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鎖定
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是經高郵市人民政府批准,由高郵市文廣新局確定並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郵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高郵共有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4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項、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7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叫無形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羣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高郵市人民政府先後批准分命名了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2月8日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30項)
2010年12月28日第二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2項)
中文名
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外文名
Gaoy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審批單位
高郵市人民政府
相關文件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代    表
高郵民歌臨澤高蹺

目錄

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介紹

高郵歷史悠久,文藝底藴深厚,擁有一批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成立了高郵市非遺保護中心,指導全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申報、保護等工作。公佈了《高郵市非遺保護名錄》,出版了《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成果彙編》。成立了高郵民歌(裏下河民歌)傳習所。國家級非遺項目高郵民歌先後多次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中國農民藝術節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秦郵董糖製作技藝、界首茶幹製作技藝、卸甲肩擔木偶戲、送親奶奶、臨澤高蹺高郵鹹鴨蛋製作技藝、菱塘回回習俗等7個
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卸甲民謠、高郵八景的傳説、神居山傳説、臨澤獅盤犼舞等8個

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詳情

1.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江蘇省文化廳公示第四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245個項目中,揚州共有15個項目入選,其中高郵的臨澤高蹺、高郵鹹鴨蛋製作技藝、菱塘回回習俗,入選省級“非遺”。據瞭解,秦郵董糖製作技藝、布袋木偶、界首茶乾製作技藝、送親奶奶等,以及剛剛入選的3個省級“非遺”項目,都是我市燭照時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根據揚州市人民政府(揚府發[2008]3號)文件通知,高郵市申報的《高郵民歌》、《高郵八景的傳説》、《秦郵董糖製作技藝》、《界首茶幹陳西樓茶幹》、《卸甲民謠》、《卸甲布袋木偶》、《臨澤高蹺》、《菱塘回族鄉回回習俗》、《送親奶奶習俗》等9個項目被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為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神居山傳説》《臨澤獅盤犼舞》等2個項目被揚州市政府批准確定為第二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高郵鹹鴨蛋製作工藝》等1個項目被揚州批准確定為第三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
高郵市政府確定我市的高郵民歌、卸甲民謠、秦郵八景傳説、臨澤高蹺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等8類30個項目為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高郵民歌為國家級項目,臨澤高蹺等9個項目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被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民間文學類的“高郵八景”傳説等3項,民間音樂類的有鑼鼓車號子等3項,民間舞蹈類的有蓮槍舞等4項,傳統戲劇類的有“卸甲布袋木偶戲”等2項,雜技與競技類的“臨澤高蹺”,傳統手工技藝“臨澤湯羊製作工藝”等10項,傳統醫藥類的“楊大龍膏藥”,民俗類的有“郵驛文化”等6項。市政府公佈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着高郵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推進實施文化高郵戰略,建設全國文化名市,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4.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二批
民間文學
(共計2項)
1郭集鎮馬頭莊的傳説郭集鎮文化站
2橫涇鎮九十九間半的三郎廟傳説橫涇鎮文化站
民間舞蹈
(共計1項)
1界首蓮湘界首鎮文化站
民間音樂(共計2 項)
1橫涇原生態民歌(國家級高郵民歌擴展項目)橫涇鎮文化站
2臨澤民歌(國家級高郵民歌擴展項目)臨澤鎮文化站
傳統手工技藝
(共計3項)
1民間風俗畫技藝郭集鎮文化站
2甘垛鎮風水車製作技藝甘垛鎮文化站
3雪花豆腐製作工藝 市商貿公司
民俗
(共計2項)
1甘垛鎮河口廟會甘垛鎮文化站
2湯莊鎮三月初六都天會湯莊鎮文化站
傳統體育、遊藝與競技
(共計2項)
1甘垛鎮舞龍甘垛鎮文化站
2民間石鎖功菱塘回族鄉文化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