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鋭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

鎖定
高鋭,1950年5月11日出生於吉林長春,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 [1]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導師、中心主任 [2] 
1981年高鋭從長春地質學院碩士畢業後到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牀所地球物理室工作;1985年到原地質礦產部深部地質辦公室工作;1986年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工作,之後擔任中心主任,中國地質科學院深部探測與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土資源部深部探測與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籌)主任;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  。2016年擔任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 [1] 
高鋭長期從事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大陸岩石圈構造及地球動力學研究 [4]  。完成了跨越青藏高原、塔里木、天山三條地學大斷面的地球物理調查與研究,提出並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對面的陸陸碰撞新類型,揭示了印度板塊向青藏高原腹地俯衝的行為,提出青藏高原北邊界逆沖斷裂和龍日壩斷裂是揚子地塊西緣邊界,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過7000km [4-5] 
中文名
高鋭
外文名
Gao ru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吉林長春
出生日期
1950年5月11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長春地質學院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
《岩石圈研究論文集》
籍    貫
黑龍江雙城

高鋭人物經歷

高鋭
高鋭(5張)
1950年5月11日,高鋭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籍貫黑龍江省雙城 [6] 
1977年,高鋭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系,獲得學士學位。
1981年,高鋭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牀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室工作。
1985年,高鋭到地質礦產部深部地質辦公室工作。
1986年,高鋭到中國地質科學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工作,之後擔任中心主任。
1993年,高鋭前往美國康內爾大學學習和培訓。
1997年,高鋭前往德國地學中心(GFZ)學習和培訓。
2015年,高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 
2016年,高鋭擔任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 [1] 

高鋭主要成就

高鋭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高鋭長期從事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在運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陸岩石圈深部結構及其構造變形成因等領域做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系統性、創新性貢獻。尤其注重地球物理探測與地質構造相結合,提出並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對面的陸陸碰撞新類型,揭示了印度板塊向青藏高原腹地俯衝的行為。提出青藏高原北邊界逆沖斷裂(NBT)和龍日壩斷裂是揚子地塊西緣邊界,從深部結構約束了青藏高原北緣和東緣的動力學過程。他和他的團隊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過7000km,為中國深反射地震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4] 
高鋭的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表現在:
1)揭露了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正在進行的陸陸碰撞深部過程。陸-陸碰撞過程是理解板塊構造缺失的鏈條,喜馬拉雅-青藏高原是全球典型的陸-陸碰撞造山帶,是研究典型陸陸碰撞深部過程與動力學的天然實驗室。探測地殼的精細結構是解開造山帶形成奧秘的基礎。深反射地震剖面被公認是破解大陸碰撞奧秘的一項關鍵的先鋒技術,可比喻給地殼做CT。長期以來,前人提出了多種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的碰撞模型,大都強調印度板塊地殼俯衝進入到了亞洲大陸內部。高鋭和他的團隊提供的全地殼反射地震精細結構圖像,揭示出印度地殼並沒有大規模向北俯衝到亞洲大陸之下,改寫了人們的傳統認識。同時,提出在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帶-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之間,存在一種新的陸陸碰撞地殼變形機制,即地殼尺度的構造疊置作用導致了俯衝板塊的地殼物質順着MHT(主喜馬拉雅逆衝斷層)從底部向上部運移,形成多重構造疊置, 這一過程造成印度俯衝地殼厚度的變薄與喜馬拉雅地殼加厚。
2)發現華北板塊(亞洲板塊一部分)岩石圈地幔俯衝在青藏高原東北緣之下的地震學證據。亞洲板塊是否向青藏高原下俯衝是國際學者爭論了幾十年的重大疑難問題,涉及如何認識青藏高原隆升、大陸岩石圈變形之地球動力學過程。高鋭和他的學生的這一發現為認識亞洲板塊是否向青藏高原下俯衝提供了直接證據。
3)發現了塔里木與西崑崙大陸岩石圈傾斜相接的地震反射構造,提出青藏高原存在面對面的陸陸碰撞新類型。西崑崙位於青藏高原西北緣,呈現狹窄的板塊碰撞強烈變形帶(寬度僅為喜馬拉雅的三分之一),被稱為 “第二喜馬拉雅”,西崑崙逆衝變形成因備受世人矚目。前人提出塔里木向南俯衝導致西崑崙逆衝變形。高鋭與團隊1997年首次在西崑崙山與塔里木結合地帶實施的深地震綜合探測,獲得岩石圈尺度的精細結構,不僅揭示了塔里木岩石圈向南俯衝行為,而且發現了塔里木和西崑崙山大陸岩石圈相向俯衝碰撞的深部證據。依據這種南北相向傾斜相接的地震反射,他提出並命名面對面(face to face)陸-陸碰撞新類型。
4)實現了橫過高原腹地的羌塘地體310km不間斷的長深反射地震剖面完整採集,獲得羌塘地體的全地殼深反射精細結構。發現羌塘Moho面平坦、厚度變薄(平均深度約60km,較拉薩地體薄約10km)的反射證據。同時通過大範圍遠震P波層析成像,發現了印度板塊岩石圈地幔深俯衝至羌塘地體200km之下的深部證據,由此提出由於俯衝板塊前緣的斷離導致青藏高原腹地地幔熱物質上湧,正是這一過程引起地殼伸展變薄的新認識,被國際同行認為更好地給出印度板塊俯衝到西藏高原腹地之下的深部過程。
5)提出並命名青藏高原北邊界逆沖斷裂(NBT),提出龍日壩斷裂是揚子地塊西緣邊界,從深部地殼結構約束了高原北部和東部的地殼邊界。從地質-地貌角度,長期以來地質學界將青藏高原的北界和東部邊界定位於現今的祁連山和龍門山。高鋭和他的團隊根據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的,祁連山以北河西走廊盆地下存在的一條被沉積物覆蓋的南傾的逆沖斷裂,提出它的動力學與青藏高原南緣主邊界逆沖斷裂類似,將其命名為北邊界逆沖斷裂(NBT, North Border Thrust),沿NBT阿拉善地塊向青藏高原之下俯衝。並通過向北延伸到阿拉善南緣的600km高分辨深地震反射長剖面,進一步描述了高原北緣地殼向外構造發展的過程。通過橫跨龍門山310Km深反射地震探測發現,揚子地塊下地殼反射結構向西一直延伸到龍日壩斷裂,由此提出龍日壩斷裂而不是龍門山斷裂是揚子地塊西緣邊界和地殼尺度斜向擠出抬升造成龍門山崛起的新認識。
6)高鋭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青藏高原地學斷面和項目負責人之一主持完成西崑崙-塔里木-天山地學斷面的岩石圈綜合地球物理調查與研究。3條剖面,比例尺為1:1000 000,總長度3500km,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岩石圈斷面結構和雙向擠壓地球動力學模型。
7)高鋭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了國土資源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測數據庫和中國岩石圈三維結構數據庫建設。 [1]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12月,高鋭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第一及通訊作者97篇),SCI收錄77篇,SCI引用1113次(他引806次),CSCD引用2028次(他引1586次) [8] 
出版日期

作者
出版社
2000.06
《中國大陸及鄰近海域岩石圈/軟流圈結構橫向變化研究》
彭聰,高鋭編著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12
《新疆天山 獨山子 -崑崙山 泉水溝 地學斷面圖》
肖序常,劉訓,高鋭編繪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4.10
《中國新疆天山-塔里木-崑崙山地學斷面圖説明書》
肖序常,劉訓,高鋭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4.12
《新疆南部地殼結構和構造演化》
肖序常,劉訓,高鋭等著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0.06
《岩石圈研究論文集》
高鋭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2.10
《長江中下游廬江-樅陽礦集區不 地殼結構探測與深部地質》
董樹文,項懷順,高鋭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 承擔項目
截至2016年4月,高鋭主持和完成國家專項、國家基礎研究、國家重點科技合作、基金重點及部門重點科研項目20餘項 [8]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12月,高鋭先後獲得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6項 [3] 

高鋭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高鋭希望,中國國內地球物理工作者,特別是青年人不僅要掌握地球物理的方法和技術,更要和地球科學的問題結合起來,瞭解地質學的知識,通過地球物理的結果去認識和回答地球科學的重大問題 [9] 
  • 指導學生
截至2016年4月,高鋭先後指導博士研究生10人、碩士研究生4人,博士後5人 [8] 

高鋭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18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0] 
201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高鋭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0年—2012年
《中國科學 D-地球科學》編委
2016年3月
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11-12] 
2016年4月
南京大學客座教授 [13]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七屆常務理事會理事 [14] 

北京地球物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地質大學客座教授

《地球學報》常務編委 [1] 

高鋭人物評價

高鋭發展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測技術,獲得許多重要地質發現,提出了新的認識,促進了大陸動力學研究。主持完成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測數據庫建設,建成了中國岩石圈三維結構數據庫,推動了中國地球科學數據共享 [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評)
高鋭長期從事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在運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陸岩石圈深部結構及其構造變形成因等領域做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系統性、創新性貢獻,為中國深反射地震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4] (中國科學院評)
高鋭長期從事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注重地震探測與地質構造相結合,在青藏高原及其他大陸岩石圈結構、構造與動力學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系統性和創造性成果,為開拓中國深地震反射研究大陸岩石圈事業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1]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評)
高鋭在深地震反射剖面與深部構造相關領域的研究建樹頗多,尤其注重地震探測與地質構造結合,在利用地震探測研究青藏高原以及中國其他典型地區大陸岩石圈和地殼結構以及構造變形成因等問題作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創新性貢獻 [3] (中國地質科學院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