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山短翅鶯

鎖定
高山短翅鶯(學名:Locustella mandelli):體長14釐米左右,小型鳥類。整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羽表面全為暗褐色沾棕,尾羽較長而尖;眼先和眼周皮黃色,形成一皮黃色眼圈,眉紋亦為皮黃色但不甚明顯;頭側褐色,喉和腹中央白色,胸灰或灰褐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橄欖褐,尾下覆羽具白色尖端。喉通常具少許暗色條狀紋或斑點,但到冬季則消失而多綴有皮黃褐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粉紅色;跗蹠粉紅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森林林緣灌叢、草叢中,尤以開闊林緣疏林草坡和山邊灌叢草地尤為常見。性膽怯,善隱蔽。單個或成對活動於稠密的灌叢或草叢中,活動非常隱蔽。在繁殖季節,常發出鳴叫聲。食物主要有昆蟲和昆蟲幼蟲。分佈於菲律賓。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高山短翅鶯
拉丁學名
Locustella mandelli
別    名
黃褐短翅鶯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科
亞    科
鶯亞科
短翅鶯屬
高山短翅鶯
亞    種
3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W.E. Brooks, 1875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Russet Grasshopper-warbler
Russet Bush-warbler
同義學名
Bradypterus mandelli

高山短翅鶯形態特徵

高山短翅鶯
高山短翅鶯(10張)
高山短翅鶯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全為暗褐色沾棕色,尾羽較長而尖。眼先和眼周皮黃色形成一皮黃色眼圈,眉紋亦為皮黃色但不甚明顯。頸側褐色,喉和腹中央白色,胸灰色或灰褐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橄欖褐色,尾下覆羽具白色尖端。喉通常具少許灰色條紋或斑點,但到冬季則消失而多綴有皮黃褐色。 [3] 
小型鳴禽,喙形多樣,適於多種類型的生活習性;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悦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蹠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4] 
虹膜褐色;嘴粗厚,黑褐色,上嘴邊緣和下嘴基部淡紅色;腳淡紅色。 [3] 
大小量度:體長12-14釐米;嘴峯♂10-12毫米;翅50-58毫米;尾56-66毫米;跗蹠18毫米。(注:♂雄性;♀雌性) [3] 

高山短翅鶯棲息環境

高山短翅鶯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森林林緣灌叢、草叢中,尤以開闊林緣疏林草坡和山邊灌叢草地尤為常見。 [3] 

高山短翅鶯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羣活動。性膽怯,善隱蔽。一般多活動於灌叢中,也見於林間沼澤、林緣、道旁灌叢——草叢中。性活潑,善於隱蔽自己,不易被發現。頻繁地在灌叢低枝間跳來跳去尋覓食物。在繁殖季節,常發出鳴叫聲,不僅白天鳴叫,常常晚上也鳴叫,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3] 
鳴聲似發電報的“滴-答答滴-答答滴聲”,或為機械性不斷重複的摩擦音'zee-ut,zee-ut"。叫聲為興奮的嚓嚓聲及爆破音"rink-tink-tink"。
食物主要為鞘翅目昆蟲、步行甲、雙翅目昆蟲、蝸牛、蜘蛛等。 [3] 

高山短翅鶯分佈範圍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2] 

高山短翅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3-4月即開始求偶和佔區、鳴叫。築巢於近地面的草叢中。巢呈杯狀,通常有芒草等枯草、枯葉和細軟的草莖等構成。巢高6.5-8.5釐米,外徑8.5-10釐米,內徑4.5-6釐米,深3.2-4釐米。每窩產2枚卵,呈白色,綴以紫紅色或灰紫色斑點,尤以鈍端稠密,常形成圓環。卵的大小為19毫米×15毫米。 [3] 

高山短翅鶯亞種分化

高山短翅鶯(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Locustella mandelli idonea
Riley, 1940
2
高山短翅鶯指名亞種
Locustella mandelli mandelli
W. E. Brooks, 1875
3
高山短翅鶯福建亞種
Locustella mandelli melanorhyncha
Rickett, 1898
[1] 

高山短翅鶯保護現狀

高山短翅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2] 

高山短翅鶯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