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梁橋

鎖定
高梁橋又稱高亮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海淀區的交界處,原來處在高梁橋路橫跨南長河之處。如今高梁橋路已改從該橋兩旁經過。是北京西郊歷史上一座名橋。
中文名
高梁橋
別    名
高亮橋
地    位
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
位    置
北京市西城區和海淀區的交界處
投用時間
1292年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

高梁橋發展歷史

高梁橋 高梁橋
高梁橋始建於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代皇帝忽必烈,為了滿足元大都城市用水需要和南糧北運的需要,派都水監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玉泉諸水,匯流至止,轉入護城河、積水潭,乃至通惠河。明清之際為北京前往西山園林風景區的水道。橋下有閘。橋西南有船塢。橋東北有綺虹堂。慈禧在此小憩後登舟。高梁橋以西,垂柳成蔭,風光秀麗,為老北京人春遊踏青勝地。此處稻田荷池甚多,頗具鄉村風味。有提籠架鳥者,有蹲坐河畔納涼者,有於茶社中品茗者,亦有蔽蔭樹下席地高卧者。並有逸隱者流,歙神屏息,手把魚竿臨風垂釣者。臨時更有各種小販,薈萃河畔,乘機牟利者。雨花軒茶社備有點心,雖非佳品,然當飢腸轆轆之際,亦美味也。早年該處設有遊船,由高梁橋至白石橋,船資僅銅元九大枚,往返倍之。

高梁橋故事傳説

源於高亮趕水的故事。出西直門在往北,有一條長河,河上一座小廠橋連接着南北大道,人們把這橋叫“高梁橋”。相傳,明初燕王和劉伯温選都址在北京,當時的北京是一片苦海。劉伯温便命掌管北京水源的龍王把水搬到別的地方,否則就修座哈達門把他壓在底下。龍王無奈,只好照辦。北京城建好後,龍王忌恨劉伯温,便偷着把城中水井的水抽乾放在水袋裏和龍母一起推着小車逃出了西直門。劉伯温知道後變了臉色,派大將高亮騎上快馬,出西直門朝北追去。高亮趕上了龍王,向車上的水袋猛戳一槍。立刻山崩地裂的一聲響,高亮調馬便跑,快到城門時,高亮回首一瞧,見洪水滾滾,白浪滔天,一個浪頭把他連人帶馬衝進了長河。之後,水勢慢慢緩和下來,流入長河一直向東。高亮為北京城保住了水源,北京的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他被淹的地方修起一座白色的小石橋,取名“高亮橋”。後音轉為“高梁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