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郵民歌

鎖定
高郵民歌,流行於蘇北裏下河地區的民間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郵民歌,最早可上溯到古代“驅儺”表演中的“散鮮花”,元明時期這種民歌樣式開始成形,並得到初步發展。清代至民國時期是高郵民歌發展的高峯,清末民初高郵詩人韋柏森作有《秦郵竹枝詞》百首,其中“那如田父秧歌趣,齊唱家家隔垛多”的詩句即反映了當時高郵民歌空前流行的盛況。高郵民歌多采用“間白”、“對白”及“一領眾和”的傳唱方式,音樂以五聲音階和加清角或變宮的六聲音階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大跳,“咿呀咳子喲啊喲”之類的襯腔、襯詞較多,靈巧活潑、風趣俏皮,加之變化音、裝飾音和襯腔襯字的巧妙安排,聽起來旋律優美,情韻十足。 [1] 
2007年3月24日,高郵民歌被列為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江蘇省高郵市申報的高郵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75。 [2] 
中文名
高郵民歌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江蘇省高郵市
非遺類型
傳統音樂
非遺編號
Ⅱ-75
保護單位
高郵市文化館

高郵民歌歷史淵源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
早在7000多年前,高郵這塊土地上就有先民耕耘勞作,栽秧種稻,打魚狩獵,馴養禽獸。可以説,哪裏有生民聚居,哪裏就有勞動,哪裏就有原始歌謠。因此,高郵民歌最早的源頭可追溯新石器時代 [2] 
高郵民歌起源於龍虯時期,在龍虯莊遺址發掘之前,流傳甚為廣泛的“散鮮花”(散花調)就被當地的音樂工作者認定為是流行於古代民間的一種“驅儺”歌謠。然而,這還不能夠與史前文化相聯繫。從龍虯出土的各種文物來看,當時龍虯人在狩獵、農作、製陶、土建、喪葬、祭祀等活動中,都會伴有原始的歌舞。如鼓、牛角、骨管等,都是為原 始歌舞伴奏的樂器。 [3]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
在明清時期,高郵張家莊的栽秧號子《西涼月》(一見姐姐苦悽悽),歌詞就是從明代馮夢龍《掛枝兒》中衍化出來的。在“蒲松齡俚曲”中,還有不少曲牌如《倒扳槳》《疊斷橋》與仍在高郵流行的民歌同名。因此,高郵及其周邊地區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民歌創作的一塊沃土。 [1] 

高郵民歌基本特徵

高郵民歌題材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大都是羣眾觸景生情的即興之作,內容十分豐富。按照題材劃分,主要有勞動號子,包括數鴨蛋、打工、搬運號子和獨具特色的高郵秧歌、車水、打硪號子、夯號子、牛號子等;有傳授人生處世經驗與生活知識的生活歌,如《勸夫莫賭錢》《和字歌》等;有歌唱戀愛相思,表達男女情感的情歌,如《高郵西北鄉》《郎妹對歌》等;有記錄各個時期社會狀況的時政歌、革命鬥爭歌,如《齊心學文化》《送夫參軍》等。此外還有部分原始宗教與儀式歌謠。 [1] 

高郵民歌唱腔

江蘇沿江地區的民歌基本都是以宮調式和徵調式為主,商調式和羽調式較少,角調式則更為罕見。五聲調式的高郵民歌也呈現出這樣一個特點。五聲宮調式的代表作有《布穀聲聲》《撒趟子》 等;五聲徵調式的民歌最多,如《放鴨號子》《打驢號子》《一個 姐姐真不醜》(西涼月)等;五聲商調式的代表作數量雖然不多,但最有影響,其中以《數鴨蛋》(鴨蛋號子)最具代表性,其他如《拾 邊》《抬魚號子》等;五聲羽調式和五聲角調式的高郵民歌數目較少,前者如《站橋頭》,後者則有《沙子浪》等。 [3] 
六聲調式的高郵民歌分別由宮、商、角、變徵、徵、羽六個音構成。在實際演唱過程中,變徵的實際音高比4高,比﹟4低,介於清角(4)和變徵(﹟4)之間,這個音對高郵民歌的音樂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無可替代。《送夫參軍》也是一首帶變徵的六聲調式民歌,與《高郵西北 鄉》不同的在於,《送夫參軍》是徵調式,而《高郵西北鄉》是羽調 式。音樂第一句“打起那個鑼鼓鬧盈盈”一開始便出現了變音—— ﹟4,再加上緊湊的節奏和較快的速度,唱起來歡快活潑,熱情奔 放,因此也在很多地方流傳開來。 [3] 

高郵民歌語言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
先看方言的運用。“淮上風情,淮下俚曲”。高郵的鄉風燻人,方言純樸,每當農忙時節,農民演唱的民歌就噴薄而出,田鼓喧闐,俗曲流布,如河川決堤,蔚成大觀:“官道行旅抬眼望,三千歌女是農婦。”
高郵民歌中高郵話(高郵方言)很多,像“脱鞋(hái)”“黃黃子(zāi)”“來哪(nāi)”“呱來呱去(kè)”“舌頭環(kuán)”“換交(gāo)葉”。
如《黃黃子(三)》:
叫我麼唱唱我就來呀,説呀説得好來,説得好來唱什麼?唱到春風楊柳啊擺,恩吆哎哎子哎呦,嗯吆哎哎子哎呦,黃黃子哎咳,楊柳年年換新葉呃,姐姐那個月月換花鞋呀,姐姐月月換呀麼換花鞋,黃黃子姐姐月月換呀麼換花鞋。
叫我麼唱唱我就來呀,説呀説得好來,説得好來唱什麼?唱的哥哥笑開呀懷,恩吆哎哎子哎呦,嗯吆哎哎子哎呦,黃黃子哎咳,妹做那鞋哥哥穿呃,勞動那個生產跑得快呀,勞動生產跑呀麼跑得快,黃黃子勞動生產跑呀麼跑得快。
再如《九連環》:
蝴蝶頭上飛開開翅兒揚得兒揚得兒搖,揚得兒揚得兒搖啊。親親人兒呀送我一把九得兒九連壞,久啊九啊九得兒環哪。兩雙手兒接得兒喂,打把鋼刀割啊。
大雪花兒飄來飄去三丈三尺高,三丈三尺高啊。大雪花兒飄得兒喂,親一啊個啊雪呀美得兒人啊將她接在懷啊。
這些歌曲中的“子”“鞋”“交”“哪”等字,演唱時用方言才能顯得親切,飽含濃厚的鄉土氣息、地方特色。
還有地方名稱,像邵伯、下河、盂城驛界首驛,都是高郵地名,看題目就知道是歌唱高郵的:
盂城驛前吟夕陽啊,高郵湖上好秋光啊,紅粉菡萏初經雨啊,綠滿蒹葭未受霜哪 ———《盂城驛即事》
大運河水日夜流淌,盂城驛前柳花飄香,嬴政置郵亭驛馬奔騰,公文信函傳四方啊。——— 《郵驛史上見曙光》
一更鼓兒咚呀,耳聽街上熱鬧哄哄,身啊騎馬燈玩的龍燈啊,走的獸燈河裏魚燈。 ——— 《邵伯調》
一呀更一呀點月出頭噢,姐在廂房中啊把着心來操啊,等等有情的哥噢哥。——— 《下河調》 [2] 

高郵民歌代表作品

高郵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括《勸夫莫賭錢》《和字歌》《高郵西北鄉》《郎妹對歌》《齊心學文化》《送夫參軍》等。 [1] 

高郵民歌傳承保護

高郵民歌傳承價值

高郵民歌融合了裏下河地區稻作文化、水文化、鴨文化、漁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具有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1] 

高郵民歌傳承人物

王蘭英,女,1937年7月生,江蘇省高郵市人。2008年,王蘭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高郵市申報。 [1] 

高郵民歌保護措施

從20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高郵連續舉辦了31屆賽歌會,已收集、整理出的高郵民歌接600首。高郵民歌已經收錄詞曲完整的民歌達272首,曲調有40多種。 [2] 
2009年,高郵市政府成立了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內設立了高郵民歌傳習所。 [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高郵市文化館獲得“高郵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高郵民歌項目保護單位高郵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9] 

高郵民歌社會影響

高郵民歌重要演出

高郵民歌 高郵民歌
橫涇原生態民歌自2005年在央視七套《遠去的歌聲》播出後,聲名鵲起。 [2] 
2007年高郵民歌首次參加揚州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揚州人真好》,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好評。 [6] 
2010年10月12日——14日,第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上海隆重舉行。高郵市受邀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浦東塘橋杯”原生態民歌邀請賽。高郵民歌手曹德懷、楊旭娟等演唱了經典高郵民歌曲目《數鴨蛋》《高郵西北鄉》《撒趟子撩在外》等,受到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再次擴大了高郵民歌的影響力,讓高郵民歌走向世界 [7] 
2010年6月6日,應上海世博會江蘇省組委會的邀請,高郵民歌第四代民歌手楊旭娟趕赴南京,參加世博會“江蘇省館活動周”的集中排練。據悉,組委會已基本確定高郵民歌《數鴨蛋》為6月13日至6月17日“世博會江蘇省館活動周”的展演節目。 [2] 
2012年,央視《我們的節日——中華長歌行》系列節目——端午,有高郵元素的《高郵民歌·數鴨蛋》演唱。 [8] 
2012年,由中國音樂學院和揚州大學聯合舉辦的“全國區域音樂研討會” 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蘭英老師在揚州地方音樂展演活動上演唱高郵民歌《數鴨蛋》。 [3] 
2015年,在中國音樂學院面向研究生舉辦的民歌系列學術活動中,第三代高郵民歌傳承人曹德懷老師現場演繹高郵民歌。 [3] 

高郵民歌榮譽表彰

2007年10月18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授予高郵“中國民歌之鄉”榮譽稱號,高郵也因此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中國民歌之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