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峯鎮

(重慶市墊江縣下轄鎮)

鎖定
高峯鎮隸屬於重慶市墊江縣,地處墊江縣中部,東與高安鎮槓家鎮為鄰,南與永平鎮相鄰,西與五洞鎮接壤,北與黃沙鎮相連,區域總面積47.14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截至2022年末户籍人口為34357人 [1-3] 
高峯鎮區位優勢明顯,距墊江縣政府駐地14千米,距渝宜高速公路墊江收費站和渝萬高鐵墊江站12公里,南部快速通道、川漢路、墊涪路、龍溪河產業大道交匯。 [3] 
高峯鎮境內地勢平坦,農耕條件優越,耕地面積1441公頃,水資源豐富。“高峯薅秧歌”2015年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 
中文名
高峯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墊江縣
地理位置
墊江縣中部
面    積
47.14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高峯社區新街19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832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G
人    口
34357人(截至2022年末户籍人口) [3] 

高峯鎮建置沿革

春秋,屬巴國
秦漢,屬巴郡
南北朝西魏時,屬墊江縣
清順治三年(1646年),屬八莊裏。光緒四年(1878年),名高峯場,屬南里四甲。宣統二年(1910年),屬董家鄉。
民國十年(1921年),第五區駐高峯場。民國二十年(1931年),置高峯鎮,駐高峯場,屬第一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高峯鎮和界尺鎮、斜灘鄉合併置界灘鄉,駐高峯場,屬第一指導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界灘鄉,屬太平區。
1953年3月建立界尺鄉政府。4月設黨支部。1955年3月撤銷界尺鄉,由高峯公社負責管轄。1963年3月界尺從高峯公社分出,建立中共界尺人民公社委員會,隸屬五洞區委,黨委設在界尺場。1966年9月界尺公社黨委政府改稱建新公社黨委,1968年12月恢復界尺公社黨委。1971年2月重建中共界尺公社委員會,仍隸屬中共五洞區委。
1981年1月取消高峯公社革委會,重建高峯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隸屬五洞區公所。1983年11月高峯公社管委會改稱高峯鄉人民政府。
1981年1月取消界尺公社革委會,重建界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屬五洞區公所。1983年11月界尺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界尺鄉人民政府。
1983年11月高峯公社黨委改稱中共高峯鄉委員會,仍屬中共五洞區委。
1983年11月界尺公社黨委改稱中共界尺鄉委員會。仍屬中共五洞區委。
1992年7月撤區並鄉,撤銷高峯鄉、界尺鄉,合併為高峯鎮,建立高峯鎮黨委和高峯鎮人民政府 [3] 

高峯鎮行政區劃

高峯鎮下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高峯社區、界尺社區、民主村、紅星村、東風村、太山村、建興村、關榮村、大井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峯鎮錦繡街1號。 [3] 

高峯鎮地理環境

高峯鎮位置境域

高峯鎮地處墊江縣中部,東與高安鎮槓家鎮為鄰,南與永平鎮相鄰,西與五洞鎮接壤,北與黃沙鄉相連,距墊江縣政府駐地1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47.14平方千米。 [2] 

高峯鎮地形地貌

高峯鎮地勢略為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地形為丘陵,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50—400米之間;境內最高點位於周太坪,海拔492米;最低點位於羅公潭,海拔360米。 [3] 

高峯鎮氣候

高峯鎮多年平均氣温17.7℃,平均氣温年較差21.9℃;生長期年平均365天,無霜期年平均34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31.9小時,年總輻射78.2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182.4毫米。 [3] 

高峯鎮水文

高峯鎮境內河道屬龍溪河流域;境內最大河流龍溪河自大井村至紅星村,流經高峯社區、民主村,長7.0千米,流域面積48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10.5立方米/秒。 [3] 

高峯鎮自然災害

高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伏旱、水災、冰雹、風災等;伏旱平均3年一遇,風災一般在初夏發生, [1] 

高峯鎮人口

2022年,高峯鎮總人口34357人,其中,男性17850人,佔51.95%;女性16507人,佔48.05%;人口出生率5.6‰,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1.6‰。    [3] 

高峯鎮經濟

高峯鎮綜述

2022年,高峯鎮實現規上工業產值4.65億元,農業總產值3.2億元,固定資產總投資4.2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490.69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7元 [3] 

高峯鎮農業

2022年高峯鎮農業總產值3.2億元,完成糧食播面3.9659萬畝,糧食產量1.5917萬噸;完成農業保險水稻14787.89畝,玉米6919.29畝,國家財政補貼資金補貼率80%。全鎮規劃建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致力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效益化,發展榨菜10000畝、畜禽養殖60000頭、墊江晚柚5000畝、晚熟柑橘4000畝、花卉苗木2000畝、雷竹2000畝、蜂糖李500畝等特色農業 [3] 

高峯鎮工業

高峯鎮工業以食品、能源和建材為主。2022年,高峯鎮工業總產值5.5億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28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20萬元。  [3] 

高峯鎮商貿

2022年末,高峯鎮有商業網點317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9億元;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100萬元。主要產品有食用筍、稻穀、小麥、玉米、糧油作物、蔬菜、花生等農產品 [3] 

高峯鎮金融

2022年末,高峯鎮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6.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68億元 [3] 

高峯鎮社會事業

高峯鎮教育事業

2022年末,高峯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16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2所,在校生700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峯鎮主要學校為高峯小學,始建於1990年9月,佔地面積42畝 [3] 

高峯鎮文體事業

2022年末,高峯鎮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服務中心9個,各類文化專業户12户,有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2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8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一般文物12處。2022年末,高峯鎮學校有體育場2個;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2022年末,高峯鎮有廣電營業廳1個,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200户,入户率15.0%。 [3] 

高峯鎮醫療衞生

2022年末,高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9個,其中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8個;牀位5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1.38張;專業衞生技術人員48名,其中執業醫師18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0人。2022年,高峯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萬人次;衞生院有牀位50張,專業衞生技術人員48名。2022年,高峯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2/10萬。 [3] 

高峯鎮社會保障

2022年,高峯鎮有城鄉低保家庭635户903人,低保邊緣户20户28人;特困人員140人(集中供養21人、分散供養119人);特扶家庭11户15人。2022年養老保險參保率98.6%,醫療保險參保率98.6%。2022年,全鎮農村富餘勞動力非農就業14081人,新增就業385人。  [3] 

高峯鎮交通

高峯鎮有203、302省道2條幹道相交過境,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1] 

高峯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高峯鎮因集鎮後有一座峯家山而得名。 [1] 

高峯鎮榮譽稱號

大井村、民主村、關榮村、紅星村獲評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大井村、紅星村獲評重慶市“一村一品示範村”,大井村被評為“重慶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創建村”和“重慶市鄉村治理示範村”,紅星村2021年榮獲“重慶市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3]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1240-124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49.
  • 3.    高峯鎮簡介  .墊江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