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橋重行

鎖定
Takahashi Shigeyuki1906-1975原名高橋重三,晚年改名為高橋俊光。坊門弟子,末世本因坊秀哉的內弟。
中文名
高橋重行
外文名
Takahashi Shigeyuki1906-1975
別    名
高橋俊光
所屬國家
日本

高橋重行內容簡介

其為後世人所知更多是因為“萬年劫”事件及和棋事件。又與宮下秀洋、桑原宇久合稱為“醉鄉三羽烏”。此外,在1965年第21屆本因坊預選賽中與加納加德八段創下的31手就認輸的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正式的圍棋比賽中手數最少的對局。

高橋重行情節概訴

高橋重行“萬年劫”事件

日本棋院創立以來,採用了新的大手合(升段賽)制度。先將院內棋士分為東西兩軍,兩軍又各設甲、乙兩組。(甲組限四段以上,或三段中最佳者;乙組限初段以上)然後,東西兩軍再甲組對甲組,乙組對乙組進行對抗賽。
但在組陣之時,舊有的門户之見及個人好惡等因素畢竟會發生作用,於是東軍方面皆是坊門及鈴木的弟子,西軍方面則盡是方圓社和瀨越一派。如此抗爭,自然同軍之人,親上加親,情同手足;異軍之人,非吾同類,勢同水火。
昭和三年(1928)的秋季,大手合排定瀨越憲作對高橋重二三段(授二子)。瀨越在此前一年半的比賽中,成績甚佳,如果此次再勝則將成為以實力升八段的第一人。 這對於秀哉名人的權威顯然有重大不利之影響。為此,坊門所在的西軍(東西軍一年一易位)將士你打氣,我加油,紛紛給高橋鼓勁。“高橋君,拜託了!”呼聲一時不絕於耳。可憐高橋突然成為要人,不免受寵若驚。為了應付此戰,他閉門不出,將古往今來的二子譜幾乎打了一個遍,但仍覺準備不足。
十月十日大戰終於來臨,高橋搜索枯腸,果然走得甚兇。無奈瀨越棋高不止一籌,高橋負擔又過大,結果剛弈至白99手斷,黑棋已現敗象在線觀看棋譜。但高橋深知此局事關重大,萬萬輸不得,因此仍在頑強抵抗。但無奈瀨越優勢之下,弈得滴水不漏,令黑棋根本無隙可乘。眼看棋局即將終了,白棋盤面領先十八、九目而且固若金湯,高橋似乎只剩投子認輸一條路了。此時,盤上唯一的變數是右邊的一個“萬年劫”,但瀨越早料到黑棋要在這作文章,於是白 275、277不惜自填二目補淨最後的劫材。這樣,高橋就只好束手就擒了。
誰知高橋橫了心,偏要頑抗到底。黑302後,盤上只餘單官了,當時日本棋院尚無圍棋規則之擬定,但傳統的不成文法,單官是不必收也不應收的。瀨越見高橋仍正襟危坐,毫無認輸之跡象,不由光火起來,便走了一手單官。直到單官收盡了,高橋仍然不肯投降。氣得瀨越臉色鐵青,把棋罐一頓,説道:“真是咄咄怪事!”
大手合原有仲裁之設,三位仲裁人中,秀哉名人遠行未歸,中川八段卧病在牀,只有巖佐圭在場。他聞聲趕來,審視盤面後,對高橋道:“高橋君,請粘劫終局!”不料高橋借右邊有劫,堅持尚未終局,四周棋士都走攏來,於是東西兩軍棋士,各維護本軍,你一言,我一語,年餘積憤,藉此發泄,甚至由吵罵而大打出手起來,亂得不可開交。
巖佐圭威望不足,西軍根本不受其指揮,只得當場宣佈:“此事如何處理,待名人回來再行定奪!”
過了數日,秀哉名人回來,巖佐圭自然向他報告。又將此局照譜擺了一遍,擺到收單官時,秀哉道:“本局自是白棋領先,但收單官未免逸出傳統弈理之外,恐怕已無勝負可言了吧?”
仲裁宣佈之後,東軍棋士當然不服,羣情激昂,全體退出比賽,秋季大手合竟為之停頓了.平心而論,高橋之強詞奪理,乃為不爭之事實。糟就糟在瀨越先走了單 官,如黑302手後,瀨越即宣告終局,則黑棋再無歪理可講。由於日本棋士從來不收單官,所以瀨越此舉,無異畫蛇添足,弄得無以自解。
最後,大倉副總裁出面打圓場,裁決為“至黑 302止的結果,可認為白勝。但之後,黑棋也沒有輸。”這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奇妙説法,但迫於形勢,東西兩軍也只得妥協了。
經此一來,大倉深感東西對抗賽弊病之嚴重,弄不好日本棋院講再次分裂,於是第二年便取消東西對抗的團體賽。從此大手合便成了現在以個人升段為中心的大手合比賽。不久,日本棋院圍棋規則,也在“萬年劫”事件的推動下,制定出來了。
此事充分的表現出圍棋日本規則的侷限及舊有圍棋觀念對圍棋發展的束縛。

高橋重行和棋事件

大約在昭和10年(1935)左右,《東京日日新聞》(現在舉辦本因坊戰的《每日新聞》的前身)主辦了一次由日本棋院低段和年青棋手參加的淘汰賽。當時,半目貼目制尚未誕生,所以在比賽中經常出現和棋。在淘汰賽中,一旦出現和棋,就必須重賽;此外,對局雙方也將獲得報社頒發的另一筆對局費。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一局棋譜如同一件棋手們用血汗澆鑄成的藝術品,至少得付點工本費吧。
然而,當時日本棋院有兩個棋士卻根據這種賽制想出一條生財的“妙計”來:既然重賽有對局費可拿,何不盡可能地撈它一把?這兩位棋士的姓名從來沒有被公開過,只知其中一人的姓氏拼法的開頭是“T”,另一人的姓氏拼法的開頭是“I”。當T棋士與I棋士在淘汰賽中相遇時,兩個腦袋一湊,一連下出了二局和棋。故意下出來的和棋總會有痕跡,瞞不過明眼人。花錢買了二局假棋,《東京日日新聞》為此大為光火,一狀告進了日本棋院。棋院當局大吃一驚,立即傳來當事人T棋士與I棋士,給予嚴重警告。二人嚇得趕緊跪下求饒,向棋院保證今後一定認真對局。
果然,下第三局時二人全力以赴,雙方頻頻長考,爭奪激烈。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惡戰的結果竟又是一局和棋!
《東京日日新聞》極為憤怒,向日本棋院提出強烈抗議,要求棋院採取必要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然而,第三局和棋並不是故意做出來的,棋院無法懲處兩位棋士。
日本棋院當局召集院內要人聚在一起討論了幾次,終於作出決定:今後在淘汰制的新聞棋戰中採用半目貼目(規定先相先(一段之差)執黑貼2目半,分先執黑貼4目半,等等)。
當時日本的職業棋士人數很少,找出那兩人來並不困難。姓氏開頭是“T”的棋士有二人:高川格(Takagawa Kaku)和高橋重行(Takahashi Shigeyuki),姓氏開頭是“I”的只能是井上一郎(Inoue Ichiro)。很難想象後來九連霸“本因坊”的高川格會做出這種騙取對局費的下作勾當來,所以“T”棋士必定是高橋重行。
想來此人在棋品上應是素有惡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