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張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鎖定
高張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13年春,魯昭公晉國幹侯回到魯國鄆城,齊景公派遣高張來問候魯昭公,稱魯昭公為主君。子家懿伯認為這是國君對大夫的稱謂,齊景公已鄙視魯昭公,魯昭公自取其辱,魯昭公返回到幹侯。
前510年冬,高張代表齊國與魯國仲孫何忌、晉國韓不信、宋國仲幾、衞國世叔申、鄭國國參、曹、莒、薛、杞、小邾等國大夫為於城周築城而會盟。
前502年夏,高張、國夏率軍討伐魯國西面邊境,晉國士鞅趙鞅荀寅率軍援救魯國。
前490年,齊景公臨終前,吩咐高張與國夏,輔立小兒子公子荼為國君,逐羣公子,遷至東萊。景公死後,高張與國夏共立荼為國君,是為齊晏孺子。但是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陽生為國君。於是,他表面上與兩位上卿關係融洽,暗地裏從恿大夫們及早謀反,大夫們畏懼高、國兩家,所以都聽從田乞。於是,田乞與鮑牧率兵進宮叛亂,攻打高、國兩家。高張逃亡,與國夏一起營救晏孺子。孺子的軍隊很快被打敗,田乞乘勝追擊國夏,國夏逃亡到莒國。軍隊返回,殺掉高張(《左傳》只説高張逃亡魯國)。與此同時,田乞等人擁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悼公。
本    名
高張
別    名
高昭子
所處時代
春秋後期
諡    號
昭子

高張人物生平

齊景公欲稱霸,以高張在內為相,主持內政;國夏在外為將,主持軍事。前490年,景公臨終前,吩咐高張與國夏,立幼子荼為國君。 [1] 
及景公卒,高張與國夏立呂荼為君。大夫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為君。於是,他表面上與兩位丞相關係融洽,暗地裏對大夫們説:“高張、國夏二人很危險,趁他還沒有動手,我們先幹掉他吧!”經過田乞如此煽風點火,弄得大夫們人人自危,齊國朝堂上下離心離德。 [2] 
於是,田乞聯合大夫鮑牧率兵進宮,攻殺高張、國夏二卿。高張奔魯國;國夏奔莒 [3]  。與此同時,田乞等人擁立陽生為君,這就是齊悼公 [4] 

高張主要影響

齊景公三十一年,魯昭公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逼迫而奔齊。第二年,齊景公攻取魯地鄆,使魯昭公居住。之後,景公打算親自率領齊國大軍送魯晤公歸國。而季氏家臣申豐、女賈私下收買了景公的寵臣梁丘據,讓他阻止齊景公。梁丘據以不要得罪鬼神、禍及自身為由,勸説齊景公不要親自率軍攻魯。景公最終被梁丘據的鬼神之説嚇住,不敢親自率師,於是派公子鈕率師攻魯,結果無成。是年秋,景公又盟會魯昭公、莒子、邾手、杞伯、商議送魯昭公歸國,但始終沒有結果。魯昭公在齊日久,逐漸被景公所看輕。齊景公三十四年,魯昭公不得已而至晉國乾侯,而晉國對魯昭公長期在齊不滿意。齊景公三十五年,魯昭公又自乾侯至鄆。齊景公對昭公至晉國也不滿,是年高張奉命唁昭公,稱昭公為“主君”。當時稱卿大夫為主君,高張稱昭公“主君”,是把魯昭公視為卿大夫,所以子家子對昭公説:“齊卑君矣,君只辱焉。”昭公無奈,又到乾侯,三年後死於乾侯。
高張與國夏一樣,同是齊景公後期的輔政大夫,經常代表齊國參加諸侯重大活動。
齊景公三十八年秋,周敬王派人到晉國,請求為成周增築城牆。下年春,晉國率領諸侯增築成周城牆,三十天完工。當時,高張來晚了,沒有趕上諸侯築城。晉國女叔寬認為高張這是違背眾意,“眾之所為,不可奸也”,高張將不免於禍患。
齊景公四十六年夏,高張與國夏一起伐魯西部邊界。
齊景公五十八年夏天,景公夫人燕姬所生的嫡子尚未成年就死了。景公想立寵姬芮生的兒子荼為太子,但荼年齡幼小,並且其母芮姬品行不好、地位也卑賤,大臣們都不同意。景公一意孤行,該年秋天,景公生病,讓高張和國夏立荼為太子,而把羣公子放逐到萊邑。不久,景公死,高張與國夏奉太子荼即位,這就是齊晏孺子
田乞平時與公子陽生一直關係密切,欲改立公子陽生。田乞假裝侍奉高張和國夏,每逢上朝都和他們坐同一輛車,並且説大夫們的壞話,説他們不想立晏孺子,想作亂;到了朝廷上又在諸大夫面前説高張和國夏的壞話,説他倆要發動禍亂消滅他們,勸大夫們先下手除掉高張、國夏。
晏孺子元年夏季六月二十三日,田乞、鮑牧和諸大夫帶領甲士進入晏孺子宮中,高張和國夏去救晏孺子,被打敗,國夏逃到莒國,高張逃奔到了魯國。

高張史料索引

其事蹟主要見於《史記》之《齊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與《左傳》之《昭公二十九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一年》、《定公八年》、《哀公五年》、《哀公六年》。
參考資料
  • 1.    《左傳·哀公五年》:齊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諸子鬻姒之子荼嬖。諸大夫恐其為大子也,言於公曰:「君之齒長矣,未有大子,若之何?」公曰:「二三子間於憂虞,則有疾疢。亦姑謀樂,何憂於無君?」公疾,使國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羣公子於萊。
  • 2.    《左傳·哀公六年》:齊陳乞偽事高、國者,每朝必驂乘焉。所從必言諸大夫,曰:「彼皆偃蹇,將棄子之命。皆曰:『高、國得君,必逼我,盍去諸?』固將謀子,子早圖之。圖之,莫如盡滅之。需,事之下也。」及朝,則曰:「彼虎狼也,見我在子之側,殺我無日矣。請就之位。」又謂諸大夫曰:「二子者禍矣!恃得君而欲謀二三子,曰:『國之多難,貴寵之由,盡去之而後君定。』既成謀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大夫從之。
  • 3.    《左傳·哀公六年》:夏六月戊辰,陳乞、鮑牧及諸大夫,以甲入於公宮。昭子聞之,與惠子乘如公,戰於莊,敗。國人追之,國夏奔莒,遂及高張、晏圉、弦施來奔。
  • 4.    《左傳·哀公六年》:陳僖子使召公子陽生。陽生駕而見南郭且於,曰:「嘗獻馬於季孫,不入於上乘,故又獻此,請與子乘之。」出萊門而告之故。闞止知之,先待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反,與壬也處。」戒之,遂行。逮夜,至於齊,國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養之,與饋者皆入。   冬十月丁卯,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