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郵湖大閘蟹

鎖定
高郵湖大閘蟹,江蘇省高郵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高郵湖大閘蟹個大、肉嫩,味鮮美,營養豐富。高郵湖大閘蟹有五大特徵: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後蟹足、蟹腿的肌肉彈性好,吃起來口感緊實,蟹膏肥、脂腴、馥郁、肉嫩、香甜可口。 [1]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高郵湖大閘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 
中文名
高郵湖大閘蟹
外文名
Gaoyou Lake crabs
產地範圍
江蘇省高郵市
品質特點
背青,肚亮,爪金,膏紅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第128號公告
實施時間
2016年12月28日

高郵湖大閘蟹產品特點

高郵湖大閘蟹有五大特徵: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後蟹足、蟹腿的肌肉彈性好,吃起來口感緊實,蟹膏肥、脂腴、馥郁、肉嫩、香甜可口。 [1]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產地環境

高郵湖大閘蟹產自江蘇省高郵市,高郵湖南北長約42千米,東西寬約25千米,高郵湖跨江蘇省、安徽省兩省高郵、寶應、金湖和天長四地。水域總面積為780平方千米,水位5.55米時,水面積648平方千米、葦灘和堤壩面積112.67平方千米。高郵湖同時又是一座“懸湖”,湖水水面以及部分湖底比運東里下河地區的地面還高。浮游生物中有浮游植物計7個門類35科,浮游動物計四大類45科159屬。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4.7℃,年均水温16.0℃,平均年降水量1010.5毫米。全年盛行東南風,年均風速3.1米/秒;瞬時最大風速達12級,適宜養殖螃蟹。 [3] 
高郵湖環境 高郵湖環境

高郵湖大閘蟹歷史淵源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早在北宋年代就很有名氣了。高郵鄉賢、婉約派詞宗秦觀請專人將《黃樓賦》送給時在徐州的師友蘇軾的同時,捎贈高郵土特產風魚、醉蟹、高郵雙黃鴨蛋,並賦詩一首《寄蓴姜法魚糟蟹·寄子瞻》,詩中寫道:“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事瓶罌。先社姜芽肥勝肉。”秦少游特地遴選蟹殼為紫色的雌蟹,黃多脂厚,糟醉而成,還有嫩滑的蓴菜、肥勝肉的姜芽等裝在瓶罌中。 [4] 

高郵湖大閘蟹生產情況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2張)
截至2015年底,高郵全市螃蟹總產量達4000多噸,養殖面積近20萬畝,其中螃蟹高效漁業養殖面積4萬畝。現有螃蟹養殖、流通經營户38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養殖户900户。 [5] 

高郵湖大閘蟹產品榮譽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高郵湖大閘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地理標誌

高郵湖大閘蟹地域保護範圍

高郵湖大閘蟹產地範圍為江蘇省高郵市高郵湖水域及其流域。

高郵湖大閘蟹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Eriocheirsinensis)。
二、養殖條件
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pH值7.0至8.5,溶解氧≥5毫克/升,透明度≥50釐米,水深1.5至2.0米,水草覆蓋率40%至60%。
三、養殖管理
蟹種來源:親本來自於長江水域自然生長或從國家原種場及高郵湖親本基地選育而成;大眼幼體由定點的中華絨螯蟹育苗場繁育而成;一齡蟹種由定點的培育基地培育成規格為80只/千克至200只/千克的蟹種。
養殖方式:圍網養殖。
蟹种放養:每年2~3月,投放規格為80只/千克至200只/千克的蟹種,放養密度為1.25~1.5千克/667平方米(畝)。
飼餵:投餵河蟹專用品牌顆粒飼料、小雜魚、河蚌、螺螄、玉米、小麥和蠶豆和各種水草。
養殖週期:從蟹種投放到商品蟹捕撈上市,在產地範圍內連續飼養時間≥6個月。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捕撈
起捕規格雄蟹≥125克/只,雌蟹≥100克/只。
五、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膏紅脂滿,肉質細嫩,味甜。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雄蟹
雌蟹
粗脂肪,%≥
5.50
9.6
粗蛋白,%≥
13
14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高郵湖大閘蟹專用標誌使用

高郵湖大閘蟹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高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高郵湖大閘蟹的檢測機構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