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機先

鎖定
高機先(1892~1973年),原名高照機,曾用名張玉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漁户寨村人。曾任北京地委所屬分支委宣傳委員。 [1-2] 
中文名
高機先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漁户寨村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73年

目錄

高機先人物生平

高機先(1892~1973年),原名高照機,曾用名張玉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漁户寨村人,出身地主家庭。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始讀私塾,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轉入本村初小,民國元年(1912年)高小畢業後,入唐山教會英算專修學校讀書。民國6年(1917年)入保定美國醫院附屬醫校學醫。後轉入北京同仁醫院及內城官醫院行醫。在北京內城官醫院行醫期間,因受其弟共產黨員高照宇的影響,閲讀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國》等許多進步書刊,思想深受啓發,成為反帝反封的積極分子。
民國14年(1925年)春,高機先當選為國民代表,出席了由國民黨左派主持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不久,上海發生了“五卅”慘案,高機先參加了北京各界5萬餘人的反帝大示威。同月,經共產黨員李渤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北方區委通訊聯絡工作,後擔任北京地委所屬分支委宣傳委員,負責領導北京師大、中大、新大3個支部的工作。
民國15年(1926年)3月18日,高機先參加了北京各界人民抗議日艦炮擊大沽口的鬥爭。因段祺瑞政府開槍鎮壓,高機先在天安門前負了重傷。同年9月,中共保定市委書記高風被敵人逮捕,因其日記本上有高機先的名字,組織上便決定派高機先回家隱蔽一個時期,以觀變化。高機先回到家鄉後,秘密傳播馬列主義,播撒革命火種,多次到南團汀高小倡導新文化、新思想,啓發師生覺悟,在他的影響下,學校很快掀起了反帝反封抵制日貨的革命風潮。同年冬,高機先積極配合中共天津地委派來的共產黨員徐凌漢開展秘密工作,並與國民黨老“同盟會”會員培厚慈一道爭取土匪、民團,以期迎接北伐軍的到來。
民國16年(1927年)春,中共玉田中心縣委書記張明遠和楊春霖等通過高機先與韓文華的聯繫,多次到遷安發動和指導農民運動。在高機先的提議下,將民間舊有組織——“老牛會”改名為“齊心會”。動員農民組織起來,抗捐抗税,反對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同年10月,高機先在遵化參加了玉田暴動籌備會議。會後,在長城沿線發動羣眾,組織民團武裝,擬予玉田暴動以配合。玉田暴動失敗後,高機先按照張明遠的指示,做恢復玉田、遵化、遷安各地黨組織的工作,繼續組織民團武裝,並對口外“大麻子”土匪頭目朱寶善(手下有二三千人)做了爭取工作。同年下半年,高機先擔任國民黨遷安縣黨部主任委員。其間,發展王乃堂等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
民國17年(1928年),以西山會議派張繼為主任委員的河北省“國民黨整理委員會”進行“清黨”,因懷疑遷安縣國民黨員中有共產黨分子,對高機先等發展的遷安縣第三批國民黨員不予承認。因此,高機先按照黨組織的指示,通知王乃堂等共產黨員退出國民黨。在“清黨”期間,高機先在國民黨內部製造摩擦,挑起內訌,破壞各縣國民黨,削弱了國民黨在遷安、豐潤等地的組織力量。
民國18年(1929年),中共遷安縣委成立,高機先在縣委的領導下,繼續開展民運工作,在組織民眾會開展“抗捐抗税”、反對“旗地變民”鬥爭中,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此,遷安縣反動當局曾視其為“共產黨首領”,“剿捕法辦”之聲喧囂一時。
“九一八”事變後,高機先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民國21年(1932年)下半年,他與韓東征等組建了70餘人的抗日自衞團,高機先任團長,不久,自衞團因遭反動警察圍剿而解散。長城抗戰爆發後,他與韓東征等再次組織百餘人的抗日自衞團,並親自率隊到鑿子嶺和南北團汀一帶抗擊日寇,有力地支援了奮勇殺敵的二十九軍抗戰官兵。
民國23年(1934年)1月,遷安失敗後,高機先和李子光、韓東征一樣,被敵人列入通緝的重點對象,反動警團屢抄他家,因此,其父與他反目;其前妻韓雪芳氣病交加,含恨去世。為避敵追捕,高機先有家難歸,有親難投,長時間流亡在唐山、天津、北京等地。後轉移到豐潤北夏莊行醫。
抗日戰爭時期,高機先參加了冀東抗日大暴動。隨抗聯第九支隊先後打下了三大河、牛郎山、王官營等警察局和民團部。後隨軍到平西受訓,擔任三十一大隊衞生隊隊長;民國28年(1939年)隨部隊到冀東擴軍;民國29年(1940年)到雁北恢復地區;民國32年(1943年)任冀東第十三地委敵工部副部長;民國33年(1944年)任冀東第十三地委衞生處副處長;後擔任北京救濟總署幹事等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高機先任冀東行署醫指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唐山市衞生局副局長。
1956年任冀東烈士陵園首任主任。“文革”中,被定為“階級異己分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多次被批鬥,1973年含冤逝世。終年81歲。
1980年6月2日,中共唐山市民政局黨組織為高機先平反昭雪。 [1-2] 
參考資料
  • 1.    高機先-遷西當代人物專題  .遷西當代人物專題.2020-11-01[引用日期2020-11-21]
  • 2.    潘秀華,孫萬忠主編;遷西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遷西縣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2,第763-7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