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闕塞

鎖定
高闕塞:古地,戰國屬趙,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呼和温都爾鎮(青山鎮)向西的達巴圖音蘇木,夾在東側的達巴圖溝和西側的查干溝的台地的斷崖上。
中文名
高闕塞
類    型
古地
地    址
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呼和温都爾鎮所屬機構

高闕塞史書記載

高闕塞 高闕塞
《史記·匈奴列傳》和《趙世家》上記載,在趙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打敗了林胡、樓煩,二十六年開發了燕、代、雲中、九原這些地方。並修築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張家口境內),經雲中、九原(今內蒙包頭市境內),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為塞……”。

高闕塞考古確認

長期以來,對於高闕的具體位置,史學家們爭論不休。
高闕塞 高闕塞
經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沿陰山南麓的趙長城向西追蹤調查,最終在烏拉特後旗狼山南麓的達巴圖溝口西側,發現了趙長城最西端的長城遺蹟及高闕塞。 從而基本解決了長期以來史學家對其具體位置爭論不休的問題。 [1] 
高闕塞 高闕塞
高闕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那仁寶力格蘇木那仁烏博爾嘎查的一個台地斷崖之上。地表現存的古城由南北兩個相連的小城組成。北城略成方形,邊長約40米,城牆系用較大鵝卵石壘砌而成。南城為長方形,東西長64米,南北寬48米,城牆較窄,出土了漢代的鐵釜、鐵甲片和箭頭等遺物。南北兩城的建築風格明顯不同,可見並非同時代一次修築。在整個城址北牆及西牆外的緩坡上,有一段近300米長的石牆環繞,此石牆與城西的一個小山包相連,山包頂部有一方形石砌建築,應為坍塌的烽火台遺址。整個城址位於兩個山溝的交匯之處,控制着北方草原通向河套的交通咽喉,易守難攻,為絕佳的軍事要塞。
在古城和烽火台的西面,一個山溝的兩側各有一座暗紅色山峯高高聳立,形似雙闕,高闕塞可能據此而得名,進而推測古城北側的方形小城為趙武靈王所築之高闕,而南城應是漢代沿用時擴築的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