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田鎮民族學校

鎖定
高田鎮民族學校所在地——高田鎮位於桂林市陽朔縣南部,距桂林市區72公里,全鎮人口3萬多人,其中壯族人口占57%,是桂林市唯一的一個壯族鄉鎮。
中文名
高田鎮民族學校
佔地面積
30207 m²
學    生
1591名
教學班
40個

高田鎮民族學校學校簡介

高田鎮民族學校學校大門 高田鎮民族學校學校大門
高田鎮民族學校學校內景 高田鎮民族學校學校內景
321國道和桂梧(桂林——梧州)高速公路橫貫全境,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學校位於中國旅遊名縣——陽朔縣城以南9公里,桂梧高速公路陽朔出口的對面,著名的大榕樹、月亮山、遇龍河風景區之畔,距離高田集鎮0.5公里,2007年6月,上級主管部門高瞻遠矚,充分整合教育資源,將具有100多年辦學歷史的高田初中和高田小學合併,成立當時是全縣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制民族學校。學校佔地面積30207平方米,全校現有1591名學生,40個教學班,另外幼兒園現有學生62人,2個教學班。其中在初中部設了一個民族實驗班;教職工135人,獲中學高級教師資格1人,中級教師資格88人,本科學歷87人,陽朔縣評選的首批學科帶頭人8人;學校有比較完整的行政領導班子,具體為黎瑞喜(校長)、覃衞忠(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楊慶昌(副校長)、李詠剛(副校長)、鄔有富(辦公室主任)、黃康權(政教主任)、唐寄誠(教務主任)、張志誠(總務主任)、李家旺、鍾學強、張年花(政教副主任)、李麗娟、陸長明(教務副主任)、莫玉梅(教研副主任)、吳志星(總務副主任);劉金幸(工會主席兼教代會主席);韋玲(團支部書記)。

高田鎮民族學校發展狀況

教學交流活動 教學交流活動
學校以推行素質教育為宗旨,大力實施教學改革,以培養健康人格、發展素質全面的學生為目標,立足少數民族地區,辦成符合本地區特色的學校。歷年來,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曾獲得教育部“創建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基地學校和實驗學校,先後被評為廣西小學數學新課改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全國“普通話推廣先進單位”, 自治區的“體育達標先進單位”,2006年獲桂林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2007年獲桂林市和陽朔縣“文明單位”,“平安示範校園”,“和諧學校”;桂林市“先進單位”和“德育先進單位”,桂林市“綠色學校”,2008年獲陽朔縣“兩基”先進單位,2003、2004連續兩年被評為自治區“教研論文組織獎”,黨支部連年被評為鎮、縣級“先進黨支部”,團支部被評為桂林市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十大傑出集體”,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各科教學成績均列全縣前茅,2000年以來,中考成績穩居全縣前茅,有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升入桂林中學、桂林十八中、陽朔中學重點班等縣內外名牌高中,2008年陽朔中學高考文、理科狀元都是來自高田民族學校的學生,學校運動隊屢次奪得全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第一名的良好成績。
學校民族特色活動01 學校民族特色活動01
學校民族特色活動02 學校民族特色活動02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現學校教學基礎設施齊全,教學設備配套合理。學校的基礎設施在陽朔縣處於一流水平,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現有教學樓6棟,綜合樓1棟,實驗樓1棟,教師宿舍樓3棟,學生宿舍樓4棟,學生食堂兩棟。擁有多媒體教室10個,遠程教育設備3套;電腦室1個,電腦45台,鋪設了寬帶網、校園網;配備齊全的實驗室4個,能夠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實驗的教學儀器;美術室、體育室、音樂室、勞技室及電教、地理、數學、衞生儀器室也配備比較齊全;安裝了無塵教學板,使學校教師、學生從此告別了“粉筆時代”。學校有圖書36629冊,生均達標準;有籃球場5個,羽毛球場5個,排球場2個。開闢了500平方米的體育場,建成了沙坑、鉛球場地各一個,安裝了單槓、雙槓、平梯、肋木和吊繩等,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板鞋、拋繡球、射弩等)活動,另建了一條80米跑道,並建好了圍牆。校園內綠樹成蔭,美化、綠化、淨化達到自治區標準,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非常重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教學常規管理,積極抓好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教研教改,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學校實施名師工程,打造名師品牌,造就一支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能夠勝任現代教育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目前,學校已形成育人為本,教學為中心,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課堂教學為主渠道,課內外有機結合,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