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軍法

鎖定
高軍法 [1]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七屆理事,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北京華文眾合書畫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顧問。
中文名
高軍法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2年
職    業
軍人,書法家
出生地
山東淄博

高軍法藝術簡介

高軍法 高軍法
2002年,為紀念焦裕祿誕辰80週年,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在軍事博物館舉辦“高軍法百屏書法展”。多次在國展、全軍展中獲獎。出版有《高軍法百屏書法展覽集》,書法《岳陽樓記》、《千字文》、《醉翁亭記》、《高軍法墨跡》、《蘭亭序集》、《高軍法書佳聯妙句》、《高軍法書畫集》等。其行書作品被國家博物館和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1] 
近年來,高軍法致力於中小學書法教育,編寫並出版發行了《書法五步教學法》。

高軍法榮譽

行書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覽,1999年獲“炎帝杯”國際書畫大賽優秀獎;2000年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2001年入選全國優秀書協會員書法作品邀請展;2001年獲西部六省市書法聯賽一等獎;2002年參加全軍第三屆書法篆刻展覽三等獎; 2002年7月在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紀念焦裕祿誕辰八十週年高軍法百屏書法展;2003年李鐸師生書法作品展覽。2005年8月入選全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展(美術館)。2005年10月參加全軍“軍營廉政文化”優秀作品展覽獲一等獎(軍博)。2006年軍旅優秀書法家作品邀請展;2006年行書入選中國第二屆“蘭亭獎”。

高軍法個人履歷

高軍法初練書法

高軍法 高軍法
1962年 出生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盆泉村;
1974年 在初中魏文祥老師指導下練習書法;
1975年 得私塾先生魏東魯老人指導為鄉村寫門聯;

高軍法入伍之後

1979年 11月應徵入伍(北京);
1982年 參加軍委裝甲兵司令部機關舉辦的書法展獲三等獎(戰士唯一獲獎者);
1985年 考入北京書畫研究社高研班(蕭勞董怡如先生指導);
1987年 畢業於中國書畫研究社高研班;北京甲兵工程學院“教師節”書法比賽一等獎;北京海淀區“青年杯”書法比賽三等獎;拜著名書法家李鐸先生為師;

高軍法屢獲大獎

1989年 獲總參謀部書法比賽二等獎,全軍第二屆“天馬凌空”杯書法比賽一等獎;
1992年 被總參謀部評為“兩用人才”先進標兵;
1993年 全國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週年書法大賽優秀獎;北京市電視書法大賽二等獎;入展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
1994年 總參謀部基層管兵書法攝影展一等獎;
1995年 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1999年 獲“炎帝杯”國際書畫大賽優秀獎;
2001年 書法長卷捐贈北京2008年申奧委員會收藏;行書作品被蒲松齡紀念收藏;權威《中國書法》雜誌發表專題;解放軍生活雜誌發表專題;解放軍軍營文化天地雜誌發表專題;西部六省市書法巡展一等獎(甘肅省文化廳);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書法作品展提名獎;入展全國優秀書協會員書法作品邀請展(歷博);
2002年 全軍第三屆書法篆刻展覽優秀作品獎;中國書協主辦“高軍法百屏”書法個展(軍博);舉辦“高軍法百屏”書法個展研討會;出版“高軍法百屏”個展作品集;行書作品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收藏;山東淄博電視台製作專題片《軍旅書法家高軍法》;
2003年 舉辦李鐸師生書法展覽,出版《李鐸師生作品集》、《高軍法書法作品集》;入展中韓書法交流展覽(歷博);進修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業(函授);李鐸、高軍法為北京市“抗擊非典”無償捐獻作品50餘件;
2005年 入展全 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參加全軍“軍營廉政文化”作品展覽一等獎(軍博);入展全軍軍旅書法家作品邀請展;出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06年 行書作品入展中國書法最高獎中國書法“蘭亭獎”;入展軍科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出任全國公安民警書法大賽評委;
2007年 出版葉毓中、高軍法《唐風、唐韻書畫集》;中國《書法導報》整版推介;《解放軍報》文化版專題報道;參加“四人回鄉”書畫展覽。
寄墨堂文化傳播中心

高軍法論書斷語:我的學書之路

高軍法 高軍法
學書之路我未敢追求時髦,紮紮實實按古法遺蹟,從唐楷這一法度嚴謹的書體入手打基礎,後上追“二王”,遂得飄逸妍美之風。
我學唐楷,首取顏真卿,正如朱長所言:“顏魯安之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畏之,然愈久愈可愛也”(顏魯公門殘碑)我深信,百對其正義凜然的書風面貌,心摹手追的同時,人品的認可,精神的追求也定然會得到默化。
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為學者,慎思篤行問道;為藝者,敏悟遊心抒懷。
我篤信藝術的至高境界,應是人生境界的再現,當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時,我內心便得到一次次的愉悦和淨化。
書道之深,更表現為它關乎人品,自古書寫就有將人物鑑納入書評的傳統,將人品作為書品的首要因素。
我的思緒在歷史文化的現實中游動、徘徊。面對現實,我必須沉下來,向生活求助,去體驗、去體悟,是讓藝術得到昇華的唯一出路。
創作出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從立意、構思、情境、品位,它包含了學養、智慧、探索和個性的綜合。
小品難在大氣,大作難在精緻。寫小品不能侷限於尺幅片紙,如同篆刻,方寸之間自有廣闊天地。大作品容易得其氣勢,但大作品也應當做到精細,無論是感性或是理性創作,點畫的精到,線條的變化都應當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樣的作品才能具有深刻的內涵。
當代的展覽之風盛行,對於推動書法藝術的創作與繁榮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們對待展覽的態度應當時刻進行冷靜的思考。不能為了展覽而創作,更不能為了入會而發展。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綜合反映,作為一名書法藝術家,應當為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
筆墨當隨時代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今天遊弋於書法藝術天地,就應當肩負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努力,不斷地創作出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來,讓自己的作品為社會服務,使觀者受到良好的藝術薰陶。
藝術創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隨着書家心態和書寫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正因如此,藝術創作才會格外的豐富,很多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都是在書法家偶然的狀態中完成的。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等等都是如此。
藝術創作和寫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藝術創作需要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其作品也更具有可讀性,而寫字只是簡單的技巧模式,僅僅把字寫端正漂亮就可以了。
書法藝術家需要廣泛的積攢生活閲歷,在創作的過程中才能更加充分地表露作品的人文精神。藝術不能離開生活,每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的產生,在她的背後都會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生活歷程。
書法的用筆要活,毛筆在宣紙上的瞬間摩擦所產生出來的筆墨效果因靈活多變而富有生機。用筆刻板,紙條則所然無味。書法家在創作的時候即能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用筆靈活多變而法度謹嚴實屬不易,這需要長期的技巧訓練,不斷地吸收前人所留下的優秀傳統,並能為我所用。
藝術的創作需要藝術家具有敏鋭的觀察能力,把自身的感受頃刻間表現在筆墨的揮運之間,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必然融合了藝術家濃厚的生活情感。
書法的創作具有理性和感性雙重因素,理性地駕馭筆墨,理性地思考作品的形式和作品創作的整體風格,在創作過程中,節奏的變化和章法的生成必須融入感性的因素,在偶然衝動的一瞬間生髮出奇逸的筆墨效果來。
現 在的書法家對墨的要求已經不是十分嚴格了,多數都是以墨汁代替妍墨。殊不知妍墨也是一種別有情趣的創作過程,妍墨之時便把書法家帶入了澄心靜氣的境界,同時可以思考創作中需要追求和解決的問題。
臨帖是書法創作的先決條件,一名優秀的書法家都有過很長甚至伴隨終身的臨帖歷程。臨帖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所以我時常從臨寫前人的優秀作品中享受到了創作的快樂。臨帖宜精,一點一劃都要準確地把握,從實臨到意臨,在充分把握住了字帖的精神以後轉入創作,所作之書就一定會經得起推敲,不臨帖而信手作書,只是一種旁門左道,毫無價值可言。
高軍法 高軍法
書法創作是文化的體現。在一件作品之中處處都是書家整體素養的表露。作品的內容、形式都很客觀地反映了作者對書法藝術的認識與追求。當前的書法創作或多或少地缺乏對文化素養的重視,從而導致作品中錯字連篇,寫法有誤的現象頻頻發生。
傳統是書法藝術創作的根基。古人經過數代人的共同努力為我們留下了燦爛輝煌的藝術經典。我們通過對那些藝術精品進行廣泛深入地吸收,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才是學習書法的正確之路。我們既要尊重傳統,吸收傳統的養料,還要有勇氣從傳統中走出來,這是一項十分艱鉅的工作。
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是諸多因素的綜合反映,包含印章的使用。用印不宜過多、過大。現 在有些作品上蓋滿了各種不同的印章,為了增強藝術效果。殊不知正好適得其反,如同在一件新衣服上佈滿了補丁,有失清雅。
字要有骨格,骨格又要內捻,其氣宜清,清則雅。傳世的經典作品無不雅之作,雖尺幅片紙,細細把玩,意味無窮。
作書與作文相輔相成,很多書法家在文學上都有很深的造詣,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風格平和安閒,文章雍容典雅,兩者合二為一內涵深厚。
作大作品要有大空間,而並非把字寫多,尺幅加大。潘天壽的畫有大空間,欣賞他的大幅作品有一種震撼感。營造大空間需要有眼界,更要有膽量,有大智慧者方可創造大事業,斤斤於眼前者終究無法神馳於多姿多彩的藝術殿堂。
我感動於只是簡單的黑白兩個元素卻能創造出多元的審美需求,千百年來,無數的書法藝術家們正是用手中的筆創作出了優秀的藝術精品。給觀賞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既能賞心悦目,又能給人以無限的啓迪和滋養。
每次提筆作書,我的內心都會有一種衝動,我陶醉在筆墨揮灑之中,在黑與白的藝術空間裏不斷地尋求自我,創造自我。
書法的創作應當追求的是平和的審美取向,而不應該刻意的求怪,那些譁眾取寵的拙劣之風是經不起時代檢驗的。我們的作品是讓觀賞者賞心悦目,而不是簡單的靠玩弄技巧來博得掌聲。
書法藝術的創作應當追求形式的多樣化,特別是在當前展覽十分興盛的時代。古人作書多數是為了生活的實用性和把玩性,他們的作品很多是小品或者冊頁和手卷。當今的書法創作已經基本脱離開了實用性而徹底轉化為藝術品。所以,我們要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去詮釋書法藝術博大的空間。
學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不可急功近利。心態宜靜,惟靜心求學方可有成。當今時下,好動者多而靜心求學者少,為名利者多而專心學術者少,種種緣由皆有背於書法藝術之發展。
顏真卿的書法寬博大氣,其氣節高潔,人品端正,正所謂書如其人。人品不高,其藝術造詣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博學謙遜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自高自大、目無他人是前進中的巨大障礙,學書先學做人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書法技巧只是基礎,技巧到一定的程度即已完善,要想再有進步,必須靠學養,所謂技進於道就是這個道理。學習書法悟性很重要,勤學苦練是一個方面,如果缺少悟性,則很難進入藝術創作的最佳狀態之中,悟性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博學來取得。
當代書壇對作品形式的安排十分用心,這是書法創作的一大進步。我們已經很難在書法結體、用筆上取得突破,對形式的多樣化研究與實踐,無疑為書法藝術的創作和發展傾注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唐人重於法度,宋人注重寫意,明人重於姿態,今人則包羅萬象,這是信息時代所帶來的優越性。我們今天可以很方便地到博物館觀看古人傳下的優秀經典作品,可以到書店買到琳琳種種的印刷精美的字帖,我們還有各種規格的展覽館,致使我們的眼界為之開闊,思維更加活躍,從而為創作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我們所要重視的是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從一個高度走向另一個角度。 [2] 
繪畫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