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翔宇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鎖定
高翔宇,男,1989年6月生,遼寧錦州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1] 
中文名
高翔宇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性    別

高翔宇個人簡介

高翔宇,男,1989年6月生,遼寧錦州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高翔宇研究領域

中國近現代史、辛亥革命與民初政治史、中國近代婦女史

高翔宇學術履歷

2008年9月-2012年6月,就讀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2012年9月-2018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博連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18年7月-2021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研究所講師,擔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生導師(2020年9月-至今)
2021年9月-至今,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1] 

高翔宇科研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近代中國知識女性的文化譜系”(20FZSB081)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民國北平兒童福利事業研究”(20LSC010)
中國政法大學科研創新項目“民元黨派領袖進京及其政治博弈研究”(21ZFQ77001)

高翔宇學術論文

(一)中國近代政治史
《黃興進京與民元政治格局的演進》,《東嶽論叢》2020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7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20年第6期全文轉載;《歷史與社會文摘》2020年第2期轉載
《民初國民黨、舊立憲派與袁世凱的離合關係新探》,《學術研究》2019年第7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9年第11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年第5期論點摘編
《梁啓超歸國與民初政爭》,《清華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8年第5期全文轉載;《歷史與社會文摘》2018年第1期轉載
《民元孫中山北上晤袁與遷都論爭》,《史學月刊》2017年第5期
《孫中山北上提議鐵路計劃與民初黨爭》,《甘肅社會科學》2019年第1期
《孫中山北上晤袁與民初政局》,《歷史教學》2018年第9期
《民元黃興進京與民族問題之應對》,《歷史教學問題》2018年第6期
《挽救危機的失敗:“二十一條”交涉後的袁世凱政府》,《學術研究》2016年第7期
《<南滿東蒙條約>的簽訂與中日間島交涉述論——“二十一條”交涉後中日關係史上的一個側面(1915-1916)》,《歷史教學》2014年第9期
《寰球中國學生會早期史事考述(1905-1919)》,《蘭州學刊》2015年第8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5年第10期全文轉載
《鄉村社會的裂變與魯西義和團運動》,《基督宗教研究》2017年第1期
《抗戰勝利後美國援華救濟聯合會與湖南農村重建工作述論》,《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二)中國近代婦女史
《事件·文本·社會——唐羣英大鬧<長沙日報>歷史事件與文學形象的考察》,《中山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性別、戰爭與國族的變奏及書寫——以關露為中心的考察》,《婦女研究論叢》2018年第5期
《性別解放的“中間路徑”:張竹君女性啓蒙思想及實踐》,《婦女研究論叢》2016年第5期
《性別、媒介與消費:1928年馬振華自殺案的社會透視》,《海南大學學報》2019年第4期
《胡彬夏與“改良家庭”的女性論述——兼論“五四”新文學“家”觀念的源流》,《海南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女影星王人美:銀幕內外的歌舞、演藝與健美》,《漢語言文學研究》2020年第3期
《秋風秋雨返秋魂——政治文化視野下的民元秋瑾遷葬》,《漢語言文學研究》2014年第1期;收錄於楊聯芬主編《性別與中國文化現代轉型》,東方出版社,2017年版
《20世紀30年代兒童文學教育中關於“鳥言獸語”問題的論爭》,《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4年第2期
《“娜拉”走後會怎樣:母親角色與女性角色的分離及重構》,《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2年第1期;《中國婦女報·理論版》2022年4月26日論點摘編

高翔宇著作主編

高翔宇著:《歷史的地平線:晚清民國的多維鏡像》,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趙曉華、高翔宇主編:《五四前後的中國社會與文化》,知識產權出版社,2021年版
高翔宇編:《跨學科視野下的近代中國教育、文學與社會——北京大學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卷本),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

高翔宇開設課程

通識選修課:《近代中國女性、戰爭與革命》
少數民族預科班:《通識課程》
擔任指導教師創辦學生社團:中國政法大學“薪火”歷史文化研習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