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等農業教育

鎖定
《高等農業教育》創刊於1984年,是由全國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會主管,瀋陽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系統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研究成果、實踐經驗、發展動態 [1] 
據2018年5月《高等農業教育》官網顯示,《高等農業教育》第十三屆編委會共有編委60人,顧問10人,名譽顧問5人 [2]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高等農業教育》總被下載1164303次、總被引3852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1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87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高等農業教育》被引量為28030、下載量為92247;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高等農業教育》影響因子為1.0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914名,在農業科學總論、教育、教科文藝(1185種)中排第118名 [4] 
中文名稱
高等農業教育
外文名稱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語    言
中文
類    別
農業綜合、高等教育
主管單位
全國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會
主辦單位
瀋陽農業大學
編輯單位
《高等農業教育》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4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21-1088/G4
國際刊號
1002-1981
現任主編
張玉龍
編輯部地址
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東陵路120號
屬    性
綜合性學術期刊

高等農業教育辦刊歷史

1984年4月,《高等農業教育》創刊,為季刊,最初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委託瀋陽農業大學主辦;7月,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時任主席舒同為該刊題寫刊名。
1985年5月1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以“文出字(85)第774號”文批准,1986年第1期開始公開出版發行。
1988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1997年,開始每期頁碼增至96面,仍為雙月刊。
1998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01年,改為大16開出版,同時主辦單位改由全國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會、瀋陽農業大學聯合主辦。
2002年,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教育指導委員會為主辦單位之一。
2005年2月,主管單位變更全國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會,主辦單位變更為瀋陽農業大學。
2013年,每期改128面 [1] 
2014年,成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高等農業教育辦刊條件

高等農業教育欄目方向

《高等農業教育》主要讀者對象是中國各級各類農業院校,特別是高等農業教育系統的廣大師生、幹部和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管理幹部,以及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
《高等農業教育》主要設有高校領導論壇、教育發展研究、德育研究、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教學理論與實踐、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等欄目 [4] 
《高等農業教育》主要刊登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系統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研究成果、實踐經驗、發展動態 [1] 

高等農業教育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高等農業教育》官網顯示,《高等農業教育》第十三屆編委會共有編委60人,顧問10人,名譽顧問5人。
編委:丁忠民、王恬、王啓明、王慧敏、鄧良基、石鵬建、盧向陽、申書興、葉民、葉春海、蘭思仁、呂傑、朱巖、向梅梅、劉豔、劉衞東、劉貴友、許亞東、孫永華、孫守鈞、杜曉林、李天來、李水山、李雙羣、李國傑、李思經、李崇光、楊思堯、吳伯志、何松林、應義斌、張豔、張玉龍、張國琛、張曉根、張敬尊、張景林 陳光、陳鳳秀、陳創夫、陳國宏、林萬龍、周兆德、趙忠、趙正洲、趙興緒、趙春明、趙墾田、秦智偉、郭長華、郭智奇、蔣錦標、韓文瑜、程備久、程裕東、傅澤田、虞聰達、廖明、潘曉華、戴洪義
顧問:林蕙青、白金明、劉長江、韓惠鵬、李忠雲、周應祺、羅錫文、陰天榜、王廣忠、靳佔忠
名譽顧問:潘懋元、周遠清、張寶文、毛達如、孫翔 [2] 

高等農業教育合作交流

《高等農業教育》從創辦伊始就成立了編委會,其成員由全國部分高等農業院校主管教學的正、副校長或高教室主任、教務處長,及農業部教育司有關領導組成。編委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總結工作、編委換屆、修改《編輯工作條例》、研討提高刊物質量、評選表彰優秀編輯、優秀通訊員、學刊用刊先進集體和優秀論文。截至2004年8月,《高等農業教育》已召開十屆編委會議 [1] 
為了搞好通聯工作,《高等農業教育》還在全國各高等農業院校設立了通訊聯絡組,通訊員達130餘人,負責組稿、撰稿、信息反饋和刊物發行工作 [1] 

高等農業教育辦刊成果

高等農業教育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高等農業教育》出版文獻共9295篇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高等農業教育》載文量為5811,基金論文量為121649678 [4] 

高等農業教育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高等農業教育》總被下載1164303次、總被引3852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1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87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高等農業教育》被引量為28030、下載量為92247;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高等農業教育》影響因子為1.0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914名,在農業科學總論、教育、教科文藝(1185種)中排第118名 [4] 

高等農業教育收錄情況

《高等農業教育》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 [1]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來源期刊 [3] 

高等農業教育榮譽表彰

《高等農業教育》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 [3] 

高等農業教育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該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宣傳報道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系統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研究成果、實踐經驗、發展動態,促進農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為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教育體系做出貢獻 [1] 

高等農業教育期刊領導

高等農業教育現任領導

《高等農業教育》第十三屆編委會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張玉龍
副主編張豔 [2] 

高等農業教育歷任領導

屆次姓名
第一屆梁秋
第二屆梁秋
第三屆孫翔
第四屆孫翔
第五屆孫翔
第六屆韓惠鵬
第七屆鄭學莉
第八屆劉長江
第九屆劉長江
第十屆張玉龍
第十一屆張玉龍
第十二屆張玉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