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潭鎮

鎖定
高潭鎮,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位於惠東縣東北部,屬西枝江源區,東南與海豐縣、陸河縣交界,西南與白盆珠鎮相依,西北與寶口鎮相接,東北與紫金縣相鄰。轄區總面積196.21平方千米。 [1]  截至2019年,高潭鎮有户籍人口17221人。 [2]  截至2019年10月,高潭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高潭歷史人文底藴深厚,具有獨特的紅色文化。高潭是享譽廣東乃至全國的革命老區,曾是東江地區工農武裝鬥爭的指揮中心和紅色心臟,被譽為“東江紅都”。 [4-5] 
2019年,高潭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4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一產業增加值2.48億元,增長8.9%;第二產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2.84億元,增長7.8%。 [6] 
中文名
高潭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
地理位置
惠東縣東北部
面    積
19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52
郵政編碼
51633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8 萬(2018年) [2] 
火車站
惠東南站 [12]  ,惠東北站(規劃中)
車牌代碼
粵L

高潭鎮歷史沿革

高潭區域 高潭區域
1950年冬,屬惠陽縣第二十一區。
1958年,成立高潭人民公社。
1959年3月,劃歸海豐縣轄。
1962年9月,復歸惠陽縣轄。
1965年,成立惠東縣後,為惠東縣轄。
1983年,改設區。
1987年,改設鎮。 [7] 

高潭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高潭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高潭社區

高潭鎮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高潭鎮,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東北部,屬西枝江源區,東南與海豐縣、陸河縣交界,西南與白盆珠鎮相依,西北與寶口鎮相接,東北與紫金縣相鄰。轄區總面積196.21平方千米。 [1] 

高潭鎮人口

2017年末,高潭鎮户籍人口17552人。 [8] 
截至2019年,高潭鎮有户籍人口17221人。 [2] 

高潭鎮經濟

2017年,高潭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億元,同比增長10.8%;第一產業增加值2.1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2.2億元,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10.95億元,增長504.4%,其中工業投資1.1億元,增長81.1%,基礎設施投資6.65億元,增長610%;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營業額1.29億元,增長17.7%。 [1] 
2019年。高潭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4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一產業增加值2.48億元,增長8.9%;第二產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2.84億元,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3.6億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營業額0.94億元,增長3%。税收總收入2358萬元,增長18.3%。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8 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2300萬元。全年全社會用電量814萬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9元,增長5.3%。 [6] 
2019年,高潭鎮新增市場主體35家,其中新增休閒農莊2家、餐飲店5家,釀酒廠2家、食品廠2家。全年共開展紅色教育培訓班49期,累計培訓2464人次;全年接待遊客超過47.2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1.6億元。 [6] 

高潭鎮交通

高潭地形 高潭地形
高潭境內有公路北有高紫線通紫金、河源、五華縣,南有高海線,到海豐縣海城鎮接廣汕公路,西有平高線,通惠東縣寶口至平山鎮。 [7] 

高潭鎮社會事業

高潭鎮基礎設施

“中洞改編”雕像 “中洞改編”雕像
2019年,高潭鎮新建黃洲、甘溪、福田、公梅、中洞、大星、黃沙村陂頭7宗,修復新聯、大星、黃沙村“8.30”水毀渠道3宗;完成剩餘“8.30”水毀村道修復工程。推進鎮文化站、星光村老年活動場所改造工程,完成甘溪村文化活動中心升級改造,裝修升級大星、水下村衞生站,完成中洞、公梅、普聯村路燈安裝維修,改善和提升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環境。 [6] 

高潭鎮環保事業

2019年,高潭鎮完成農村“廁所革命”改造任務。有序推進鎮村生活污水管網工程,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座、1.1公里城鎮污水管網、0.25公里城鎮排水管網,修復“8.30”損毀污水管網0.92公里。全年造林綠化240畝,林相改造920畝。 [6] 

高潭鎮文化事業

2019年,高潭鎮14個村(社區)農家書屋新增各類書籍1400冊,完善10個村農家書屋的公共電子閲覽室設施設備。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積極組織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全年市、縣共送戲7場、電影156場,覆蓋羣眾達8000人次。 [6] 

高潭鎮歷史文化

高潭鎮人文風情

高潭素有“東江紅都”之稱,屬海陸豐革命老區,是全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府誕生地之一。高潭位於五縣交界,融合了五地文化特色,尤以客家文化最為突出。有舞草龍、高潭擂茶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飲食習慣。 [11] 

高潭鎮名稱由來

高潭鎮區因地勢較高,原有一深潮,水深似潭,故名高潭。 [7] 

高潭鎮紅色文化

高潭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東江革命根據地之一,有“東江紅都”之稱。
民國十一年(1922年), 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到高潭點燃了農民運動烈火。
民國十二你(1923年)春,成立高潭區農會,開展減租減息鬥爭。
民國十四年(1925年)夏,中共高潭區特別支部建立。
民國十六年(1927年)春,彭湃、 阮嘯仙、黃學增等省農運會領導人到高潭指導農會工作。
民國十六年(1927年)“412”蔣介石政變後,海陸惠紫等縣農民武裝彙集在高潭中洞周圍地區,中共東江特委指揮機關遷至中洞村,開創了海陸惠紫農村革命根據地。
民國十六年(1927年)10月中旬,南昌起義軍部分隊伍到達中洞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
東江特委在中洞進行組織機構的調整和建設,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和建設了紅軍醫院、兵工廠、軍服廠、印刷廠、電話所等。
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11日,在高潭圩成立高潭區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建立鄉蘇維埃政權,鎮壓反革命分子,組建武裝的赤衞大隊,堅持鬥爭達七年之久。當年高潭圩的新街、老街曾分別命名為“列寧街”、“馬克思街”。
建國後,鎮區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高潭革命老根據地烈士紀念亭、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7] 
高潭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地方,在長達20多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高潭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僅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高潭被殺害的革命者就有2800多人,絕户達400多户,湧現出黃星南、戴煥其、謝錫靈、江梅、朱遠平、羅志明、林海亭、羅光等一批革命英雄,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蹟。高潭人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一部光輝的革命鬥爭史。 [5] 

高潭鎮風景名勝

高潭鎮高潭蘇維埃政府舊址

中洞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中洞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高潭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高潭鎮黃洲村黃坑村民小組,原為高潭羅氏宗祠,是仿清末建築,上三間下三間兩頭橫屋的磚瓦結構,祠內8條石柱頂兩架樑把上三間連成一體,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見證中國建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權,1980年,羅氏宗祠由祠裔集資重修,1987年10月,被惠東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6月6日被確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9] 

高潭鎮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位於惠東縣高潭鎮人民政府大院前的上圩門。紀念堂座西向東,長65米,寬20米,建築面積(含附屬建築)1620平方米,正面4柱3門一字排列,門廳105平方米,外有11級水泥台階,堂內深39.4米,寬19.2米,舞台面積180平方米,可容納1500人,紀念堂呈長方形,外圍四角有4座兩屋連體附屬樓。紀念堂初期命名為“惠陽縣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1992年維修後更名為“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1987年10月12日,被惠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