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鈺

(清末民初人)

鎖定
高鈺(1854—1919)字子庚,清末民初祁縣子洪鎮人。年輕時因家道中落,改儒就商。清同治八年(1869), 進祁縣鉅商喬家開設的大德通票號做事,歷任學徒、夥友、分號經理。由於才華出眾,光緒二十年(1894)升任大德通票號總經理。
中文名
高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目錄

高鈺簡介

高鈺(1854—1919)字子庚,清末民初祁縣子洪鎮人。年輕時因家道中落,改儒就商。

高鈺生平

同治八年(1869),進祁縣鉅商喬家開設的大德通票號做事,歷任學徒、夥友、分號經理。
光緒二十年(1894),由於才華出眾,升任大德通票號總經理。
高鈺在大德通票莊做事50年,任經理達25年之久。辦理號事,嚴明果斷。同事有陳述,必詳審裁決,一秉至公,儼若一家。他親手製定章程,並能以身作則,對青年夥計十分重視教育培養,指導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在執掌號權的25年中,為擴展業務,獲取高額利潤,結交清廷顯貴慶親王,追隨山西布政使趙爾巽。趙升任外省督撫台,高鈺又隨趙在東北、京師、四川等官任地開拓票號業務。趙爾巽將所有的軍政費用交其辦理存撥,大德通幾成趙爾巽的庫房,人稱高鈺是“二督撫”。
高鈺自任經理後,大德通盈利大增,聲譽日隆,鼎盛時期,架本竟達七八百萬兩白銀之巨,為同一時期祁縣票莊之首。
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變,光緒、慈禧逃往陝西,途經祁縣,設行宮於系,並備足所需之款項,得到清政府嘉勉。
清末,他目睹朝政腐敗,軟弱無能,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認定事必有變,遂採取緊急措施,指令各莊緊縮銀根,力還外債,減少架本。時人譏其為保守主義,豈知卓見獨到,純為避害。待其收斂計劃甫經實現,辛亥革命爆發,其他票莊,毫無準備,元氣大傷,相繼倒閉,惟大德通則泰然處之,應付自如,一直延至新中國成立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