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郵雨泊

鎖定
《高郵雨泊》是清代詩人王士禎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詩人雨夜泊舟湖上的所見之景,是寫實境;後兩句即景抒情,慨嘆哲人已逝,文壇寂寞,暗裏卻又藴涵着詩人有心振起詩壇之衰,去管領風騷的豪情。全詩即景會心,直抒性情,且句句有餘意,耐人尋味。
作品名稱
高郵雨泊
作    者
王士禎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清詩選》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高郵雨泊作品原文

高郵雨泊1
寒雨秦郵夜泊船2,南湖新漲水連天3
風流不見秦淮海4,寂寞人間五百年5 [1] 

高郵雨泊註釋譯文

高郵雨泊詞句註釋

1.高郵:縣名,在今江蘇省。
2.秦郵:即高郵。據祝穆《方輿勝覽》:“高郵,一名秦郵,秦因高郵置郵傳為高郵亭。”
3.南湖:指高郵南部的武安湖淥洋湖等。
4.秦淮海:北宋詞人秦觀,字少遊,號淮海居士,高郵人。
5.五百年:秦觀死年距作詩時共五百多年。 [2] 

高郵雨泊白話譯文

夜泊在秦郵寒雨綿綿,南湖新漲湖水連天。
秦少游的風流不能再見,人間已寂寞了五百年。 [1] 

高郵雨泊創作背景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農曆三月,詩人赴揚州推官任,途經高郵(今屬江蘇)泊船於高郵南湖,觸景生情,遙想出生於高郵的北宋詞人秦觀而有此作。 [3]  [4] 

高郵雨泊作品鑑賞

高郵雨泊文學賞析

全詩從表面看是簡單的即景抒情,憑弔前人但細加分析,可聞弦外之音。前兩句乍看是賦,是寫實境,但賦中有興,離情於景,情景相生,即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淅瀝的雨點敲擊船篷,那迷濛的水汽瀰漫天際,不能不使他產生懷古之幽情。第二句寫南湖連夜降雨,湖水新漲,推窗遠望,一片蒼茫,詩人的思緒也隨之進入闊的空間。“水連天”三字,確如秦觀《送孫誠之尉北海》詩所寫的“黏天四無壁”,詩人在構思時受到啓發,看來是必然的。
七言絕句短小精粹,但在高手寫來,卻有深廣的容量關鍵在於如何“納須彌於芥子”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此詩可稱是這方面的佳作。它前二句寫景,但在景語中卻暗暗設置意脈,即在“南湖”句中已漸漸引出秦觀。至後聯遂跌出傷時懷古兩個警句,讓秦觀正式出場手法似一跌宕,意脈上卻緊承前聯,達到了“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想於繩墨之外”的妙境。
王士禎對秦觀極為崇拜,至此詩則雲:“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雅人深致,寄慨無端,從表面看來,這兩句是在慨嘆哲人已逝,文壇寂寞;但應該説,暗裏卻又藴涵着詩人有心振起詩壇之衰,去管領風騷的豪情。秦觀逝世到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已是五百六十年,這用“五百年”這個整數去概指,但也可以理解為寂寞的只是其中的五百年,而此後不包括在內。文壇由於沒有秦觀那樣的風流人物而寂寞蕭素,現在詩壇這樣熱鬧興旺,而這又是與王士禎堪稱“風流”的作為有關,他自己必不會以為詩壇是寂寞了,所以此詩明説若干年限之內的寂寞,正是為了襯托目前的熱鬧和繁榮,暗示自己已經管領風騷。
“語貴含蓄……若句中無餘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善之着者也。”(姜白石白石道人詩説》)這首小詩的特點,正是多言外之意,前二句寫景,後二句抒情,但都很含蓄而不簡單直露,前聯以託事於物的比興手法,寫寒雨中的悽苦心境;後一聯似直露地慨嘆大家隕落,文壇寂寞,但暗中又反襯自己振興詩壇的抱負與所獲得的成就。句句都有餘意,耐人尋味。詩能言情事而不落言筌,以景物寓意而不着痕跡,真所謂“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4] 

高郵雨泊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文學教授王英志:王士禎詞風格亦以婉約綿邈見長,與秦觀相近,因此才有這種惺惜惺惺的仰慕之情。詩人於慨嘆不見風流秦淮海的同時,亦暗寓步武秦觀欲打破文壇“寂寞”之意。此乃詩人“情寄”之所在。故王士禎論詩繼承鍾嶸“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詩品·序》)的觀點,稱“五字清晨登隴首,羌無敵實使人思”(《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主張即景會心,直抒性情,不用或少用典故。此詩即為這一觀點的例證。(《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 [3] 
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包亞東:在藝術概括方面,詩人頗費工夫,先寫現實空間,小船大水,從地到天,無限廣闊的境界;繼而回顧歷史,從北宋到清初,綿長五百年之久的時間。這麼縱橫開拓,古往今來,涵蓋無窮,非大手筆難以把握。在錘字煉句上,也是反覆推敲的。下筆“寒雨”,便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而“風流不見”與“寂寞人間”的詞序倒裝,更有突出強調風流人物與文壇寂寞之意;再加上兩處極度誇張的手法,由實而虛,由動到靜,以形傳神,相互映襯,構成了奇特的意象,實在耐人尋味。(《清詩鑑賞辭典》) [5] 

高郵雨泊作者簡介

王士禎(1634—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台縣)人。世祖順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卒後因避世宗胤禛(雍正)的諱,追改士正。高宗乾隆時,命改士禎。士旗善文、詞,尤工詩,以神韻為宗。主詩壇數十年,與朱彝尊並稱“朱王”。著有《帶經堂集》《池北偶談》《漁洋詩話》等。 [6] 
參考資料
  • 1.    王小舒,陳廣澧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王士禛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27頁
  • 2.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古典詩歌基本解讀 古詩觀止 18 清詩詞觀止 (上冊),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39頁
  • 3.    霍松林主編,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401頁
  • 4.    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鑑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794-795頁
  • 5.    張秉成 蕭哲庵主編,清詩鑑賞辭典,重慶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292頁
  • 6.    孫旭升譯註.竹枝詞名篇譯註 孫旭升名篇譯註系列之四: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11: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