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板鎮

鎖定
高板鎮(已撤銷),原隸屬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地處金堂縣中部,東與隆盛鎮相鄰,南與平橋鄉接壤,西與白果、淮口鎮相連,北與三溪鎮接壤,東北與金龍鎮隔資水河相望。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趙鎮35千米。 [3]  總面積46.33平方千米。 [4] 
清初,屬大渡鄉。1992年10月,高板、石龍2鄉合併為高板鎮。 [3]  截至2019年末,高板鎮户籍人口38756人。 [4]  截至2019年10月,高板鎮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興橋社區高板橋場鎮。 [3]  2019年12月23日,撤銷平橋鄉、高板鎮,設立高板街道,以原平橋鄉和原高板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高板街道的行政區域,高板街道辦事處駐興橋社區商業街42號。 [2] 
2011年,高板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569元。 [3]  截至2019年末,高板鎮有工業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中文名
高板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
地理位置
金堂縣中部
面    積
46.33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興橋社區高板橋場鎮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104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車牌代碼
川A
人    口
38756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高板鎮歷史沿革

清初,屬大渡鄉。
清嘉慶年間,設高板橋場。
清光緒年間,設石龍場(駐今石龍社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高板鄉聯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石龍鄉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高板、石龍2鄉。
1952年,析高板鄉置玉河鄉。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1992年10月,高板、石龍2鄉合併為高板鎮。 [3] 
2019年12月23日,撤銷平橋鄉、高板鎮,設立高板街道,以原平橋鄉和原高板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高板街道的行政區域,高板街道辦事處駐興橋社區商業街42號。 [2] 

高板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高板鎮轄興橋、石龍、安橋、楊溪、天堂、風林、玉溪溝、東嶽、高龍9個村(居)民委員會,下設2個居民小組、249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19年10月,高板鎮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興橋社區高板橋場鎮。 [3] 
高板鎮區劃詳情
興橋社區
石龍社區
天堂村
東嶽村
楊溪村
玉溪溝村
高龍村
安橋村
風林村
/

高板鎮地理環境

高板鎮位置境域

高板鎮地處金堂縣中部,東與隆盛鎮相鄰,南與平橋鄉接壤,西與白果、淮口鎮相連,北與三溪鎮接壤,東北與金龍鎮隔資水河相望。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趙鎮3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千米, [3]  總面積46.33平方千米。 [4] 
高板鎮

高板鎮地形地貌

高板鎮地處成都平原東部,地勢略為東北高西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馬鞍山,海拔531米;最低點位於高龍村春樹灣,海拔385米。 [3] 

高板鎮氣候

高板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7.2℃。無霜期年平均28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95.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74.7毫米。 [3] 

高板鎮水文

高板鎮境內河道屬沱江水系,溪溝較多,主要是楊溪河及其支流。其一支自東往西轉南流經水堆、東嶽、楊溪等村到興隆社區高板場會流;一支自東往西流經石龍、楊溪村到高板場會流;二支會流後向西南經只岔溝後沿高板鎮和平橋鄉邊界線出境,境內總長度19千米。 [3] 

高板鎮自然災害

高板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81年,水漫平地40釐米,低窪地帶水深1米以上,受災面積30餘平方千米,經濟損失達4200萬餘元。 [3] 

高板鎮自然資源

2011年,高板鎮有耕地面積4.4萬畝,林地面積10萬畝。 [3] 

高板鎮人口

2011年末,高板鎮轄區總人口43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10550人。總人口中,男性26400人,佔61.3%;女性16700人,佔38.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070人,佔99.93%;有彝、瑤、苗、藏、壯、羌、回、蒙古8個少數民族,共30人,佔0.07%。2011年,高板鎮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72人。 [3] 
2017年,高板鎮常住人口32168人。 [1] 
截至2019年末,高板鎮户籍人口38756人。 [4] 

高板鎮經濟

高板鎮綜述

2011年,高板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569元。2011年,從各主要税種看,高板鎮完成營業税0.6萬元,增值税0.6萬元,企業所得税0.2萬元,個人所得税0.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7%、41.46%、900%、390%。 [3] 
截至2019年末,高板鎮有工業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高板鎮農業

高板鎮
高板鎮(2張)
2011年,高板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4%。 [3] 
高板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1844噸;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1.8萬噸。 [3] 
高板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7萬頭,年末存欄3.1萬頭;家禽飼養量30.3萬羽。
2011年,高板鎮生產肉類0.5萬噸。 [3] 

高板鎮商業

2011年,高板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5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 [3] 

高板鎮金融

2011年末,高板鎮境內有金融機構3個;各類存款餘額3.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 [3] 

高板鎮電信業

2011年,高板鎮電信業務收入120.8萬元。 [3] 

高板鎮交通運輸

高板鎮境內道路 高板鎮境內道路
2011年,高板鎮已形成由公路、鐵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雙軌快速達成鐵路(達州至成都)過境,境內長16千米。滬蓉高速(上海至成都)過境,境內長6千米,雙向6車道。縣級公路2條,境內總長15.5千米。鄉村道路境內總長70千米。 [3] 
2011年末,高板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3千米;橋樑4座。 [3] 
2011年末,高板鎮鎮區有客運汽車站1個,公交汽車線路4條。 [3] 

高板鎮社會事業

高板鎮教育事業

改造擴建中的高板場鎮一角
改造擴建中的高板場鎮一角(3張)
2011年末,高板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510人,專任教師67人;小學2所,在校生2074人,專任教師1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7人,專任教師110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700人,專任教師190人。 [3] 

高板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高板鎮有廣播喇叭350只,入户率100%,通響率100%。
2011年末,高板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30平方米,藏書3000冊。 [3] 

高板鎮醫療衞生

高板鎮
高板鎮(2張)
2011年末,高板鎮有衞生院1個;病牀50張。專業衞生人員57人。 [3] 
2011年,高板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5萬人次,住院手術114台次,出院病人3267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9/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9‰、2.2‰、2.8‰。 [3] 

高板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高板鎮有體育場地2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11.1%的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0%。 [3] 

高板鎮社會保障

2011年,高板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7户,人數99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9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50户,人數1443人;供養農村五保208人。 [3] 

高板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高板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交換機總容量2400門,固定電話用户4000户;移動電話用户3.12萬户;光纜線路總長達35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2000個。 [3] 
  • 給排水
2011年末,高板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7.6千米,生產能力700噸/日;排水管道7.74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 [3] 
  • 燃氣
2011年末,高板鎮鎮區天然氣管線4千米,天然氣用户2600户,燃氣普及率85.5%,月天然氣平均用量5萬立方米。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高板鎮鎮區園林綠地面積7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3公頃,綠化覆蓋率11%。 [3] 

高板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高板鎮以境內有高板橋而得名,俗名唐家場。 [3]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42頁.
  • 2.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24]
  • 3.    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0170-0171.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55.
  • 5.    高板鎮2019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