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塍鎮

鎖定
高塍[chéng]鎮,隸屬於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地處宜興市中部偏北,東與屺亭街道毗連,南與宜城街道新街街道交界,西與官林鎮接壤,北瀕湖與和橋鎮毗鄰,距宜興市人民政府12千米, [4]  區域面積112.67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高塍鎮户籍人口為59912人。 [5] 
清朝末期,稱為高塍鎮,為宜興縣四鎮之一;2007年4月,宜城街道的紅塔、徐家橋、宋瀆、肖張墅、桂莊5個村併入高塍鎮。 [4]  截至2020年6月,高塍鎮轄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浜水社區遠東大道88號。 [4] 
截至2019年末,高塍鎮有工業企業2239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9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5] 
中文名
高塍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
地理位置
宜興市中部偏北
面    積
112.67 km² [5] 
下轄地區
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浜水社區遠東大道88號
電話區號
0510
郵政編碼
21421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滆湖
車牌代碼
蘇B
人    口
5991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5] 

高塍鎮歷史沿革

清朝末期,稱為高塍鎮,為宜興縣四鎮之一。
民國元年(1912年),改稱高塍市;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宜興縣第十三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分屬高塍、賦村、雅樂、毫邱、湖陵、胥井、高遙、鮑莊8鄉,屬宜興縣第三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集善鄉、高塍鎮、復興鄉。
1950年,分設高塍鎮、高遙鄉、賦村鄉。
1954年,增設南鄉。
1957年,合併稱高塍鄉。
1958年,屬太滿人民公社。
1959年,析出,成立高塍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復置高塍鄉。
1988年,撤鄉,改設高塍鎮。
2004年2月,範道鎮(1999年,範道鄉撤鄉設鎮)併入高塍鎮。 [4] 

高塍鎮行政區劃

高塍鎮區劃沿革

2007年4月,宜城街道的紅塔、徐家橋、宋瀆、肖張墅、桂莊5個村併入高塍鎮。
2011年末,轄高塍、高遙、胥井、塍西、賦村、志泉、梅家瀆、範道、天生圩、六圩、宋瀆、紅塔、肖張墅、徐家橋14個村民委員會和高塍1個居民委員會,下設614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 [4] 

高塍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高塍鎮轄3個社區、14個行政村:高塍社區、紅星社區、桃園社區、高塍村、塍西村、胥井村、高遙村、賦村村、志泉村、梅家瀆村、天生圩村、範道村、六圩村、紅塔村、徐家橋、宋瀆村、肖張墅村, [6]  鎮人民政府駐浜水社區遠東大道88號。 [4] 

高塍鎮地理環境

高塍鎮位置境域

高塍鎮地處宜興市中部偏北,東與屺亭街道毗連,南與宜城街道新街街道交界,西與官林鎮接壤,北瀕湖與和橋鎮毗鄰,距宜興市人民政府12千米, [4]  區域面積112.67平方千米。 [5] 

高塍鎮地形地貌

高塍鎮地處太平原,地勢平坦。東部略高於西部。 [4] 

高塍鎮水文

高塍鎮境內河道屬太湖流域。主要河流有7條,總長32.9千米。 [4] 

高塍鎮自然資源

2011年,高塍鎮有耕地面積5.8萬畝。 [4] 

高塍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轄區常住人口7.5萬人,户籍人口5.9萬人,城鎮常住人口6.63萬人,城鎮化率52%。城鎮常住人口中,男性34200人,佔51.7%;女性32100人,佔48.3%;14歲以下0.8萬人,佔12%;15~64歲4.11萬人,佔62%;65歲以上1.72萬人,佔26%。城鎮常住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苗、壯等16個少數民族,共6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84‰,人口死亡率8.92‰,人口自然增長率-0.08‰。 [4] 
截至2017年末,高塍鎮常住人口為6.37萬人。 [1] 
截至2019年末,高塍鎮户籍人口為59912人。 [5] 

高塍鎮經濟

高塍鎮綜述

2011年,高塍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0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1.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79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3.34:76.93:19.73。財政總收入9.7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9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0.30億元,增值税5.603億元,企業所得税2.204億元,個人所得税0.056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8111元。 [4] 
截至2019年末,高塍鎮有工業企業2239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9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5] 

高塍鎮農業

2011年,高塍鎮農業總產值5.23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23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12萬頭;家禽飼養量69萬羽,上市家禽60萬羽。水產養殖面積4.13萬畝;漁業總產值2.33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4.6%。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76台,名優特農產品有18種。 [4] 

高塍鎮工業

2011年,高塍鎮工業總產值304.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職工1.6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6.17億元。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5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3家。 [4] 

高塍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商業網點1768個,職工75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總額5.2億元。2011年,進出口總額1.3億美元,其中進口0.07億美元,出口1.26億美元,出口產品有環保機械、電線電纜、化工產品等,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般貿易出口1.02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0.24億美元。 [4] 

高塍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7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有分行或設立有辦事處。 [4] 

高塍鎮社會事業

高塍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390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3所,在校生1935人,專任教師19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400人,專任教師16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2600多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100萬元。 [4] 

高塍鎮科學技術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36家,其中省級12家、國家級1家。各類科技人才80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00多人,經營管理人才50多人,技能人才100人,農村實用人才100人。在環保水處理,高端電線電纜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國領先地位。 [4] 

高塍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文化站個,電影放映單位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86人。 [4] 

高塍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衞生院2所,牀位數9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醫務人員95人。2011年完成診療13.8萬人次,住院手術2385台次,出院病人6849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46.8/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8%。 [4] 

高塍鎮社會保障

2011年,高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2户,人數43人,支出12.5萬元,月人均242.2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73户,人數910人,支出204.5萬元,月人均187.27元;農村醫療救助1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作醫療120人次,共支出1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9人,支出5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5人,支出60.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96人次,救濟金額8.2萬元。慈善救助486人,救濟金額98萬元。有重點優撫對象2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000人,參保率100%2011年末,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20萬元,使596人(次)困難羣眾受益;福利企業8個,安置殘疾職工1218人。 [4] 

高塍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總長度56千米,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户2.1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為92%;動電話用户2.35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5%;光纜線總長5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2萬個,寬帶接入用户1萬户。 [4]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鎮區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122千米,生產能力1.8萬噸/日,年工業用水306萬噸,生活用水32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9%,人均生活用水0.16噸;排水管97千米。 [4]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鎮區變電站3座。主變壓器5台,年售電量3.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7%,供電可靠率99.6%。 [4]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高塍鎮有鎮區公園2個,公園面積0.05平方千米,園林綠地面積0.78平方千米,其中公共綠地面積0.52平方千米,綠化覆蓋率27%。 [4] 

高塍鎮交通運輸

高塍鎮境內有老104國道、宜金公路、錫宜高速公路和新長鐵路過境,通往外省、市(縣)。鎮內村村通公路。村際班車通達率保持100%。有縣鎮級公路6條,總長13千米,運營總里程94.3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169千米;道路鋪裝面積68萬平方米;橋樑90座,總長度2250米。 [4] 

高塍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高塍鎮因村建於墩上而稱高塍。鎮以村名。 [4] 

高塍鎮榮譽稱號

2021年1月,高塍鎮入選 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2] 
2021年9月,高塍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3] 
2022年1月,入選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名單。 [7] 
2023年10月20日,入選“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第163。 [8] 
參考資料