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英村

鎖定
高英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位於大朗鎮北部,村圍前有水圳河流過,西為莞樟公路,東與巷頭社區竹山村寮步鎮、東坑鎮及松山湖高新產業區相鄰。距鎮政府約2.5千米,面積1.65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3月,高英村户籍人口2098人。 [3] 
清代時期,高英村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一區大朗鄉,大朗人民公社高英生產大隊,大朗區高英鄉,東莞市大朗鎮高英管理區,大朗鎮高英行政村。 [1] 
2015年,高英村有工業企業20多家。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1] 
中文名
高英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
地理位置
大朗鎮北部
面    積
1.65 km²
電話區號
0769
人口數量
2098 人(截至2022年3月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粵S

高英村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高英村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東安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一區大朗鄉,大朗人民公社高英生產大隊,大朗區高英鄉,東莞市大朗鎮高英管理區,大朗鎮高英行政村。 [1] 

高英村行政區劃

高英村為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轄行政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3201。 [1-2] 

高英村地理環境

高英村位置境域

高英村,位於大朗鎮北部,村圍前有水圳河流過,西為莞樟公路,東與巷頭社區竹山村寮步鎮、東坑鎮及松山湖高新產業區相鄰。距鎮政府約2.5千米,面積1.65平方千米。 [1] 

高英村地形地貌

高英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丁黃岑、雞地岑山,海拔約50.37米。 [1] 

高英村人口

高英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李、劉姓。2015年末,户籍人口1849人,其中男972人,女877人;80歲以上103人,最年長者93歲(3人,均為女性);有海外留學人員1人。外來暫住人口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46人。祖籍該村華人華僑12人。 [1] 
截至2022年3月,高英村總户數738户,户籍人口2098人,外來暫住人口17235人。 [3] 

高英村經濟

高英村傳統經濟以水稻種植為主,輔以豆類、甘蔗、木薯、蠶桑、番薯、荔枝等種植,20世紀80年代以橙、柑種植為主。改革開放前,村屬企業主要是榨糖廠和磚廠,其產值約佔工農業總產值的12%。引進“三來一補”和外資企業,門類涉及模具、鞋業、塑膠、玩具、五金、毛織、電子、手袋、紙品、印刷等行業。2015年,高英村有工業企業20多家。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1] 

高英村社會事業

高英村教育事業

2015年末,高英村內有小學1所,幼兒園1所。 [1] 

高英村文體事業

2015年末,高英村有籃球場3個,公園3座,村民活動中心1個,圖書室1間(2015年藏書3800冊)。 [1] 

高英村社會保障

2006年,高英村發放村民福利共604萬元,比2005年增長18%,其中村民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補貼,每人每月50元糧油補貼,55週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元養老金,村民的醫療保險全部由村集體負擔。2006年,村民醫療保險共14萬元,其他項目如困難户補助1萬元,學生獎等其他福利發放1.14萬元,代村民上繳治安費和兵役費7.11萬元,支付學校辦學經費72萬元。

高英村基礎設施

1964年,高英村通電,20世紀90年代初通電話,1999年通自來水,21世紀初通互聯網。 [1] 

高英村交通運輸

高英村有省道S357莞樟路經過。 [1] 

高英村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高英村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初居村名雍和圍。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村內興建李氏宗祠,由於祠堂下首有一坡地似蛇頭形狀,地名蛇頭嶺,因蛇食魚,恐有犯李姓,遂將雍和圍改為高鷹,取鷹捕蛇之意。後為書寫方便,改鷹為英,村名亦改為“高英村”。 [1] 
  • 本地方言
高英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朗話。 [1] 
  • 傳統民居
高英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李氏宗祠,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民國八年(1919年)重修,“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1999年重建,佔地面積250平方米,為三進三開間磚木石結構,左右設耳房,抬梁式樑架,硬山頂,每進築鐫耳山牆,面闊22.7米,進深28米,宗祠整體結構完整,地面用麻石和花崗岩鋪砌,一、二進之間左廊上嵌“捐資芳名”石碑,二進中上方懸掛“向陽堂”木匾,三進供奉李氏祖先牌位,仍作宗祠使用。代表性楹聯“龍圖世澤,魚袋家聲”書於1999年,匾額“向陽堂”書於1860年,存於李氏宗祠。 [1] 

高英村著名人物

李文田(1834—1895年),清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 [1] 

高英村地方特產

高英村境內特色農產品有番薯;傳統節慶食品有硬餅、端午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