀雄安新區安新縣交界,西與清苑區毗鄰,南與蠡縣、肅寧接壤,東與河間任丘相接,介於東經115°38′~115°39′和北緯38°30′~38°46′之間,總面積441平方千米。 [1-2]  [27]  截至2019年10月,高陽縣下轄1個街道、5個鎮、2個鄉和1個開發區, [3]  縣政府駐高陽鎮。2022年末常住人口312371人。 [1]  [33]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高陽縣,屬涿郡。1962年,蠡縣析出,高陽縣恢復原制。1994年,保定地、市合併,屬保定市 [5]  高陽縣地處黃淮海沖積平原的前部邊緣,屬扇間交接窪地。屬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4]  境內有瀦龍河孝義河小白河3條匯入白洋淀的季節性河流,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2]  保滄高速、大廣高速和津石高速貫穿全境。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2021年3月,被授予2020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市、區)。
2022年,高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21091萬元,同比增長4.2%。 [34] 
中文名
高陽縣
外文名
Gaoyang
行政區劃代碼
1306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保定市
地理位置
保定市東南部
面    積
441 km²
下轄地區
1街道、5鎮、2鄉和1開發區
政府駐地
高陽鎮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15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12371 人(2022年) [34] 
著名景點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
車牌代碼
冀F
地區生產總值
1221091 萬元(2022年) [34] 

高陽縣歷史沿革

顓頊公園 顓頊公園
高陽,相傳為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帝初封之地。
商代,即有人羣聚落。
高陽建邑於戰國時期,高陽先後屬。周安王二十年(前380年),齊伐燕,高陽屬。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燕趙重新劃分疆界,易水長城以南屬趙,以北屬燕,高陽屬趙。
秦代,屬鉅鹿郡。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高陽縣,屬涿郡;建和至永壽年間(147~157年),置高陽郡,為郡治,縣屬高陽郡;延熹元年(158年),改屬博陵郡;建安末年(215~219年),屬河間郡
三國時期,高陽為魏地,黃初二年(221年),隸屬高陽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隸屬高陽國。
東晉時期,高陽於建興四年十二月(317年)1月,被後漢攻佔,易國為郡,高陽為郡治,縣屬郡。從建武元年(317年)至太元二十年(395年),高陽先後被前趙、後趙、前燕、後燕等所據,歸屬不定。太元二十一年(396年),高陽屬北魏,沿置高陽郡,縣屬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十年(486年),高陽隨郡改屬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封高陽王。北齊天保元年(550年)屬北齊。北周建德六年(577),屬北周。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高陽郡,縣屬瀛州,開皇十六年(596),於高陽置蒲州,高陽為州、縣治。大業三年(607年),改屬河間郡,當年廢任丘縣,其西南部併入高陽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高陽置蒲州;貞觀元年(627年),廢蒲州,高陽先後屬瀛州、鄚州、范陽郡;開元十四年(726年),置高陽軍,為軍治。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於高陽置郡;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屬契丹;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歸後周,仍隸屬高陽郡。
宋至道三年(997年),改屬順安軍,高陽為軍治;熙寧六年(1073),降高陽為鎮,仍屬順安軍。
金天會七年(1129年),置安州
元至元二年(1265年),廢安州,葛城縣省入高陽縣,屬順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屬保定路安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陽縣屬北平布政使司;明洪武三年(1371年),因水澇,高陽由舊城西遷至豐家口。洪武八年(1375年),省入蠡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
高陽公園
高陽公園(7張)
清雍正二年(1724年),高陽改屬保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屬范陽道(次年改稱保定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河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六督察區。抗日戰爭爆發後,高陽先後屬抗日民主政府冀中區、冀中四專區、十專區、九專區、七專區、九專區和保定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在高陽縣設高陽市,下轄縣城四街關及代家莊、南沙窩和北沙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陽先後屬河北省保定專區、保定地區和保定市。
高陽縣 高陽縣
1958年,蠡縣併入。
1960年,改屬保定市。
1961年,復屬保定專區。
1962年,蠡縣析出,高陽縣恢復原制。
1994年,保定地、市合併,屬保定市 [5] 

高陽縣行政區劃

高陽縣區劃沿革

2017年3月,高陽縣撤銷高陽鎮,設立錦華街道。 [6] 
2019年2月,高陽縣撤銷小王果莊鄉,設立小王果莊鎮。 [7] 
2020年12月31日,撤銷蒲口鄉,設立蒲口鎮。 [8] 
2021年,撤銷龐家佐鄉,設立龐家佐鎮。 [30] 

高陽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高陽縣下轄1個街道、7個鎮和1個開發區:錦華街道龐口鎮西演鎮邢家南鎮晉莊鎮蒲口鎮小王果莊鎮龐家佐鎮、高陽縣經濟開發區。 [3]  縣政府駐高陽鎮。 [1] 

高陽縣地理環境

高陽縣位置境域

高陽縣,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南部。北靠華北明珠白洋淀與雄安新區安新交界,西與清苑區毗鄰,南與蠡縣、肅寧接壤,東與河間任丘相接,位於東經115°38′~115°39′和北緯38°30′~38°46′之間,南北寬28.5千米,東西長30千米,總面積441平方千米。 [1-2]  [27] 

高陽縣地形地貌

高陽縣地處黃淮海沖積平原的前部邊緣,屬扇間交接窪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自然坡降為1:4000~1:5000。 [4] 

高陽縣氣候

高陽縣屬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2017年,境內最高氣温37.5℃,最低氣温-12.2℃,年平均氣温13.7℃;全年日照總時數2627.3小時,無霜期216天;全年降水總量574.8毫米;大風日數9天,最大風速22.0米/秒。 [4] 

高陽縣水文

通水後的瀦龍河 通水後的瀦龍河
高陽縣有瀦龍河、孝義河、小白河3條匯入白洋淀的季節性河流,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2]  三條河流呈西南至東北走向橫貫境內。三條過境河流的過水總量最大為1706.6立方米/秒,排洪能力為1507立方米/秒。 [4] 
瀦龍河高陽段,長19.24千米,境內流域面積294平方千米;孝義河高陽段,長28.95千米,境內流域面積114平方千米;小白河高陽段,長22.56千米,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陳村分洪道,系瀦龍河分洪道,高陽境內長10千米,匯水面積18.1平方千米。 [9] 

高陽縣自然災害

高陽縣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温、霜凍、雷擊等。風雹災害平均5年3次,主要發生在5~9月,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1年7月13日,涉及小王果莊鄉、龐口鎮、西演鎮、龍化鄉等6個鄉鎮。 [9] 

高陽縣自然資源

高陽縣土地資源

高陽縣農田 高陽縣農田
高陽縣土地分為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居民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8個一級地類、29個二級地類。2017年高陽縣有耕地面積32121.37公頃,其中,園地面積575.77公頃,林地面積1197.32公頃,牧草地面積677.79公頃,居民及工礦企業用地面積9486.51公頃,交通用地面積2159.64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佔地面積1795.65公頃,土地利用率96.8%。 [4] 

高陽縣水資源

高陽縣境內地下水主要貯存於第四紀鬆散地層中,水位與地勢吻合,與河流走向一致。境內乾旱少雨,河流長年乾涸,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形勢嚴峻,2017年,地下水位埋深年均33.5米,最大埋深47米。年內全縣取水量為8370萬立方米;全年降水回滲為4900萬立方米,取補差高達3470萬立方米,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依靠側向補充。 [4] 

高陽縣礦產資源

高陽縣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油、地熱。2017年境內有油井350多眼,年產原油24萬餘噸。 [4] 

高陽縣人口

按户籍口徑統計,2022年末全縣總户數120240户,總人口322329人。其中,城鎮人口120045人,鄉村人口202284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163603人,女性人口158726人,性別比為103.1:100。按常住人口統計,年末常住人口312371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4126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8245人,城鎮化率為49.3%。 [3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陽縣常住人口318986人。 [26] 

高陽縣經濟

高陽縣綜述

2022年,高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21091萬元,同比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8171萬元,同比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95780萬元,同比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47140萬元,同比增長4.2%。與去年相比,一產增加值增速提高了3.8個百分點,二、三產增加值增速分別下降了4.1、2.8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6.4:48.8:44.8,與去年相比,一產佔比提高0.6個百分點,二產佔比保持不變,三產佔比下降0.6個百分點。 [34] 
2022年,高陽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7967萬元,同比增長10.1%,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346818萬元,同比增長10.1%。房地產投資完成51149萬元,同比增長10.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3%;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6.8%;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7%。高技術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7.7%,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6%,比去年下降7.2個百分點。 [34] 
2022年,高陽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4353萬元,同比增長0.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83880萬元,同比增長0.4%。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26144萬元,同比下降7.9%。 [34] 
2022年,高陽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307元,同比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637元,同比增長6.0%。 [34] 

高陽縣第一產業

高陽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 [9]  2022年,高陽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41164萬元,同比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完成82876萬元,同比增長9.5%;林業產值完成710萬元,同比下降22.8%;牧業產值完成35858萬元,同比增長0.6%;漁業產值為0,同比下降100.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21720萬元,同比增長5.4%。全縣糧食播種面積共32014公頃,同比增長2.4%;糧食總產量共193934噸,同比增長1.8%。其中:夏糧播種面積共13935公頃,同比增長1.3%;產量共82588噸,同比增長1.4%;秋糧播種面積共18080公頃,同比增長3.2%;產量共111347噸,同比增長2.1%。小麥播種面積13935公頃,同比增長1.3%;產量82588噸,同比增長1.4%。玉米播種面積17420公頃,同比增長2.6%;產量108727噸,同比增長2.7%。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089公頃,同比增長14.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52436噸,同比增長11.3%。麻山藥等其他蔬菜播種面積491公頃,同比增長18.6%;麻山藥等其他蔬菜產量20507噸,同比增長26.0%。肉類總產量8212噸,同比下降2.4%。其中,豬肉產量6379噸,同比下降2.8%;牛肉產量849噸,同比增長18.8%;羊肉產量468噸,同比下降2.3%;禽蛋產量4449噸,同比增長3.3%。牛奶產量6297噸,同比增長10.3%。年末牛出欄5100頭,同比增長4.1%;豬出欄86389頭,同比下降4.7%;羊出欄33502只,同比增長12.1%。 [34] 
2022年,高陽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率為64.5%,較去年下降8.8個百分點。 [34] 

高陽縣第二產業

高陽縣紡織
高陽縣紡織(3張)
2022年,高陽縣工業增加值完成567714萬元,同比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381582萬元,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全社會售電量176861萬千瓦時,同比下降4.8%。其中:工業售電量119801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0.9%;農業售電量468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2%。 [34] 

高陽縣第三產業

2022年,高陽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562036萬元,同比增長1.4%。按規模劃分: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37943萬元,同比增長20.0%;限下消費品零售額完成524093萬元,同比下降0.2%。按銷售區域劃分:城鎮零售額完成466848萬元,同比增長1.1%;鄉村零售額完成95188萬元,同比增長2.7%。按行業劃分:批發業銷售額完成266625萬元,同比下降2.9%;零售業銷售額完成379058萬元,同比增長0.3%;餐飲業營業額完成41189萬元,同比下降1.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64489萬元,同比下降0.5%;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3463萬元,同比增長3.3%。 [34] 
2022年,高陽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完成3068239萬元,比年初增長11.7%;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073730萬元,比年初增長15.5%;住户存款餘額2561997萬元;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餘額存貸比為35.0%,新增存貸比13.7%。 [34] 
2022年,高陽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共5家,實現營業收入22112萬元,同比增長37.2%。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12957萬元,同比增長30.4%;教育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717萬元,同比增長60.7%;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875萬元,同比增長8.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564萬元,同比增長182.3%。營業成本20756萬元,同比增長42.6%;營業利潤655萬元,同比下降38.4%。用工人數291人,同比增長48.5%;應付職工薪酬2151萬元,同比增長60.7%。 [34] 
2022年,高陽縣進出口總額完成27253萬美元,同比增長6.0%。其中,出口總額完成25395萬美元,同比增長4.7%;進口總額完成1858萬美元,同比增長30.6%。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353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萬美元。 [34] 

高陽縣交通運輸

高陽縣有保滄高速、大廣高速和津石高速貫穿全境,縣、鄉、村級公路交織成網。 [2] 

高陽縣政治

高陽縣主要領導
縣長
高陽縣委副書記
蔣東方 [23]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4年1月,參考資料來源 [10]  [36] 

高陽縣社會事業

高陽縣教育事業

2022年,高陽縣擁有學校97所(不含幼兒園),其中:初中11所,高中3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81所,特殊教育1所,在校學生57047人。 [34] 

高陽縣醫療衞生

2022年,高陽縣政府公辦醫療機構共14個。其中,縣直醫院3個,共擁有牀位數772張;鄉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站11個,共擁有牀位數444張。民營醫院12家,共擁有牀位數594張。 [34] 

高陽縣文化事業

2018年,高陽縣新改建鄉鎮(街道辦)綜合文化站8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52個。 [11] 

高陽縣基礎設施

高陽縣 高陽縣
2018年,高陽縣完成25所城鄉學校建設項目;農村危房改造186户; [12]  完成高任路至保滄路7千米的縣城東外環道路、於堤等15個村22千米農村公路、龐口鎮石家莊村至邊渡口村南段6千米的鄉村道路新改建工程;完成農村廁所改造1萬餘座;北京西至石家莊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成功送電;建成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建築垃圾回收再利用項目;全縣52家規模以上養殖企業全部建成糞污處理設施。 [11] 
2019年,高陽縣完成北二環、三利大街北延、建新大街北延、高速引線兩側等重點地段綠道綠廊建設;對顓頊公園、人民公園和城區街頭遊園進行提升改造,實施縣城區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完成3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高陽東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和10千伏低壓電網改造,完成省道西演至肅寧公路高陽段升級改造和20千米農村公路新改建;完成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農村廁所1萬座。 [13] 

高陽縣社會保障

2018年,高陽縣全縣剩餘的47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脱貧;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8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9%;低保擴面新增1571人,228家企業完成“雙控”機制建設。 [11] 

高陽縣文物遺蹟

  •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2張)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位於高陽縣西演鎮布里村東南部,始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8月,創辦者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李石曾(高陽籍人)和老同盟會會員段子均(高陽布里村人)。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坐北朝南,大門是一處北方農村不多見的富有哥特式風格和傳統中國特色的建築物。學校原有3排平房41間,現存2排平房,前排為大門、伙房和實習工廠,後排為辦公室暨宿舍。舊址現保存基本完好,蔡和森舊居和學校教室、辦公室保存了歷史原貌,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北方獨樹一幟。 [14] 
2006年5月25日,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 高蠡運動烈士陵園
高蠡運動紀念館
高蠡運動紀念館(2張)
高蠡運動烈士陵園,位於高陽縣西演鎮北辛莊村,園內建有烈士墓、紀念塔、紀念碑,是高陽鎮重要愛國教育基地,河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16] 
高蠡運動發生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是保定地區高陽、蠡縣一帶的農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定特委直接領導下掀起的一場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農民武裝鬥爭。

高陽縣紡織業

高陽紡織業歷史悠久,最早由手工絲織業開始。隋唐以前,本地手工織造的絲織品,就被列入國家税賦之中。北宋時期,本地的土貢首推絲織品。元末明初,棉花種植引入本地,清光緒時,開始出現家庭工場,隨之形成縣內土布市場。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 )縣城集日銷售土布已達1200匹,莘橋集日土布銷售也接近1000匹。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高陽商會成立伊始,即倡導改良織機,提高工藝水平。至宣統三年(1911),境內織布機均由木機改為鐵輪織機,產品由窄面土布,改為寬面土布,原料也由手紡紗線改為進口機紡棉紗。民國十五年(1926年)以後,人造絲漿經法傳入高陽,麻絲織造盛行。 [9] 
2003年,高陽縣建成高陽紡織博物館,總佔地面積746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座縣級專業紡織博物館。
2005年,高陽縣紡織企業5022家,從業人員16萬人,全年紡織業總產值10億元,紡織工業增加值佔全縣GDP的比重達到51.4%,實現利潤6.7億元,對縣財政的貢獻率達到49.5%。 [9] 
2019年,編制完成了《高陽縣紡織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2年)》。

高陽縣傳統技藝

  • 竹馬落子歌舞戲
竹馬戲 竹馬戲
竹馬戲,又叫竹馬舞,俗稱“跑竹馬”、“竹馬落子”。早在宋朝到明朝期間,社火中就有了“竹馬舞”的這種舞蹈形式。“竹馬舞”指的是表演者在腰間繫上馬形道具,分馬頭和馬尾兩截,邊歌邊舞。只舞不唱的叫“跑竹馬”、“竹馬舞”。而“竹馬戲”一定是編演者扮成各種人物造型,通過面部表情、姿態和唱腔,表現出故事的劇情和人物性格。載歌載舞的“竹馬戲”就是高陽的“竹馬落子”。 [17] 
  • 北方崑曲
北方崑曲,簡稱“北昆”,是中國古老戲曲聲腔崑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於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後,曾有人稱其為“高陽崑曲”,民國六年(1917年)直隸高陽專演昆弋戲的榮慶社進京,班中名演員有貼旦韓世昌、黑淨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崑腔,建國後改今稱。 [18] 

高陽縣著名人物

孫承宗——明朝大學士。
孫嶽——民國將領,直隸省長,北京政變領導人之一。
張惠雲——河北梆子人才“金喉三兩”。
齊如山——京劇“梅派”背後智囊中的重要人物。
馬三峯——首推西河大鼓的奠基人、創始人。
佟麟閣——中國為抗日戰爭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
李石曾——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早期倡導者。
韓世昌——“崑曲大王”、愛國名伶“活鍾馗”侯玉山。
王錫疆——保定第一個中共黨員。
辛育齡——“七一勳章”獲得者 [24] 
趙克石——南京軍區原司令員。 [35] 

高陽縣榮譽稱號

2018年,高陽縣入選河北省潔淨城市。 [19] 
2020年12月,高陽縣入選第二屆“河北省文明縣城。 [20] 
2021年1月18日,高陽縣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1] 
2021年3月,高陽縣入選2020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市、區)。 [22] 
2021年7月,高陽縣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5] 
2021年9月,高陽縣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8] 
2021年10月,高陽縣入選河北省縣級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 [29] 
2021年12月,高陽縣入選河北省森林城市。 [31] 
2023年8月,高陽縣入選全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縣。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