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虯莊遺址

鎖定
龍虯莊遺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龍虯鎮龍虯莊村, [6]  距高郵市區約8公里。 [6]  遺址地處淮河下游的裏下河平原, [4]  距今7000~5000年前,是中國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中期重要的聚落遺址。 [4] 
龍虯莊遺址分佈區內的地勢南高北低, [4]  海拔高度2.6米, [6]  四周環水,平面近似方形,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205米,面積約4.3萬平方米。 [4]  自五十年代青蓮崗文化提出以後,對其分佈地域、內涵特點等一直存在很多爭議,並使江淮地區的文化面貌長期不很清晰, [3]  龍虯莊遺址證明在距今7000~5000年,位於江淮東部地區的龍虯鎮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特徵穩定、發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遺址所揭示的獨特文化風貌,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的空白。龍虯莊遺址的發掘和考古,終於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3] 
2001年6月25日,龍虯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龍虯莊遺址
地理位置
江蘇省高郵市龍虯鎮龍虯莊村 [6]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1] 
佔地面積
約 43000 m² [4]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 
編    號
5-0038-1-38 [1] 

龍虯莊遺址歷史沿革

20世紀60年代,村民在龍虯莊開挖魚塘時,挖出了大量陶器殘片以及少量完整陶器、石器和動物骨骼。 [8] 
1970年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張正祥下放到一溝公社時,在龍虯莊發現了大量的麗蚌殼、鹿角、獸骨的存在。 [3] 
1993年4月5日,對龍虯莊遺址的第一次發掘開始了,這次發掘歷時3個月。 [3] 
挖掘龍虯莊遺址時的歷史照片 挖掘龍虯莊遺址時的歷史照片
1994年10月,對遺址開始了第二次發掘。 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密集的、完整的人骨,還有大量的、完整的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隨葬品。 [3] 
龍虯莊遺址挖掘考古工作隊員合影 龍虯莊遺址挖掘考古工作隊員合影
為配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龍虯莊遺址於2016-2017年再次發掘,發掘面積1150平方米。發現的遺蹟主要為墓葬、廣場、灰坑、灰溝、柱洞等。出土了一批涵蓋龍虯莊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唐宋、明清等不同時期的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器物以及豐富的動植物標本。 [5] 
2003年,實施龍虯莊遺址博物館一期(部落村)工程,並於2004年正式對外開放。 [8] 

龍虯莊遺址遺址特點

龍虯莊遺址分佈區內的地勢南高北低,四周環水,平面近以方形,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205米,面積約4.3萬平方米。 [4]  遺址整體分為生活居住區、墓葬區和生產活動區,3個分區內地層堆積基本一致。考古清理了4處居住遺蹟、34個灰坑、402座墓葬,居住遺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徵,灰坑、墓葬等遺存及出土器物反映了江淮東部地區的原始文化特點。 [4] 
龍虯莊遺址地貌特徵 龍虯莊遺址地貌特徵
龍虯莊遺址的堆積可分為8層、其中第4至第8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根據對主要文化內涵的分析,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6] 
第一階段:第8層至第7層,距今約7000至6300年; [6] 
第二階段:又可分為前後兩段,第6層為前段,第5層至第4層為後段,距今約6300至5500年。 [6] 
另外,在遺址的東部邊緣還發現了距今約5500至5000年的局部文化層堆積。 [6] 
據對龍虯莊遺址第5層木炭所作的C14年代測定結果為公元前3701~3383年,與對文化內涵的分析結果是一致的。 [6] 
龍虯莊遺址遺址分佈情況 龍虯莊遺址遺址分佈情況

龍虯莊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龍虯莊遺址的出土文物主要分為生產工具、生活工具和裝飾工藝品三大類。 [8]  出土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角器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骨器、角器。 [4] 
陶器
龍虯莊遺址出土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各類陶器,有豬形罐、葫蘆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壺、三足缽等,形狀紋飾作用各異。 [8]  豬形罐在對龍虯莊遺址的前4次發掘中,共出土9件。 [2] 
刻有文字的陶片
陶片和人的掌心一般大小,是磨光泥質黑陶盆口沿的殘片。該陶片是5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文物,文字刻在陶器內壁,共兩兩行,左行4字,以直線條為主,橫平豎直,結體有序。右行四個酷似動物側視圖形的象形文字,第一個似獸,第二個似魚或蟹,第三個似蛇,第四個似鳥。陶片上的陶文比甲骨文早筆又相似,疑是甲骨文的起源。 [7]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時獲得了“預示着中國文明曙光即將到來”的高度評價。 [8] 
碳化稻米
遺址發現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炭化稻米,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人工優化水稻品種的珍貴實物史料,並説明龍虯莊先民的稻作農業延續了1500年之久。這一發現將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區從長江以南劃到了淮河以南。 [8] 

龍虯莊遺址文物價值

考古區系類型學的研究表明在中國東南沿海,有兩個大的文化區,即以泰沂山脈為中心的海岱文化區和以太湖為中心的環太湖文化區,而在這兩大文化區之間的江準東部,其文化面貌、文化特徵和文化性質究竟如何,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龍虯莊遺址的發掘,奠定了在這兩大文化區之間還存有一個江準東部文化區的基礎,其文化序列完整,特徵穩定。由於稻作遺存的發現,可以將其劃為中國南方稻作經濟文化區中的一個亞區。 [6] 
遺址所發現的大量的文化遺蹟和出土了豐富的文化遺物,對於系統而全面地認識江淮東部的原始文化,重新進行時間與空間的界定,起了重要作用。 [6] 
稻作遺存的發現,對於研究江準東部的史前經濟生活,稻作農業的起源和在江淮東部的發展,尤其是人工選擇優化稻種併產生顯著效應的實例的發現,對於全面研究中國稻作農業發展史有着積極意義。同時由於粳型稻作農業與日本的稻作農業有着密切的關係,因而對於重新研究稻作農業的東傳,亦同樣有着積極意義。 [6] 

龍虯莊遺址所獲榮譽

1994年2月5日,龍虯莊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3] 
龍虯莊遺址假想先民生活場景雕像 龍虯莊遺址假想先民生活場景雕像
2011年,遺址被評為“江蘇省大遺址”。 [8] 
2017年12月,遺址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9] 

龍虯莊遺址保護措施

1995年,龍虯莊遺址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8] 
2001年6月25日,龍虯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6年10月,龍虯莊遺址在“十三五”時期被列入國家大遺址目錄。 [10] 

龍虯莊遺址旅遊信息

龍虯莊遺址地理位置

龍虯莊遺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龍虯鎮(原一溝鄉)龍虯莊村,距高郵市區約8公里。 [6] 

龍虯莊遺址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在龍虯莊鎮搭乘高郵6路,在龍虯莊遺址站下車,步行60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