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要學宮

鎖定
高要學宮(即肇慶府學宮),又稱文廟,位於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辦事處正東居委會正東路 [3]  。始建於北宋崇寧初,元末遭兵毀,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後經多次重修,規模日臻完備。
高要學宮是宋至清時期肇慶府的府級學宮文廟。因當時屬高要縣肇慶鎮管轄,故稱高要學宮。 [2] 
高要學宮佔地面積3027平方米。原內有黌宮、泮池、戟門、文明門、名宦祠、鄉賢祠、東廡、西廡、丹墀、大成殿、明倫堂、欞星門等建築物,1993年僅存大成殿和西廡兩處 。 [1] 
中文名
高要學宮
位    置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辦事處正東居委會正東路
又    稱
文廟、肇慶府學宮
始建時間
北宋崇寧初

高要學宮基本信息

高要學宮始建於北宋崇寧初(1102年),明萬曆八年(1580年)重修,清朝曾多次修葺。學宮部分保留了明代南方建築特色,小部分還留有宋、元代的藝術風格。宮內尚存有碑記10多面,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學宮四周築以石欄,連接東西街,樹牌坊四個:“嵩山起鳳”、“端水蛟龍”、“崇儒”、“貞教”,中間為青雲路,路盡處兩旁有賢關、聖域兩坊,連接入學宮通道。
頭門稱文明門,二門上榜書“黌宮”。泮池上建三孔橋,通大成門。門內為丹墀,丹墀北面高台上是大成殿。
殿前東西兩側為廡廊。
殿後有尊經閣、明倫堂、名宦祠、鄉賢祠、敬一亭等。

高要學宮發展歷程

民國13年(1924年)開馬路,黌宮門及其以南的石欄等建築物全部拆除。民國22年在原黌宮門建圍牆,上榜書“文廟”二字。
抗日戰爭期間遭日機轟炸,大部分建築遭到嚴重破壞。
197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5] 
1985年12月開始對大成殿進行全面維修,並在殿中央新立孔子全身立體塑象一座,在東、西、北三面增設了長60米、高3米、寬0.8米的多功能展覽櫃。1988年6月在文廟(學宮)內舉行大成殿修繕竣工暨大成殿匾揭幕儀式,同時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肇慶市的一個文物旅遊點。1993年,共接待羣眾10466人次,其中團體3513人次。 [1] 
2012年,肇慶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高要學宮的保護工作,對學宮進行了整體的規劃修繕。 [4] 
2016年5月,高要學宮修繕保護工程竣工後,重新對外開放。
2019年5月,高要學宮被肇慶市文明辦和肇慶市教育局列為“肇慶市未成年人新時代實踐站”。
目前,高要學宮仍發揮着傳承傳統文化及紅色革命文化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學童開筆禮、國學朗誦、中國傳統文化公益大講堂等相關活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紅色文化。 [4] 

高要學宮結構

學宮現僅存大成殿和西廡,另有碑記10多通。佔地面積為3037平方米。大成殿建築面積448平方米,面闊五間23.5米,進深五間20.8米,高12.3米,重檐歇山頂。全殿豎36根大楠木柱,微側腳,柱礎為石質花籃形。
大成殿由三十六柱架建組成,面寬5開間,進深5開間,近似正方形,平面營造法式為雙槽殿閣式結構。上為重檐歇山頂式,殿內樑柱高宏,結構嚴謹,裝飾富麗堂皇。 [1] 
大成殿為孔廟的主殿,坐北向南,總面闊五間23.8米,進深五間17.9米,重檐歇山頂,黃瓦飛檐,周繞回廊。雙重飛檐,豎木匾刻楷書“大成殿”大字。全殿36根楠木柱,石質花藍式柱礎,柱頂斗拱交錯,上層檐24組,下層檐32組,斗拱施足材,外出三跳六鋪作,單杪三下昂。梁枋和斗拱均為蘇式綠地畫花草彩繪。地鋪紅泥階磚。殿內正中供奉孔子塑像。 [5] 
原東廡已毀,西廡保留原樑柱。經修葺恢復後兩廡為懸山頂,碌灰筒瓦,綠瓦當。8根圓石柱,花籃式柱礎。6門長廊。 [5] 
上檐斗栱24組,下檐斗栱32組。
下檐正面除柱頭鋪作外,當心間置補間鋪作2組,次間置補間鋪作1組,梢間不置補間鋪作。斗栱用足材,外施六鋪作單抄雙下昂。
殿宇高大莊嚴,雕樑畫棟,結構複雜,是廣東保存較好的明代學宮建築藝術珍品。1959年和1986年,先後對大成殿台基和大殿進行加固維修。

高要學宮現存情況

高要學宮現有存碑10多通,分別為:肇慶府學卧碑、明敬一箴碑、明程頤視箴碑、明程頤聽箴碑、程頤言箴碑、明程頤動箴碑、明宋儒範氏心箴碑、明重修肇慶府學門記碑、明肇慶重修兩學記碑、清重建肇慶府儒學記碑、清置田修學宮碑、清重修肇慶府學宮記碑。
高要學宮大成殿保留了宋、明時期南方建築的特色,具有較重要的建築、藝術價值。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