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校內遷

鎖定
高校內遷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組織將戰區高校向後方的遷徙行動。高校內遷保留了近代中國寶貴的教育資源,有力地支援了抗戰,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筆。
中文名
高校內遷
時    間
1937年 至 1945年
“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頒佈《戰區內學校處理辦法》,佈置戰區學校的內遷。1938年,國民政府成立全國戰時教育協會,負責全國各地高校的遷建工作。從1937年至1945年,中國三次組織學校大規模遷移:
1937年至1938年間。在1938年8月底,日本侵略軍破壞中國高校91所(抗戰之前,在國民黨統治區有國立、私立及外國教會辦的各種高校108所),迫使25所學校停辦。國民政府選定武漢、西安等地組建臨時大學,回遷高校75所;
1941年至1943年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原在英美租界和在香港的高校或被迫停辦,或回遷到西南各省,同時原來留在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等地的高校進一步西遷,合計20所;
1944年至1945年間。因豫湘桂戰役的失利,在湖南西部、廣東北部、江西、福建等地的高校被迫再次西遷至四川、貴州一帶,共計26所。
各校因輾轉遷移,師生規模大幅度縮減。據不完全統計,普遍減少50%。內遷高校集中在以重慶、成都、昆明、貴陽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廣西、湘西、湘南、粵北、粵西為中心的中南地區南部山區,以浙江內陸山區、贛中南和福建內陸山區為中心的華東南部丘陵地區,以及以陝西、關中為中心的陝甘地區。
在高校內遷過程中,廣大知識分子和學生表現出了高昂的愛國熱情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些高校在內遷過程中聯合辦校,組成西南聯大(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與私立南開大學)、西北聯大(北洋大學、北平大學與北平師範大學)等。積極投入抗戰,增設國防教育課程,進行戰時科研和戰時生產,有效地支持了抗日戰爭。
高校內遷行動使得近代中國為數不多、規模不大的高等教育資源被保護下來,促進並推動了大後方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抗戰和建設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據統計,後方高校在抗戰時期培養出的畢業生多達7.7萬餘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1-2] 
參考資料
  • 1.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解放軍出版社,2015年版
  • 2.    任祥著:《抗戰時期雲南高等教育的流變與綿延》,商務印書館,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