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曉虹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院長)

鎖定
高曉虹,女,1956年10月出生,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研究廣播電視新聞學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
1978年,高曉虹考入北京廣播學院,1982年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獲得文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高曉虹開始擔任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繫系主任。2014年,入選國家 “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 [2-3] 
高曉虹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新聞學的理論與實踐、電視節目製作的教學與研究。 [3] 
中文名
高曉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畢業院校
北京廣播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高曉虹人物經歷

1956年,高曉虹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4] 
1978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班。 [5]  [6] 
1982年,北京廣播學院畢業留校。 [5] 
1997年,開始指導新聞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4] 
1998年,開始擔任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繫系主任。 [2] 
2014年,入選國家 “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 [3] 

高曉虹主要成就

高曉虹科研成就

  • 項目承擔
高曉虹主持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社科重大項目等多個項目。 [7] 
  • 研究課題
高曉虹教授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研究課題包括“中西方電視廣告與文化的比較” 、“電視經濟報道學”、“‘一國兩制’政體構建下的兩岸關係發展變化及對台灣廣播電視傳播策略研究”、“電視節目視聽元素的和諧美”、“面向21世紀現代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研究”,“從經驗到觀念——中美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發展比較”的研究。 [3] 
  • 學術論著
高曉虹主要著作有《世界電視之窗》《電視廣告謀劃》《電視新聞攝影與編輯》《國際危機傳播》《大國傳播:跨國電視媒體研究》等,其中《國際危機傳播》於2013年獲第八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應用理論類一等獎,並發表了多篇論文。 [3] 

高曉虹人才培養

  •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高曉虹注重採用符合電視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投影儀、電腦、DVD、錄像機等多種教學設備展示圖片,播放電視節目、多媒體作品,講授與演示並用,講求教學的藝術。在授課中採取案例教學法、啓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 在教學中,她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注重引導學生關注中外業界創作前沿,從優秀的電視作品中汲取新穎的創作觀念,帶領學生以專業化標準賞析與評價電視節目,並從多種角度展開分析和討論。此外,她還帶領學生對學術期刊、研討會的各種學術觀點進行疏理、歸納、剖析。 在教學中,她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傳授基本知識和理念的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 [3] 
  • 培養模式
高曉虹獨創了廣播電視新聞人才培養的“五條線”教學體系――即寫作線、外語線、觀摩線、理論線、創作線,從五個維度立體鍛造人才。 [6] 
  • 教師培養
截至2010年5月,高曉虹將從事電視新聞教學科研的30多位中青年教師送往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等傳媒學府進修。
高曉虹鼓勵教師在中國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高質量論文,從教授到助教,參加高水準學術會議均可獲得學院資助。 [6] 
  • 主講課程
高曉虹教授主講的課程包括電視編導、影視藝術觀念、攝影與編輯、電視廣告藝術、電視新聞概論、電視製作、電視畫面編輯等課程。 [3] 
  • 教學成果
2001年,高曉虹獲得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學體系與課程改革重點科研項目優秀獎。
2005年,高曉虹所負責的科研項目“面向21世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獲得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7年,高曉虹主講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2007年,高曉虹所帶領的團隊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學團隊”。 [6] 
2008年,高曉虹擔任的《電視節目製作》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帶領的廣播電視新聞學教學團隊2010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3] 
2009年、2013年,獲得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 [7] 
2018年,高曉虹負責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獲教育部教學成果一等獎。 [7] 
  • 學生培養
高曉虹 高曉虹
截至2018年6月,高曉虹培養出了18位獲得中國新聞業從業者最高獎——長江韜奮獎的優秀學生。他們中有主持人、有時政新聞的攝影和記者、有節目製作人、有頻道總監還有廣播電視的台長。 [2] 

高曉虹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名稱
1993年
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1998年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獎教金
2001年
北京高教系統“優秀共產黨”
2003年
北京高教系統“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
2005年
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
2007年
全國“十佳百優理論人才”評選中獲“百優理論人才”稱號
第五屆“北京電視十佳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8年
北京市和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9年
“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和首都勞動獎章
2012年
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
2014年
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5年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3] 
2021年9月26日
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10] 

高曉虹社會任職

高曉虹
高曉虹(6張)
2001—2005年,高曉虹被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6—2010年,高曉虹被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廣播影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7年5月,高曉虹被聘為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紀錄片研究委員會副會長。
2007年,高曉虹分別擔任了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的評委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經濟節目獎的評委。
2008年,高曉虹被全國人大常委會聘為“20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好新聞”評委以及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員電教片“紅星獎”評委。 [3] 
2013—2017年,高曉虹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2018—2022年,高曉虹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2020—2022年,高曉虹擔任中央網信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網絡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19—2024年,高曉虹擔任“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民網)學術委員會委員。 [7] 

高曉虹個人生活

高曉虹的愛人因搶救火災現場的和高曉虹結緣。 [6] 

高曉虹人物評價

高曉虹教授把教書育人視為生命,將全部的熱情獻給教育事業。縱觀三十年的從教生涯,她始終將自己置身於三尺講台,以一名優秀人民教師,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聞傳播學科,尤其是在廣播電視新聞高等教育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屢獲各級嘉獎。她帶領電視與新聞學院奮發向上、鋭意進取,在學科基礎建設、師資隊伍培養、課程體系規劃、開展國際化辦學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中國傳媒大學校工會評 [8] 
高曉虹教授作為電視與新聞學院院長,在辦學治學方面積極探索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合作,吸納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培養模式、辦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思考。(中國傳媒大學評 [3] 
高曉虹屬於那種能從慷慨付出中獲取幸福感的人,在這個流行佔有的年代,是一種罕見的能力。將自己擁有的學識、精力、時間、金錢等,傾其所有,不圖回報,給學生、給同事、給朋友、給素不相識需要幫助的人,皆出自她的天性,出白天性中不斷生長、強大起來的文化人格。(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於君 [6] 

高曉虹先進事蹟

高曉虹教授多年來堅持將教學科研的優秀成果轉化為教材,將沉澱多年的學識經驗以及與業界前沿的互動思考融匯於教材。打造重點理論教材。作為首席專家,高曉虹教授參與馬工程重點教材《新聞學概論》(第二版)的修訂工作,立足教材陣地,引導新聞院校師生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實際有機結合,為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聞傳播學學術話語體系作出了貢獻。創新案例教材。高曉虹教授堅持立德樹人、踐行課程思政,以教材建設為基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新聞傳播專業教育同向同行。她主編的《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開創了新聞傳播學案例教材的新局面,以此拓展的教育教學模式,榮獲 2018 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研創數字教材。高曉虹教授順應媒體融合傳播趨勢,引入新技術,拓展傳統教材的二維空間,打造新時代中國優秀新聞作品案例庫,連續 8 年策劃出版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新聞獎新媒體手冊等數字教材,將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精品力作引入課堂、推向社會,強化了新聞傳播領域優秀成果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是媒體融合時代教材建設的創新之舉。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