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熊蟹甲草

鎖定
高熊蟹甲草(學名:Parasenecio nokoensis)是菊科蟹甲草屬的一種植物,特產於台灣,常生長於山坡林緣。
中文名
高熊蟹甲草
拉丁學名
Parasenecio noko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千里光族
亞    族
款冬亞族
蟹甲草屬
小山蟹甲草組
分佈區域
特產台灣
戟葉系

高熊蟹甲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傾斜,有多數鬚根。莖單生,高45-80釐米,直立,直徑2-3.5毫米,下部無毛,上部在花序分枝上被較密的捲曲短柔毛。小枝開展。基部和下部葉在花期凋落,莖生葉多數,中部葉具柄,葉片戟狀三角形,長4-13釐米,寬4.5-10釐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多少心形,邊緣具小尖齒,側生裂片漸尖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細鱗片狀短毛,葉柄無翅,長2.5-5釐米,基部通常有腋芽,被疏捲曲短柔毛;上部葉漸變小,最上部葉線形。
頭狀花序較多數,在莖端排列成圓錐花序,干時寬8-10毫米;花序梗長4-10毫米,具1-2線形小苞片,被卷短毛。總苞圓柱形,無外苞片,長7-10毫米,寬4-7毫米;總苞片7-8,線狀長圓形,頂端鈍,邊緣窄膜質,外面被密卷短毛。小花10-13,花冠黃色,長8-9毫米,管部長2.5-3毫米,檐部寬筒狀,裂片披針形,長1.5毫米,頂端角狀增厚。花葯伸出花冠,基部具箭形的尾。花絲上部不膨大;花柱分枝外彎,頂端鈍,被乳頭狀微毛。
瘦果圓柱形,長約5毫米,無毛,具肋;冠毛白色,長8毫米,易脆。花期8-10月。

高熊蟹甲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50米的山坡林緣。

高熊蟹甲草分佈範圍

特產自台灣(台北、新竹、南頭、花蓮)。模式採自台灣Karenko。 [1] 

高熊蟹甲草本種提示

本種外形近似P. hastatus (L.) H. Koyarna,但葉無翅,葉柄基部有腋芽,總苞片7-8;小花10-13,裂片頂端角狀增厚,與後者明顯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