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峯唐氏竹編

鎖定
高峯唐氏竹編是一種傳統美術,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中文名
高峯唐氏竹編
非遺級別
省級
非遺類別
傳統美術
非遺批次
第五批 [1] 

高峯唐氏竹編歷史淵源

高峯唐氏竹籃編織技藝是自清代同治年間(1864年),隨唐氏先祖(唐忠候、唐世榮)從浙江紹興稽東鎮移民到廣德縣東亭鄉高峯村而來的一門傳統竹籃編織技藝,由於其編織的竹籃品種多樣、編織花色新奇,很快在當地產生影響,受到歡迎,對廣德縣的竹製品加工的升級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門技藝在廣德歷經了150餘年五代人傳承,如今成了當地竹籃編織行業的主流技術手段。 [1] 

高峯唐氏竹編工藝特徵

唐氏編織的竹籃主要是以紫竹、湘妃竹、羅漢竹、淡竹、毛竹、黃殼竹、水竹等為原料,編織多種功用與形態的竹籃,竹籃外形有圓形、方形、柱形、多邊形等,千姿百態,各有韻味。在編織技法上有挑壓編、拉花編、實編、空編等。唐氏竹籃編工十分精細,所用的篾絲最多可達100多根(即一市寸內排列100多根篾絲)。籃身有的層層相套,形如寶塔,又稱"塔籃"或"託籃";有的鏤空編織,編篾疏朗,工整規範。常見的編織圖案有胡椒眼、六洞眼、菊花串絲等,玲瓏剔透。大多竹籃的編織用挑一壓一(挑一壓二、挑二壓二)等精細編織,編絲疏密根據需要確定。 [1] 

高峯唐氏竹編社會影響

唐氏竹籃的編織以其用料考究、織工細膩、色澤光亮、品種繁多、造型精美而著稱。近年來,隨着唐氏手工編織竹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周邊蘇、浙、滬及日本、韓國等海內外的客商紛至沓來,其編織的手工竹籃產品十分搶手,供不應求。 [1] 
2018年9月濟南市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唐聖麗憑藉現場製作的竹編提包作品“伴侶”與“迴歸”,力壓羣雄,榮獲草柳藤編織項目一等獎 [2] 
2020年10月23日至27日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唐詩禮以其新穎的創意與精湛的編織手法,在規定3小時內完成的竹編作品《平平安安》斬獲二等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