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鎖定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是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根書,鍾宇平。 [1] 
中文名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作    者
陸根書,鍾宇平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年11月1日
定    價
15 元
ISBN
10位[7303063269] 13位[9797303063260]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內容提要

本書試圖從教育經濟學的視角,通過對中國大學生付費能力與意願的實證分析來回答上述有關問題。分析所應用的數據取自鍾宇平、閔維方、龔放主持的,由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的“高等教育財政籌措之考慮因素:期望回報率、付費能力與付費意願之研究”課題組對中國北京、南京、西安三地14所不同類型高校中13511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實證分析所獲得的結果表明如下。
(1)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學生及其家庭,他們對高等教育的付費能力是不同的。學生及其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越低,他們承受目前收費標準的能力或家庭支付學生上學所需各項開支的能力越低。此時,學生越可能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高校或專業,以及減少用於除學費之外的直接開支來減輕自己所面臨的經濟壓力,或更多地利用家庭之外的財政手段來應付用於高等教育的直接開支需求。學生及其家庭對高等教育的付費能力,不僅受家庭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的絕對數量的影響,而且也受家庭結構的嚴重製約。兄弟姐妹的數量越多,學生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越靠前,他們承受目前收費標準的能力以及家庭支付其上學所需各項開支的能力就越低。
(2)雖然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時需要承擔較高水平的私人成本,然而學生及家庭對高等教育的付費意願卻是非常強烈的。一方面,他們願意支付的最高學費水平,顯著高於他們目前實際交納的學費水平;另一方面,在學費上漲30%~300%五種不同幅度時,學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學費的彈性介於-0.045~-0.288之間,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家庭資助的彈性也只有-0.05左右,而且學生及其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家庭年收入的彈性也都小於1,這些事實都表明,對學生及其家庭而言,高等教育“消費”並不是一種“奢侈品”。
(3)學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學費及不同類型學生資助變化的反應,表現出瞭如下的基本格局。首先,學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學費及有些學生資助(如獎學金)具有靈敏的反應;其次,學生對學費及不同類型學生資助的反應不僅在性質上存在差異,而且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第三,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學生對學費的反應是不同的;第四,學生對學費及學生資助的反應隨着學費及學生資助政策的變化而變化。
(4)我們通過數學模擬分析證實,實行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成本回收,並把由此獲得的資源投放到小學,或小學和初中,或小學、初中和高中,或初中和高中,或高中,或用於擴展高等教育,都可以程度不同地改善教育系統中公共資源配置的結構公平程度。但是,我們也發現,由於中低收入水平家庭學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對學費的彈性大於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學生。因此,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將加劇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均等程度。即使在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條件下,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學生並不一定放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他們在選擇高校與專業時,卻會表現出與高收入水平家庭學生不同的傾向性。這種選擇的傾向性,又使得他們在高等教育公共資源的分配中處於更不公平的地位。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實行成本回收的同時,沒有能夠建立起有效的學生資助體系。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助學金、貸款和勤工儉學等資助的數量還不充分;二是學生資助的結構也不盡合理,在現行的學生資助策略中,高校在獎學金上投入了較多的資源,而在以支持低收入水平家庭學生為主要目的的助學金、貸款和勤工儉學等資助方面的投入則相應不足。
基於上述結果,我們認為可以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收費標準,以便為高等教育的發展籌措更多的資源。與此同時,則要改革學生資助體系,進一步強調“付費能力”在學生資助分配中的角色,增加對以需求為本的助學金和勤工儉學的投入,完善高等教育投資的資本市場,以便更有目的地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學生提供資助。
自60年代人力資本理論產生以來,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把高等教育視作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投資”,高等教育由此獲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然而,70年代以來,在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卻趨於下降,以至出現了遍及全球的高等教育財政危機。在這種背景下,通過成本回收方法調動私人資源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逐漸成為高等教育財政的一個重要趨勢。
然而,要通過成本回收方法調動私人資源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人們必須回答如下兩個基本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首先。學生及其家庭有沒有支付高等教育成本的意願?從社會利益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應不應該收費?其次,學生及其家庭有沒有能力支付高等教育的成本?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對公平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將會影響成本回收作為一種高等教育財政手段的潛在價值。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作者簡介

陸根書,男,1966年生。1982年9月至1989年6月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分別獲管理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3月至1999年9月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經濟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西安交通大學高教所所長,副教授;兼任中國高教學會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教育經濟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教育經濟學、大學學習理論和高等教育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獨立或合作出版了《課堂學習論》、《工業工程手冊》等多部專著和教材,公開發表論文70餘篇。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目錄

中英文摘要
致謝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趨勢的出現及其在中國發展
第二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及其意義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二、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三節 研究樣本與數據
第四節 影響學生及其家庭付費能力與意願的可能因素
一、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二、學生個體及兄弟姐妹的特徵
一、高等教育經歷
第二章 對學生及其家庭付費能力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分析學生及其家庭付費能力的基本框架
第二節 學生用於高等教育的直接開支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節 學生對目前收費標準的承受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家庭支付學生上學所需各項開支的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第五節 從學生用於高等教育的直接開支來源看家庭的付費能力
一、學生獲得的家庭資助數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二、家庭付費能力對學生採用其他財政手段影響的分析
第三章 學生及其家庭付費意願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不同情景下個體的付費意願及其利用
一、高等教育具有外部性
二、資本市場不完善
一、信息和勞動力市場不完善
第二節 高等教育付費意願的國際比較分析
第三節 對學生及其家庭付費意願進行實證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學生願意支付的最高學費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二、學生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價格撣性估計
三、家庭高等教育需求對家庭資助的彈性估計
第四節 學生願意支付的最高學費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第五節 學費上漲對學生繼續上學的影響
一、對整個樣本的分析
二、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學生的學費彈性和收入彈性比較
三、不同類型學生的學費彈性和收入彈性比較
第六節 家庭對高等教育的付費意願:家庭入學行為分析
第七節 學牛及其家庭付費意願的經濟動因分析:人力資本理論基本假設的檢驗
第四章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對社會公平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 結論及其政策意義
附錄一:論我國高等教育擴展對收入分配公平的影響
附錄二:中國高校學生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