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永豐

(河北地質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教授)

鎖定
高永豐,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北地質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教授 [2]  ,原資源學院副院長。
一九五五年出生于山東省昌邑縣。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河北地質學院(現河北地質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地質專業,獲碩士學位。
中文名
高永豐
職    稱
教授

高永豐人物介紹

任教以來主講了《晶體光學》、《岩石學》、《沉積盆地分析》、《石油地質學》、《科技英語》等課程,多次指導學生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
高永豐教授自 2000 年以來先後承擔兩項國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計劃( 973 )項目、三項國家外專局項目、三項河北省項目、一項國土資源部重點項目,到位科研經費逾 200 萬元。發表科研論文20 餘篇, SCI 檢索論文 6 篇,其中國際 SCI 論文 3 篇(影響因子 2.5 以上)。
高永豐 教授從事青藏高原隆升與大陸碰撞帶成礦作用方面的研究,與 課題組青 藏高原項目 973 )的同志一起首先提出並確立了岡底斯斑岩銅礦帶,無論在國家目標還是科學目標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首次發現並提出 adakite 是岡底斯斑岩型銅礦帶的成礦母巖。豐富了大陸造山帶成礦理論,極大促進了青藏高原隆升和伸展構造地球動力學模式的研究。這一重要成果被國內外地質學家認為是近年來青藏高原隆升與成礦研究的重大突破。
在執行國家 973 《亞洲與印度大陸主碰撞帶成礦作用》項目的三項重要研究突破成果中, 高永豐 教授有兩項研究成果。他首次提出藏南超鉀質巖是活動造山帶鉀鎂煌斑岩,它們是消減特提斯大洋濁積岩熔融的產物,並非起源於陸下岩石圈幔。這一重要成果在《 2004 年度全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年會》宣講後,受到專家的高度重視和認同。論文已被國際著名雜誌( Journal ofPetrology, SCI, 影響因子 2.8 )採用。 高永豐 教授首次提出岡底斯帶始新世具有 OIB 地球化學親合性的玄武岩是大陸碰撞帶軟流圈上湧的地表響應。這一成果發表在《岩石學報》( 2006 1 期)。

高永豐榮譽獎勵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第3完成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