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山戲

鎖定
高山戲又稱高山劇,是流傳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山區的地方戲曲劇種。演出場地以地方民間打麥場、農家園、廟會戲台、社火戲台為主。高山戲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劇和川劇的特點,適合表演各種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中文名
高山戲
別    名
高山劇
分    類
戲曲
地    區
甘肅省隴南市
場    地
打麥場、農家園、廟會戲台

高山戲簡介

高山戲主要流傳於甘肅隴南武都山區,已有700年左右歷史。演出場地以民間打麥場、農家園、廟會戲台、社火戲台為主。村民自編自演形式,樂器以二胡、打擊銅鑼、撥兒、牛皮鼓、鉸為主,兼有嗩吶、三絃、琵琶等。高山戲屬於地方民間小雜劇,是地方鄉土文化藝術的一個獨特種類,發源地為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魚龍鎮,為甘肅省獨有的兩大劇種之一。1959年以前,魚龍、隆興、龍鳳等地人叫它“演故事”、“走過場”、“唱過板”等。1959年10月定名為“高山戲”,1965年見報後被陸續載入《辭海·藝術分冊》、《中國戲曲文化》、《中國戲曲曲藝辭典》等書籍中。早期的內容以宋朝人物故事,鄉村人景為主。農民生活氣息濃郁。

高山戲發展

高山戲以戲曲藝術而論,甘肅不僅是歷史悠久的秦腔藝術的發源地之一,而且還有在隴東道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隴劇,在臨夏民歌“花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花兒”劇,更有在隴南高山地帶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山戲。不久前在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暨西北地方戲曲匯演期間,我們高興地看到過去不大為人關注和熟悉的隴南高山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隴南米倉山系高山地帶,有一種民歌,當地羣眾叫“喲嗬嗨”。大約從明朝末年開始,人們用它來演唱故事,這就是高山戲的起源,當地人叫“唱秧歌”或“演故事”。在其後四百多年的發展演變中,其唱腔和表演不斷豐富。高山戲的音樂唱腔有“曲曲類”、“花花類”、“二簧類”、“十二將類”、“盞盞腔類”等十餘類,曲調高亢挺拔,活潑明快,委婉悠揚。其舞蹈表演具有“跳”、“搖”、“扭”、“擺”的特點,男角表演以“跳”、“搖”為基本動作,粗獷豪放,女角表演重於“扭”和“擺”,質樸颯爽。因隴南接近陝西和四川,所以高山戲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劇和川劇的特點,適合表演各種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新中國成立後,高山戲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隴南地區五一秦腔劇團創作、排演了一大批高山戲劇目參加全省戲劇調演(匯演)活動,產生了較大影響。
特別是1975年創作、排演的現代高山戲《開鎖記》參加了全國文藝調演,使隴南高山戲走向了全國。從此,高山戲被確定為我國360多個劇種之一。新時期以來,隴南地區五一秦腔劇團繼續對高山戲進行探索和研究,先後創作和排演了現代戲《婆媳情》和歷史劇《西峽頌》,使高山戲的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這次參加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暨西北地方戲曲匯演的三齣戲,更標誌着高山戲已走向成熟。
參加這次匯演的三出高山戲中,現代高山戲《縣長吃麪》反映剛參加過排污工程勞動的副縣長謝絕海鮮大宴而來飯館吃麪,在一碗麪中突現出自省、自勉、自勵的公僕形象,真所謂“酒店觀世事,杯中有乾坤。為官真公僕,方暖萬民心。”現代高山戲《錦屏山下》反映外出打工的山裏人王大川回家探親,途中拾得現金卻被人冒領。失主山村姑娘春燕聞知此情,痛不欲生,原來這是鄉親們為她湊的贖身錢。王大川深表同情解囊而去,而冒領此錢的卻正是春燕的戀人唐雲。最後春燕拋棄了唐雲,隨大川回鄉。劇情在高尚與卑劣的反差中演進。新編古典高山戲《蘇武歸漢》通過讚揚蘇武魂系漢室的高風亮節和胡女以死徇情的俠肝義膽,表現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團結的美好願望。這三齣戲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思想道德建設,對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均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加這次匯演的三出高山戲不僅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有相當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改編者對原作進行了脱胎換骨的改造,戲劇情節集中,人物性格鮮明,結構嚴謹緊湊,唱詞通俗樸實。作曲在不失高山戲原有風韻的基礎上,適應表現劇情需要進行了較大幅度的革新創造,使唱腔曲調更加豐富多彩,優美動聽,更加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導演為適應表現現代生活的需要,對原來高山戲的表演程式也進行了大膽革新。比如在《縣長吃麪》中,老闆娘拿着手機邊打邊唱邊扭擺,顯得十分瀟灑,很有現代氣息。在《錦屏山下》中,舞蹈表演採取了意象轉換的方式,歌舞隊進入劇情伴唱伴舞,一會兒表示羣山,一會兒表示花木,一會兒替代劇中有關人物,與男女主角對話或對唱,顯得非常靈活,又能烘托氣氛。三齣戲的演員雖然都是青年新人,但表演都較灑脱利落,很具發展潛力。舞台美術設計無論是錦屏山下的山石、河流、花草、樹木,還是北海邊上的藍天、白雲、穹廬、氈墩,都很簡潔優美,創造了典型環境。這一切都表明,高山戲發展到了今天已經走向成熟,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唱腔體系和表演程式,不僅能演歷史劇,而且能演現代戲,不僅能演摺子戲,而且能演大本戲。

高山戲表演劇目

劇目方面,高山戲的“劇目”是各地“戲模子”或傳承或編寫的一些故事。演出時“戲模子”先把這些故事給演員介紹出來,然後分配角色,農民演員們即按一定程式即興表演。無本演戲的傳承現象(指傳統劇目)直到1979年,高山戲“戲模子”尹維新編寫的大型古典高山戲《老換少》一書的出版而被打破。 [1] 

高山戲表演方式

表演上,高山戲的表演方式靈活自由,它可演傳統戲、現代戲,又能演摺子戲、大本戲。不同劇目中的相同情節安排相同的情景過場是傳統高山戲表演的一個特點。語言、襯詞與幫腔上,高山戲語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動活潑,幽默詼諧。高山戲的唱詞格式比較固定。有七字兩句式的對聯體,有五字四句式的絕句體,有山歌體,律詩體等。大量襯詞和靈活的幫腔形成了鮮明、濃郁的演唱風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